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序
李應(yīng)
李應(yīng)蘭
李應(yīng)廌
李應(yīng)春
李應(yīng)泌
李應(yīng)炅
李應(yīng)熙
李應(yīng)禎
李應(yīng)莘
李應(yīng)詔
李庚
李度
李庭
李庭芝
李庶
李康伯
李康年
李康成
李庸
李廉訪
李廌
李廓
李延興
李延大
李延年
李延永
李延陵
李廷儀
李廷彥
精選古詩
甲戌除夕和梁應(yīng)和韻四首其三
甲戌除夕和梁應(yīng)和韻四首其四
立春
和梁公齊見寄韻三首其一
和梁公齊見寄韻三首其二
和梁公齊見寄韻三首其三
謝顧郎中見訪
謝李黃門見招不赴
古詩名句
三關(guān)為襟帶,雙溪流瀰瀰
浮云起天末,鳴鴻在中沚
雖非吾故土,但悅山川美
獨(dú)游意尚適,況茲值多士
珍殽出豐廚,吳萸泛芳醴
人生雖長壽,良時亦有幾
對此不為歡,憂思何由弭
鑒此登山悲,飄飖然已矣
查古詩
搜索
王烈女詞
作者:
戴楠
朝代:
清
青邑南屬山呼莊,歲在己亥愆雨旸。
我向父老詢其故,父老欲言慨以慷。
皆言王家烈女事,或者冤魂招災(zāi)異。
烈女及笄居空閨,詎料賤仆敢妄覬。
撼泰山易撼女難,陡然白刃加頸寒。
罵聲不斷頭幾斷,尸僵怒氣猶涌肝。
父母歸來驚欲倒,盜何人兮不見盜。
但見女面凜如生,目光炬炯血染縞。
是時兇賊走磨蟻,盤旋終不出數(shù)里。
欲逃大辟思戕生,眼花覓井井無水。
霹靂一聲頭上鳴,縲紲喧然疑鬼兵。
就鞠惟可輸真情,蠅營那許沽冰清。
烈女之死死自甘,休將饑饉為女咎。
變不失常大節(jié)全,禍即為福芳名久。
假使此女遂夭桃,不過人間一賢婦。
操箕帚,事姑舅,悠悠百年老杵臼,姓氏仍不出戶牖。
孰如今日樹風(fēng)聲,廉頑立懦同電吼,名教綱常資不朽。
嗟乎,烈女乎靖節(jié)之菊菊自香,薦紳先生多表揚(yáng)。
庶其增我桑梓光,庶其降我閭里祥。
勿三年作旱,勿六月飛霜。
從來天地之和氣,皆人心正氣所結(jié)。
嚴(yán)將軍頭,嵇侍中血。
張睢陽齒,顏常山舌。
春夏蒸為時雨薰風(fēng),秋冬凝為甘露瑞雪。
女字則菊心則蓮,當(dāng)死而死凈灑然。
吊唁語帶血腥氣,常言不離老莊詮。
雀糞懼貽佛頂污,浪費(fèi)筆墨惜花箋。
余也掃除洗一切,澄心盥手致精專。
敬思此女亦常耳,平日詎必異嬋娟。
不異而異在何故,毫厘仔細(xì)剖其端。
千古大節(jié)惟一死,有意無意理相懸。
意知有死死亦易,意不知死最難焉。
此女悠悠寒閨里,我墉詎料鼠牙穿。
何物宵小敢突入,闖然魑魅起眼前。
刀光閃爍罵以敵,刀淺罵深紅雨鮮。
罵深刀深罵不斷,頭斷罵獨(dú)聲曳蟬。
吁嗟乎,異哉倉猝之間能若此,柔腸剛骨百煉堅。
不期于死死遂死,上清接引天仙。
彼嚴(yán)頭嵇血張齒顏舌,轟轟烈烈光史編。
吾謂諸公死皆意中事,禍患久矣苦糾纏。
慷慨從容皆豫定,非同太急迫火煎。
烈女之死出意外,歌贈漫剽文山篇。
女乎女乎,此蓋正氣兼間氣,偶出一奇動天地。
否則理不明,冤不伸,陰有伏,陽有愆。
胡為秋往夏來四郊多膏澤,而一抔土左右毗連猶吝滴涓。
導(dǎo)揚(yáng)和氣賴鴻筆,筆補(bǔ)造化祝豐年。
烈婦之烈,福我桑田。
父老痛深泣如雨,滂沱不隔陌與阡。
詩句欣賞
MORE+
卻思摩詰室,清坐只焚香
出處:
春日有懷郯九成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坐對芭蕉樹,題詩憶豫章
出處:
招復(fù)見心書記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高秋居石室,落日臥藤床
出處:
招復(fù)見心書記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衣薄云霞濕,心清草木涼
出處:
招復(fù)見心書記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亮公名不忝,遠(yuǎn)老約難忘
出處:
招復(fù)見心書記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柏子香煙細(xì),蓮花漏刻長
出處:
招復(fù)見心書記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了知無罪懺,底為有身忙
出處:
招復(fù)見心書記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苔色青當(dāng)檻,桐陰綠覆岡
出處:
招復(fù)見心書記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能來一談笑,共待月流光
出處:
招復(fù)見心書記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二月湖州動客心,青山粉堞帶春陰
出處:
春日寄柬趙仲光沈自誠二友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溪溪漁屋桃花靜,面面歌樓柳色深
出處:
春日寄柬趙仲光沈自誠二友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西府門閑鷗自到,東林酒熟客誰斟
出處:
春日寄柬趙仲光沈自誠二友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風(fēng)流二妙如相問,為道清吟瘦不禁
出處:
春日寄柬趙仲光沈自誠二友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歲晚來尋黃處士,小艇曉入東溪云
出處:
冬日過練川黃東溪隱居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水生柳下鵝鴨喜,日出沙頭鷗鷺分
出處:
冬日過練川黃東溪隱居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枸杞子香浮茗碗,枇杷花氣雜爐薰
出處:
冬日過練川黃東溪隱居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卻憐清會難頻得,明日南江又憶君
出處:
冬日過練川黃東溪隱居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暉暉寒日照霜筠,晨起開門見故人
出處:
冬日羅居仁見過婁東寓所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雙鬢已斑粗覺老,一官初滿尚然貧
出處:
冬日羅居仁見過婁東寓所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船中書籍教兒讀,篋里詩篇得意新
出處:
冬日羅居仁見過婁東寓所
作者:
良琦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我向父老詢其故,父老欲言慨以慷。
皆言王家烈女事,或者冤魂招災(zāi)異。
烈女及笄居空閨,詎料賤仆敢妄覬。
撼泰山易撼女難,陡然白刃加頸寒。
罵聲不斷頭幾斷,尸僵怒氣猶涌肝。
父母歸來驚欲倒,盜何人兮不見盜。
但見女面凜如生,目光炬炯血染縞。
是時兇賊走磨蟻,盤旋終不出數(shù)里。
欲逃大辟思戕生,眼花覓井井無水。
霹靂一聲頭上鳴,縲紲喧然疑鬼兵。
就鞠惟可輸真情,蠅營那許沽冰清。
烈女之死死自甘,休將饑饉為女咎。
變不失常大節(jié)全,禍即為福芳名久。
假使此女遂夭桃,不過人間一賢婦。
操箕帚,事姑舅,悠悠百年老杵臼,姓氏仍不出戶牖。
孰如今日樹風(fēng)聲,廉頑立懦同電吼,名教綱常資不朽。
嗟乎,烈女乎靖節(jié)之菊菊自香,薦紳先生多表揚(yáng)。
庶其增我桑梓光,庶其降我閭里祥。
勿三年作旱,勿六月飛霜。
從來天地之和氣,皆人心正氣所結(jié)。
嚴(yán)將軍頭,嵇侍中血。
張睢陽齒,顏常山舌。
春夏蒸為時雨薰風(fēng),秋冬凝為甘露瑞雪。
女字則菊心則蓮,當(dāng)死而死凈灑然。
吊唁語帶血腥氣,常言不離老莊詮。
雀糞懼貽佛頂污,浪費(fèi)筆墨惜花箋。
余也掃除洗一切,澄心盥手致精專。
敬思此女亦常耳,平日詎必異嬋娟。
不異而異在何故,毫厘仔細(xì)剖其端。
千古大節(jié)惟一死,有意無意理相懸。
意知有死死亦易,意不知死最難焉。
此女悠悠寒閨里,我墉詎料鼠牙穿。
何物宵小敢突入,闖然魑魅起眼前。
刀光閃爍罵以敵,刀淺罵深紅雨鮮。
罵深刀深罵不斷,頭斷罵獨(dú)聲曳蟬。
吁嗟乎,異哉倉猝之間能若此,柔腸剛骨百煉堅。
不期于死死遂死,上清接引天仙。
彼嚴(yán)頭嵇血張齒顏舌,轟轟烈烈光史編。
吾謂諸公死皆意中事,禍患久矣苦糾纏。
慷慨從容皆豫定,非同太急迫火煎。
烈女之死出意外,歌贈漫剽文山篇。
女乎女乎,此蓋正氣兼間氣,偶出一奇動天地。
否則理不明,冤不伸,陰有伏,陽有愆。
胡為秋往夏來四郊多膏澤,而一抔土左右毗連猶吝滴涓。
導(dǎo)揚(yáng)和氣賴鴻筆,筆補(bǔ)造化祝豐年。
烈婦之烈,福我桑田。
父老痛深泣如雨,滂沱不隔陌與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