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張復(fù)純
張夏
張多益
張大亨
張大千
張大受
張大安
張大法
張大烈
張大猷
張大璋
張大直
張大福
張大純
張大節(jié)
張大觀
張?zhí)毂?/a>
張?zhí)靻?/a>
張?zhí)熘?/a>
張?zhí)鞙?/a>
張?zhí)煲?/a>
張?zhí)煊?/a>
張?zhí)熨x
張?zhí)A
張?zhí)珡?fù)
張夫人
張奎
張奕
張奴
張如蘭
精選古詩
子夜歌十八首其十三
子夜歌十八首其十四
子夜歌十八首其十五
子夜歌十八首其十六
子夜歌十八首其十七
子夜歌十八首其十八
初日照華清宮
瑜不掩瑕
古詩名句
神圣可醫(yī)國,功奏十全良
柯山倚天碧,秀聳浙東南
惟公與山齊德,結(jié)屋對巉巖
門外紫芝瑤草,窗下丹爐玉杵,元?dú)獯绥姾?/a>
藥鏡發(fā)靈彩,金匱啟玄緘
鳳凰臺(tái),龍虎地,駐行驂
佳聲飛滿,當(dāng)路氈冷自能諳
手握回生大造,心悟成仙秘訣,神效過蘇耽
查古詩
搜索
論詩
作者:
李含章
朝代:
清
好詩如佳人,嫣然媚幽獨(dú)。
鉛華屏不御,葆此無瑕玉。
巧笑流瑳那,蛾眉騰曼綠。
一顧失傾城,何必炫奇服。
又如聞好鳥,應(yīng)節(jié)喧百族。
引吭揚(yáng)天和,喁于葉弦樂。
春花倉庚歌,夜月杜鵑哭。
微物詎有知,聽者感衷曲。
始知心之聲,不在斗繁縟。
笑啼根至性,風(fēng)蕭任棖觸。
勿使天籟乖,要令老嫗覺。
神充貌自腴,至味乃蘊(yùn)蓄。
自從齊梁來,藻繢眩凡目。
土木飾金貂,珷玞薦文櫝。
旁觀豈不好,所苦真意斫。
蘭苕集翡翠,無由起遐矚。
嗟余少耽吟,月露困雕琢。
牢籠及光景,鏤刻到草木。
邇來喜平淡,綺語久閣束。
悲歡不自禁,涉筆或累輻。
色黜剪彩艷,聲異叩缶俗。
婦人職中饋,豈事勤著錄。
詎知風(fēng)人志,性靈藉陶淑。
發(fā)情止禮義,本自三百牘。
至音諧宮商,六義有正鵠。
吾言或非迂,試取反覆讀。
詩句欣賞
MORE+
神京門戶重襟帶,長虹跨空勢壯哉
出處:
重過蘆溝橋
作者:
張大受
朝代:
明末清初
千輪萬蹄日來往,此中榮悴分霄壤
出處:
重過蘆溝橋
作者:
張大受
朝代:
明末清初
名利驅(qū)人不暫停,消磨甃石平如掌
出處:
重過蘆溝橋
作者:
張大受
朝代:
明末清初
無端我亦到京國,重過應(yīng)嗟題柱客
出處:
重過蘆溝橋
作者:
張大受
朝代:
明末清初
愛看形勝更徘徊,曉風(fēng)殘?jiān)滤麜r(shí)憶
出處:
重過蘆溝橋
作者:
張大受
朝代:
明末清初
縣小渾成市,山多半入云
出處:
桐廬
作者:
張大受
朝代:
明末清初
空江煙雨里,何處問桐君
出處:
桐廬
作者:
張大受
朝代:
明末清初
昨歲長溪來,今歲粵中去
出處:
伯姊之粵有贈(zèng)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此別又?jǐn)?shù)年,離情復(fù)何語
出處:
伯姊之粵有贈(zèng)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明發(fā)皖江城,山川隔煙霧
出處:
伯姊之粵有贈(zèng)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皓月臨蒼波,春風(fēng)滿江樹
出處:
伯姊之粵有贈(zèng)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高樓秋雨時(shí),事事異往昔
出處:
秋雨吟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骨肉東南居,田疇稻不獲
出處:
秋雨吟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樹葉色將變,寒蟲語幽石
出處:
秋雨吟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孤愁多苦心,四顧成蕭索
出處:
秋雨吟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云暗遠(yuǎn)山峰,獨(dú)坐苔階夕
出處:
秋雨吟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從軍老大還,白發(fā)生已久
出處:
讀蘇武傳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但有漢忠臣,誰憐蘇氏婦
出處:
讀蘇武傳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空林隕葉暮烏啼,云水迢迢隔皖溪
出處:
楚江懷節(jié)婦吳妹茂松閣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夜發(fā)蒼梧寒夢遠(yuǎn),楚天朗月照樓西
出處:
楚江懷節(jié)婦吳妹茂松閣
作者:
方維儀
朝代:
明末清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鉛華屏不御,葆此無瑕玉。
巧笑流瑳那,蛾眉騰曼綠。
一顧失傾城,何必炫奇服。
又如聞好鳥,應(yīng)節(jié)喧百族。
引吭揚(yáng)天和,喁于葉弦樂。
春花倉庚歌,夜月杜鵑哭。
微物詎有知,聽者感衷曲。
始知心之聲,不在斗繁縟。
笑啼根至性,風(fēng)蕭任棖觸。
勿使天籟乖,要令老嫗覺。
神充貌自腴,至味乃蘊(yùn)蓄。
自從齊梁來,藻繢眩凡目。
土木飾金貂,珷玞薦文櫝。
旁觀豈不好,所苦真意斫。
蘭苕集翡翠,無由起遐矚。
嗟余少耽吟,月露困雕琢。
牢籠及光景,鏤刻到草木。
邇來喜平淡,綺語久閣束。
悲歡不自禁,涉筆或累輻。
色黜剪彩艷,聲異叩缶俗。
婦人職中饋,豈事勤著錄。
詎知風(fēng)人志,性靈藉陶淑。
發(fā)情止禮義,本自三百牘。
至音諧宮商,六義有正鵠。
吾言或非迂,試取反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