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南金
李南陽
李占
李及
李友太
李友棠
李友泉
李發(fā)甲
李叔與
李叔卿
李叔同
李叔玉
李叔達
李叔鈞
李叔霽
李受
李古
李合
李吉甫
李同芳
李呂
李君何
李君式
李君房
李君行
李吟山
李含章
李呈祥
李呈輝
李周
精選古詩
戲贈范將軍
贈梁斗華先生監(jiān)丞
陳幼白先生主考余東粵事竣以公宴見遺賦謝
聞澳夷偶警喜張明府綏輯旋定
歸道湞江舟中擊鼓為節(jié)限撾笯二韻
答贈汝載
送人歸紫帽
酌酒示湯于盤
古詩名句
郁郁澗松看得地,昂昂野鶴又離群
賢郎無忝家聲舊,能以文章繼世芬
古佛毗耶愿海深,萬間彈指變黃金
分明兜率諸天境,慶贊閻浮施主心
堂上鼓鐘聲大地,域中龍象盡知音
自應(yīng)雪夜傳衣處,不獨神光在少林
老態(tài)頹然厭世氛,喜看賢者步青云
事君如得行其志,出對還當罄所聞
查古詩
搜索
過鄭康成故里
作者:
宋書升
朝代:
清
嬴秦燒群籍,發(fā)難在臣斯。
六經(jīng)日蕪穢,《正義》何由治。
大哉康成公,獨蘊高世姿。
窮經(jīng)竊奧窔,學道抉藩籬。
律呂研遷志,算術(shù)察《周髀》。
雜考申韓法,旁羅纖緯辭。
譬如大河流,百變屬馮夷。
清濁并相納,不必分派支。
譬如洪爐鑄,群材付工倕。
金鐵齊入治,不必權(quán)毫釐。
考稽既已久,蔚為大經(jīng)師。
詩箋毛氏故,書證安國遺。
易立爻辰例,傳可廢疾醫(yī)。
三禮尤卓卓,舊典精研稽。
老嫗數(shù)家珍,了了無所迷。
漢儒稱后勁,有功在宣尼。
后學譚性命,反興菲薄思。
大善且不錄,吹毛以求疵。
遂使昧禮朝,黜祀逞其私。
豈知泰岳高,不以劃而卑。
宋人開理學,漢人為之基。
離象安得意,求兔端賴蹄。
飲水不思報,昧本當駭疑。
更有齪齪者,學語方小兒。
掇拾前人說,百端相排詆。
有曰男子御,何必五日期。
有曰郊天鼓,安得麒麟皮。
更仆雖終數(shù),嘵嘵無已時。
驊騮駑駘笑,大鵬?鳩譏。
棄鼎寶康瓠,庸庸安足嗤。
我朝群儒薈,起而修明之。
煌煌東州學,炳若中天曦。
余居里相近,先哲常心儀。
驅(qū)車過東道,搔首訪遺祠。
自恨生也晚,遺編手徒披。
訓詁勤鉆仰,未得見津涯。
生平有向往,瓣香心自知。
詩句欣賞
MORE+
更千群、錦袍馳突
出處:
鎮(zhèn)西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女回鶻
出處:
鎮(zhèn)西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笑鞍捎紫兔,箭落黃雕,腥臊自割
出處:
鎮(zhèn)西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胭脂半點鮮血
出處:
鎮(zhèn)西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塞門近、西風乍卷,片片沙起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吹作龍鱗萬里,河吞倒入地底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欲飲馬、榆溪無滴水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更無定、凍解全未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向公子扶蘚墓傍坐,天寒苦難已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遙指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潰城半壁凝紫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與寸寸長蛇常山勢,斷續(xù)無手尾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嗟地脈徒傷,亭障難恃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筑愁好止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教漢家、頻得烏孫佳婿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枯蛻茫茫連天白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霜華濕、戰(zhàn)聲易死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濁塵外、牛羊來互市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恨飛將、腐肉成冰,魄未冷,天鵝掠去弓和矢
出處:
浪淘沙曼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大黃河、萬里卷沙來,沙高與城平
出處:
八聲甘州 榆林鎮(zhèn)吊諸忠烈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六經(jīng)日蕪穢,《正義》何由治。
大哉康成公,獨蘊高世姿。
窮經(jīng)竊奧窔,學道抉藩籬。
律呂研遷志,算術(shù)察《周髀》。
雜考申韓法,旁羅纖緯辭。
譬如大河流,百變屬馮夷。
清濁并相納,不必分派支。
譬如洪爐鑄,群材付工倕。
金鐵齊入治,不必權(quán)毫釐。
考稽既已久,蔚為大經(jīng)師。
詩箋毛氏故,書證安國遺。
易立爻辰例,傳可廢疾醫(yī)。
三禮尤卓卓,舊典精研稽。
老嫗數(shù)家珍,了了無所迷。
漢儒稱后勁,有功在宣尼。
后學譚性命,反興菲薄思。
大善且不錄,吹毛以求疵。
遂使昧禮朝,黜祀逞其私。
豈知泰岳高,不以劃而卑。
宋人開理學,漢人為之基。
離象安得意,求兔端賴蹄。
飲水不思報,昧本當駭疑。
更有齪齪者,學語方小兒。
掇拾前人說,百端相排詆。
有曰男子御,何必五日期。
有曰郊天鼓,安得麒麟皮。
更仆雖終數(shù),嘵嘵無已時。
驊騮駑駘笑,大鵬?鳩譏。
棄鼎寶康瓠,庸庸安足嗤。
我朝群儒薈,起而修明之。
煌煌東州學,炳若中天曦。
余居里相近,先哲常心儀。
驅(qū)車過東道,搔首訪遺祠。
自恨生也晚,遺編手徒披。
訓詁勤鉆仰,未得見津涯。
生平有向往,瓣香心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