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鄺思誥
鄺日晉
鄺杰
鄺夢琰
鄺露
鄺鸞
鄺鴻
邢世銘
邢之顯
邢仙老
邢侗
邢俊臣
邢允中
邢具瞻
邢鳳
邢凱
邢參
邢叔亨
邢安國
邢定波
邢宥
邢居實
邢巨
邢恕
邢慈靜
邢昉
邢昊
邢夢卜
邢夢臣
邢祚昌
精選古詩
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懷其一
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懷其二
潘別駕自祁門回
籬陰
中秋月其五
中秋月其四
中秋月其三
中秋月其二
古詩名句
秦尉披荊榛,炎荒肇黃屋
五季競霸圖,蛟蜃肆荼毒
玉璽隕厓山,華風(fēng)染胡俗
神圣御寰區(qū),泰階爰清淑
九譯來梯航,獻琛萃川陸
靈氣人所鐘,河山迥回復(fù)
譙樓俯郊闉,層暉展遐矚
悠然往古心,暢哉千里目
查古詩
搜索
西漢定陶共王陵鼎歌
作者:
鐘大源
朝代:
清
漢家孝惠踐炎祚,封地既削聞梁王。
隆準子孫就藩位,惟恢實始膺雄疆。
詔諸郡國立高廟,俾奉尊卣歆烝嘗。
定陶之鼎亦其一,繆篆二八銘都倉。
長陵草沒井火熄,舊物淪落無何鄉(xiāng)。
僅從博古認款識,鐵官鼓鞴空精良。
今茲古鼎制殊樸,范自何代來何方。
通高七寸器殺半,蓋疑盂覆形圓鐺。
三環(huán)列非一峰卓,兩耳峙并三足強。
雷紋篆帶品莫定,六夔三犧名難詳。
西漢陶陵字可辨,供廚好畦應(yīng)相當(dāng)。
中丞好古識精審,原父南仲均慚惶。
定為共王陵祭器,扶風(fēng)共祀逾千霜。
未入宣和舊圖錄,形質(zhì)一一煩衡量。
累黍相差篆畫別,知非初載升馨香。
共王謚同名則否,孝哀往事殊難忘。
傅氏昭儀后宮最,誕毓龍種看騰驤。
三鬷舊國藉屏翰,維城誼篤非恒常。
況復(fù)承華嗣主鬯,材藝素負夙德彰。
身嗣前星表環(huán)極,子承景祚夸當(dāng)陽。
推親典并顯尊重,報功事與追遠長。
想見順時潔粢盛,斯鼎長奉園陵旁。
獨遭新莽覆公餗,太阿倒握權(quán)勢張。
奏貶尊號及帝母,天家骨肉情殊傷。
竊懷璽綬事烏有,妄以私怨憑黃腸。
穿塋竟忍遣謁者,發(fā)丘恍已添中郎。
金碗煙銷土斑駁,寶衣火化云蒼涼。
休訝魚鐙照夜密,空憐燕影銜泥忙。
高冢崩隤百物毀,瞇眼惟嘆荊榛荒。
流傳此鼎獨堅好,不隨劫焰歸蒼茫。
愛等周家虎彝庋,珍同虞氏蜼敦藏。
莫問鄭邢暨妘婦,漫稱雕豆兼玉觴。
所惜銘辭異器蓋,雄鴛仿佛離雌鴦。
何當(dāng)更覓吉金偶,珠聯(lián)璧合增輝煌。
生砂活碧敢褻視,西京法物留滄桑。
總?cè)坏靡灰嘁炎?,寶氣上燭浮云光。
絕勝汾陰禋祀畢,長淪彝器波湯湯。
詩句欣賞
MORE+
本兵已受屬鏤死,元戎尚擁嬌娥眠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一朝戎酋念巢穴,引馬西歸卷吹葉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但道姚種非將才,那知馬植為胡諜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權(quán)豪自古難為終,倏忽有詔收奸雄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天子神明萬里外,何況區(qū)區(qū)掌握中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妖氛已靜狼煙絕,邊戍防秋猶未輟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閫外誰專司馬謀,軍中須仗辛毗節(jié)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君騎紫馬朔方城,挫金伐鼓虜魂驚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將軍勒兵視馬首,左顧右盼英風(fēng)生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羯胡戰(zhàn)敗無歸路,下馬濡毫作飛布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由來神武不勞師,杕杜承恩歲云暮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君歸解劍服錦衣,手持封事叩彤墀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上功幕府不相借,戇直惟有君王知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讀君封事目若琰,中行聞之舌應(yīng)卷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男兒意氣在封侯,投筆卻慚班定遠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吾才不是洛陽生,況乃白發(fā)垂星星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禁中頗牧有公等,何須重問《滅胡經(jīng)》
出處: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將進酒,解雙璧,敝裘羸馬長安陌
出處:
閏三月十日將別王甥與之痛飲醉后作將進酒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長安甕頭香可憐,一飲須當(dāng)盡一石
出處:
閏三月十日將別王甥與之痛飲醉后作將進酒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手引六博狂叫呼,當(dāng)盤一擲得五白
出處:
閏三月十日將別王甥與之痛飲醉后作將進酒
作者:
皇甫沖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隆準子孫就藩位,惟恢實始膺雄疆。
詔諸郡國立高廟,俾奉尊卣歆烝嘗。
定陶之鼎亦其一,繆篆二八銘都倉。
長陵草沒井火熄,舊物淪落無何鄉(xiāng)。
僅從博古認款識,鐵官鼓鞴空精良。
今茲古鼎制殊樸,范自何代來何方。
通高七寸器殺半,蓋疑盂覆形圓鐺。
三環(huán)列非一峰卓,兩耳峙并三足強。
雷紋篆帶品莫定,六夔三犧名難詳。
西漢陶陵字可辨,供廚好畦應(yīng)相當(dāng)。
中丞好古識精審,原父南仲均慚惶。
定為共王陵祭器,扶風(fēng)共祀逾千霜。
未入宣和舊圖錄,形質(zhì)一一煩衡量。
累黍相差篆畫別,知非初載升馨香。
共王謚同名則否,孝哀往事殊難忘。
傅氏昭儀后宮最,誕毓龍種看騰驤。
三鬷舊國藉屏翰,維城誼篤非恒常。
況復(fù)承華嗣主鬯,材藝素負夙德彰。
身嗣前星表環(huán)極,子承景祚夸當(dāng)陽。
推親典并顯尊重,報功事與追遠長。
想見順時潔粢盛,斯鼎長奉園陵旁。
獨遭新莽覆公餗,太阿倒握權(quán)勢張。
奏貶尊號及帝母,天家骨肉情殊傷。
竊懷璽綬事烏有,妄以私怨憑黃腸。
穿塋竟忍遣謁者,發(fā)丘恍已添中郎。
金碗煙銷土斑駁,寶衣火化云蒼涼。
休訝魚鐙照夜密,空憐燕影銜泥忙。
高冢崩隤百物毀,瞇眼惟嘆荊榛荒。
流傳此鼎獨堅好,不隨劫焰歸蒼茫。
愛等周家虎彝庋,珍同虞氏蜼敦藏。
莫問鄭邢暨妘婦,漫稱雕豆兼玉觴。
所惜銘辭異器蓋,雄鴛仿佛離雌鴦。
何當(dāng)更覓吉金偶,珠聯(lián)璧合增輝煌。
生砂活碧敢褻視,西京法物留滄桑。
總?cè)坏靡灰嘁炎?,寶氣上燭浮云光。
絕勝汾陰禋祀畢,長淪彝器波湯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