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guó)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童宗說
童承敘
童敏德
童槐
童潮
童瑋
童琥
童瑄
童童
童翰卿
童蒙
童蒙吉
童觀觀
童軒
童邦直
童鈺
童頤
端文
端方
端木國(guó)瑚
端木埰
端木百祿
端淑卿
端禪師
竹月道人
竹林吟叟
竹蓑笠翁
竺僧度
竺大本
竺曇林
精選古詩
秋日四首其三
秋日四首其二
秋日四首其一
秋日詠庭樹
秋日射堂寓目呈應(yīng)之
秋興其二
秋興其一
秋興其三
古詩名句
斷鴻應(yīng)記得,鏡幻蜃、滄桑變易
休回首,槐花紛墜,碎瓣蟻邊積
話到觚棱舌亦涼,水天舊事漸微茫
百年潮涌迷鮫海,萬木云深黯草堂
商廈凌霄空目眩,文星墜野只神傷
維新夢(mèng)斷幽靈泣,怕聽昏鴉噪夕陽
五弦手自揮,孤鴻來千里
影落碧澗中,聲回幽壑底
查古詩
搜索
周五聲調(diào)曲二十五首商調(diào)曲四首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君以宮唱。
寬大而謨明。
臣以商應(yīng)。
聞義則可行。
有熊為政。
訪道于容成。
殷湯受命。
委任于阿衡。
忠其敬事。
有罪不逃刑。
誦其箴諫。
言之無隱情。
有剛有斷。
四方可以寧。
既頌既雅。
天下乃升平。
專精一致。
金石為之開。
動(dòng)其兩心。
妻子恩情乖。
茍利社稷。
無有不盡懷。
昊天降佑。
元首唯康哉。
百川俱會(huì)。
大海所以深。
群材既聚。
故能成鄧林。
猛虎在山。
百獸莫敢侵。
忠臣處國(guó)。
天下無異心。
昔我文祖。
執(zhí)心且危慮。
驅(qū)剪豺狼。
經(jīng)營(yíng)此天步。
今我受命。
又無敢逸豫。
惟爾弼諧。
各可知競(jìng)懼。
禮樂既正。
神人所以和。
玉帛有序。
志欲靜干戈。
各分符瑞。
俱誓裂山河。
今日相樂。
對(duì)酒且當(dāng)歌。
道德以喻。
聽撞鐘之聲。
神奸不若。
觀鑄鼎之形。
酆宮既朝。
諸侯于是穆。
岐陽或狩。
淮夷自此平。
若涉大川。
言憑于舟楫。
如和鼎實(shí)。
有寄于鹽梅。
君臣一體。
可以靜氛埃。
得人則治。
何世無奇才。
風(fēng)力是舉。
而臺(tái)階序平。
重黎既登。
而天地位成。
功無與讓。
銘太常之旌。
世不失職。
受骍毛之盟。
輯瑞班瑞。
穆穆于堯門。
惟翰惟屏。
膴膴于周原。
功成而治。
定禮樂斯存。
復(fù)子而明。
辟姬旦何言。
詩句欣賞
MORE+
思昔寓南交,朋簪總文彩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惟翁管鮑儔,膠漆情不改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一朝忽分散,良晤那可再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題詩紀(jì)交游,云樹杳淮海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譚生西川彥,翛然山澤癯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讀書致經(jīng)濟(jì),展卷窺唐虞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灑落復(fù)好古,圖畫尤所需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邂逅少游裔,揮染勞勤劬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縑素盈數(shù)尺,磅礡何縈紆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層巒接霄漢,勢(shì)若龍虎趨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松檜蔭華屋,疑是神仙居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一翁坐木榻,列侍雙僮仆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奔趨奉茗飲,宴坐忘朝晡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風(fēng)蕩書帷動(dòng),云斂月色孤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于焉事幽討,巢許以為徒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清風(fēng)播寰宇,高致凌太虛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生也什襲藏,寶之類璠玙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持來索題句,老我詩腸枯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臨風(fēng)寫短章,興與秋旻俱
出處:
題畫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之子懷壯志,妙齡事遠(yuǎn)游
出處:
壯游卷
作者:
羅亨信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寬大而謨明。
臣以商應(yīng)。
聞義則可行。
有熊為政。
訪道于容成。
殷湯受命。
委任于阿衡。
忠其敬事。
有罪不逃刑。
誦其箴諫。
言之無隱情。
有剛有斷。
四方可以寧。
既頌既雅。
天下乃升平。
專精一致。
金石為之開。
動(dòng)其兩心。
妻子恩情乖。
茍利社稷。
無有不盡懷。
昊天降佑。
元首唯康哉。
百川俱會(huì)。
大海所以深。
群材既聚。
故能成鄧林。
猛虎在山。
百獸莫敢侵。
忠臣處國(guó)。
天下無異心。
昔我文祖。
執(zhí)心且危慮。
驅(qū)剪豺狼。
經(jīng)營(yíng)此天步。
今我受命。
又無敢逸豫。
惟爾弼諧。
各可知競(jìng)懼。
禮樂既正。
神人所以和。
玉帛有序。
志欲靜干戈。
各分符瑞。
俱誓裂山河。
今日相樂。
對(duì)酒且當(dāng)歌。
道德以喻。
聽撞鐘之聲。
神奸不若。
觀鑄鼎之形。
酆宮既朝。
諸侯于是穆。
岐陽或狩。
淮夷自此平。
若涉大川。
言憑于舟楫。
如和鼎實(shí)。
有寄于鹽梅。
君臣一體。
可以靜氛埃。
得人則治。
何世無奇才。
風(fēng)力是舉。
而臺(tái)階序平。
重黎既登。
而天地位成。
功無與讓。
銘太常之旌。
世不失職。
受骍毛之盟。
輯瑞班瑞。
穆穆于堯門。
惟翰惟屏。
膴膴于周原。
功成而治。
定禮樂斯存。
復(fù)子而明。
辟姬旦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