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滕毅
滕涉
滕潛
滕珂
滕珦
滕瑱
滕璘
滕甫
滕白
滕繼遠
滕翔
滕茂實
滕邁
滿中行
滿執(zhí)中
滿維端
漆璘
漳郡守
瀟湘漁父
潘世恩
潘世謨
潘業(yè)
潘中
潘中父
潘乃光
潘之恒
潘樂樂
潘乾策
潘亥
潘從哲
精選古詩
送鐵佛寺盟長老還襄陽
靜樂
送武昌知縣潘公考滿
黃鶴樓
植樗軒
贈玄溟鍊師
紫芝山房
雙溪草堂
古詩名句
天公貺我太清絕,此時此景真奇觀
故鄉(xiāng)泉石起深念,洞天再覓途路難
星霜荏苒落塵夢,無因置我雙佩環(huán)
尋幽訪道償夙愿,投簪幸遂心跡閒
何人胸中奪造化,真境彷佛生毫端
舊游歷歷頻指點,晴窗對畫俄長嘆
悠然蓮社十八友,白頭元亮應(yīng)當還
追思高賢不復(fù)見,坐聽飛瀑空潺潺
查古詩
搜索
題憶雪樓江山無盡圖送紫詮?fù)跏咕俅洗瘟魟e原韻其一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東坡手書默化堂,不知堂后山澤藏。
使君冷眼忽覷得,架樓收盡天蒼蒼。
樓基正與城頭敵,窗外遠見風帆揚。
我來艤舟此城下,樓花飛落船頭香。
賓朋共識庾亮興,小民竊比燕公棠。
前軒后戶卷簾幕,良宵勝日傳杯觴。
云峰四起若鄰并,蒸炎三伏來清涼。
北窗企腳望不極,千疊萬疊皆山光。
象頭白水古佛跡,朱明七洞仙人鄉(xiāng)。
虹蜺隱見占雨至,煙嵐出入因風狂。
聚如稠人互窺瞷,紛如舞袖相低卬。
天池鵬翼擊巨浪,斗間劍氣明干將。
云陰穿漏或顯晦,松聲斷續(xù)流清商。
不知漢晉是何代,陶鑄堯舜其秕糠。
常擬腰鐮刈葵藿,每思寄夢炊黃粱。
登臨萬象極富有,忘卻四壁和雕墻。
使君家在燕冀北,思親戀闕皆同方。
霞生想像斑斕彩,屏列如對黼扆張。
歸心欲躡雙飛燕,省稼時乘五色羊。
擢巡西蜀忽留滯,萬事險阻皆經(jīng)嘗。
回思樓上昔坐嘯,明月直入無猜防。
欲舂靈藥問顧兔,擬摘桂蕊呼吳剛。
安知俗態(tài)工貝錦,遂使仕路成羊腸。
賴君雅志在吟詠,南中久駐無嗟傷。
溪山四遠皆游陟,圖書萬軸增丹黃。
集名憶雪三百首,隋珠卞玉森成行。
氣齊五岳爭聳峭,才如海若奔汪洋。
或于諧謔寓規(guī)諷,時同星日舒光铓。
浣花老潔可企及,劍南平易應(yīng)來降。
此行所遇多古意,筆仗況復(fù)俱精良。
圖形盡歸大禹鼎,切玉不啻昆吾鋼。
孤舟三峽上百丈,七年大郡宜輕裝。
西聽猿啼易寂寞,北念鶴發(fā)增徊徨。
連天別緒語不盡,數(shù)日解纜仍嫌忙。
膝前侍列子若弟,特達不異圭與璋。
詩句欣賞
MORE+
靈岳中天起,高寒逼太陰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峰巒積雪遍,松檜一冬深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騎馬愁仍滑,披衣行且吟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朝來偶乘興,惜未有招尋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海內(nèi)傳名岳,關(guān)西望獨尊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青牛人已遠,白璧事空存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幽樹千年色,飛泉萬丈源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誰知嶺外客,此日駐山門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來迎者羽士,言共訪仙蹤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峽隱真人骨,峰窺玉女容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神林龍騎入,天路鳳旗重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更見磨厓石,千秋紀漢封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客思登臨動,山光遠近開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風煙盡東望,天地忽西來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城擁咸陽樹,春生渭北臺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翛然悵歸路,車騎滿塵埃
出處:
登岳四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馬首西入秦,驪山東向人
出處:
驪山除夕對雪呈盧明府二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臘殘驚旅鬢,日晚倦風塵
出處:
驪山除夕對雪呈盧明府二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古殿連云盡,溫泉帶雪新
出處:
驪山除夕對雪呈盧明府二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長安茲不遠,明發(fā)漢家春
出處:
驪山除夕對雪呈盧明府二首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使君冷眼忽覷得,架樓收盡天蒼蒼。
樓基正與城頭敵,窗外遠見風帆揚。
我來艤舟此城下,樓花飛落船頭香。
賓朋共識庾亮興,小民竊比燕公棠。
前軒后戶卷簾幕,良宵勝日傳杯觴。
云峰四起若鄰并,蒸炎三伏來清涼。
北窗企腳望不極,千疊萬疊皆山光。
象頭白水古佛跡,朱明七洞仙人鄉(xiāng)。
虹蜺隱見占雨至,煙嵐出入因風狂。
聚如稠人互窺瞷,紛如舞袖相低卬。
天池鵬翼擊巨浪,斗間劍氣明干將。
云陰穿漏或顯晦,松聲斷續(xù)流清商。
不知漢晉是何代,陶鑄堯舜其秕糠。
常擬腰鐮刈葵藿,每思寄夢炊黃粱。
登臨萬象極富有,忘卻四壁和雕墻。
使君家在燕冀北,思親戀闕皆同方。
霞生想像斑斕彩,屏列如對黼扆張。
歸心欲躡雙飛燕,省稼時乘五色羊。
擢巡西蜀忽留滯,萬事險阻皆經(jīng)嘗。
回思樓上昔坐嘯,明月直入無猜防。
欲舂靈藥問顧兔,擬摘桂蕊呼吳剛。
安知俗態(tài)工貝錦,遂使仕路成羊腸。
賴君雅志在吟詠,南中久駐無嗟傷。
溪山四遠皆游陟,圖書萬軸增丹黃。
集名憶雪三百首,隋珠卞玉森成行。
氣齊五岳爭聳峭,才如海若奔汪洋。
或于諧謔寓規(guī)諷,時同星日舒光铓。
浣花老潔可企及,劍南平易應(yīng)來降。
此行所遇多古意,筆仗況復(fù)俱精良。
圖形盡歸大禹鼎,切玉不啻昆吾鋼。
孤舟三峽上百丈,七年大郡宜輕裝。
西聽猿啼易寂寞,北念鶴發(fā)增徊徨。
連天別緒語不盡,數(shù)日解纜仍嫌忙。
膝前侍列子若弟,特達不異圭與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