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雷恒
劉霽
劉霆午
劉震
劉震孫
劉震祖
劉霖恒
劉青芝
劉青蓮
劉青藜
劉青震
劉韐
劉韞
劉韻
劉韶
劉頡
劉穎
劉騊駼
劉駕
劉駿
劉駿聲
劉騭
劉魯風
劉鰲
劉鱖
劉鳴世
劉鴻儒
劉鴻庚
劉鴻漸
劉鴻翱
精選古詩
自賦
僧惠炬有悼黃溍太史偈,次韻
寫易軒,為方以愚賦
挈家圖,為尤仲斌賦
悼王自牧
思橘軒,為悟空叟長老賦
遠翠樓,為殊無別上人賦
早行
古詩名句
短褐翩翩向暮過,居然名勝對藤蘿
燕京舊識懸壺技,易水重聞?chuàng)糁?/a>
杏苑春光頻爛漫,橘林秋事近如何
西風漸起枚生色,同步長安太液波
乍捧龍章上玉墀,飛旌遙別鳳凰池
云開乍識蓮花掌,月滿頻攀桂樹枝
赤社琴尊操管夜,黃河簫鼓落帆時
朝元閣上春風繞,為賦河山百二詩
查古詩
搜索
雨宿姚村二首其一
作者:
邊貢
朝代:
明
舊隴東城外,新墳更在東。
川原相近接,靈爽合潛通。
碧草生秋石,青楊裊夜風。
茂陵山下路,來往恨無窮。
詩句欣賞
MORE+
夜下燈火明,語笑未能已
出處:
留題績溪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憶當百年前,同飲相湖水
出處:
留題績溪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今夕乃何夕,會晤復(fù)自此
出處:
留題績溪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聚散安可常,保族在崇禮
出處:
留題績溪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丁寧愿同人,契誼篤終始
出處:
留題績溪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明發(fā)川途長,思情兩難擬
出處:
留題績溪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鮫綃一幅錦云紅,得自新安八十翁
出處:
貢士佐時生子彌月予適至焉初予以詩壽新安千戶于翁八十翁以錦帕為謝因以遺兒用為遠壽之徵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雖愧犀錢并玉果,愿兒遐壽與翁同
出處:
貢士佐時生子彌月予適至焉初予以詩壽新安千戶于翁八十翁以錦帕為謝因以遺兒用為遠壽之徵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千載吾王此舊都,登源流水綠成湖
出處:
登源有汪王祖齊司馬墓及王廟廟后有綠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韻示同游仁里諸宗人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斷碑丘壟收云氣,長劍風塵憶壯圖
出處:
登源有汪王祖齊司馬墓及王廟廟后有綠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韻示同游仁里諸宗人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山隔游亭聞綠照,云封仙洞似蓬壺
出處:
登源有汪王祖齊司馬墓及王廟廟后有綠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韻示同游仁里諸宗人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聯(lián)鑣英俊來應(yīng)慣,路轉(zhuǎn)峰回不問途
出處:
登源有汪王祖齊司馬墓及王廟廟后有綠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韻示同游仁里諸宗人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石梁灣曲水沉沉,路下峰腰半不禁
出處:
未至普照寺道中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風外茶煙知寺近,云中雞唱覺村深
出處:
未至普照寺道中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病多宜享山林福,才薄難勝利濟心
出處:
未至普照寺道中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且為漁樵增故事,臨流先續(xù)采芝吟
出處:
未至普照寺道中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高崖直下如削鐵,不識何年鬼工截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fù)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巧令中有鑒光寒,萬古照人長不滅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fù)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綠苔半鎖蒼藤封,霧雨不晦天然銅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fù)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禪家意巧作幻境,鄰近便起空王宮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fù)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川原相近接,靈爽合潛通。
碧草生秋石,青楊裊夜風。
茂陵山下路,來往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