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黃云
黃云鵠
黃亢
黃人
黃人杰
黃仁
黃仁基
黃仁榮
黃今是
黃介
黃從龍
黃仙槎
黃儀
黃仲
黃仲元
黃仲昭
黃仲本
黃仲瑱
黃仲瑤
黃仲畬
黃仲翁
黃仲通
黃仲騏
黃任
黃倫
黃伯劑
黃伯固
黃伯思
黃伯旸
黃伯樞
精選古詩
題周寺丞雙壽堂
為王同知題夏太卿萬竿煙雨圖
登薛烈婦冢
分得黃幡綽墓送客
分得西花園送客
讀及庵寄詩
讀楊鐵崖集
甲申元夕夏太卿席上新城張大尹誦燈詞但愿年年慶此宵句余為足之
古詩名句
看幾許、亂姻殘照,旌旗如織
金粉池臺虛點綴,管弦巷陌閑拋擲
又神鴉、社鼓賽新祠,江流急
人事?lián)Q,今非昔
英雄夢,誰能覓
只東風(fēng)銅雀,小喬顏色
瀚海飛書猶作健,晴川戰(zhàn)血空凝碧
猛思量、隴畝一戎衣,銷兵革
查古詩
搜索
孫孝子
作者:
鄭文康
朝代:
明
孫孝子,遺腹兒,生辰孤苦何其奇。
三年舅奪母志去,父蹤父影茫無知。
人有孝心天肯負,舊篋公文天所護。
此中遺事宛然存,方知父死邊城路。
孝子看來悲復(fù)喜,和淚和愁戒行李。
彷徨匍匐向南奔,瘴雨蠻煙七千里。
廣西山川浩如海,況復(fù)丘陵幾遷改。
累累相似一何多,知爾荒墳竟安在。
紛紛異夢來冥冥,冥冥之中殊有靈。
一朝忽得一抔土,鶴骨深藏元姓丁。
共言試骨當試血,骨肉相投疑可決。
孫郎瀝指血如川,漬入骨中紅不滅。
孝子歡聲震若雷,解衣包骨抱歸來。
南寧郡里新風(fēng)景,添得孫郎哭父臺。
詩句欣賞
MORE+
秋月已向盡,籬花黃幾枝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北風(fēng)昨夜吹木葉,一一飛度樓南池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登樓曠望見千里,廓落天圍凈無滓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海色為霞樹外明,雙峰如黛空中起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龍鱗相比萬室開,中有甲第排云雷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君家尚書明絕學(xué),自堰長江筑釣臺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聞孫復(fù)得任公子,手探驪珠來赤水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再獻君門雖未售,南琛何患無知己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塞鴻搖曳向南聲,行子迢迢更北征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居人次第起相餞,青衣十五調(diào)鳴箏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中路秦淮雪正霽,到日長安花始明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長安雖樂未西笑,因憶程生最同調(diào)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風(fēng)雅曾深海上期,聲華早擅中原妙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別來五載音問稀,芙蓉闕下振朝衣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憑君為寄長相念,便理云翰追逐飛
出處:
晚飲湛用喈雙峰閣即送之北上因寄程周量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丈夫名不千年朽,此身須后千年老
出處:
贈郭清霞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秦皇漢武爾何人,神仙不在蓬萊島
出處:
贈郭清霞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郭侯少小明陰符,胸中熱血為洪爐
出處:
贈郭清霞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鑄成寶劍無所用,卻羨丹砂來海隅
出處:
贈郭清霞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盡日著書言易體,竹里柴門長不啟
出處:
贈郭清霞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三年舅奪母志去,父蹤父影茫無知。
人有孝心天肯負,舊篋公文天所護。
此中遺事宛然存,方知父死邊城路。
孝子看來悲復(fù)喜,和淚和愁戒行李。
彷徨匍匐向南奔,瘴雨蠻煙七千里。
廣西山川浩如海,況復(fù)丘陵幾遷改。
累累相似一何多,知爾荒墳竟安在。
紛紛異夢來冥冥,冥冥之中殊有靈。
一朝忽得一抔土,鶴骨深藏元姓丁。
共言試骨當試血,骨肉相投疑可決。
孫郎瀝指血如川,漬入骨中紅不滅。
孝子歡聲震若雷,解衣包骨抱歸來。
南寧郡里新風(fēng)景,添得孫郎哭父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