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馮楫
馮樾
馮武
馮毓舜
馮氏(文明太后
馮永軍
馮浚
馮浩
馮涓
馮涯
馮淑妃
馮溥
馮澄
馮澥
馮熾宗
馮煦
馮熔
馮熙載
馮珧
馮班
馮琦
馮璜
馮璧
馮畹
馮登府
馮相芬
馮祖昌
馮祖輝
馮秀瑩
馮端榮
精選古詩
瑞香
瑞香
嘗梨
送梨與劉鎮(zhèn)撫
送梨與云松
闕雨
闕雨寄上官鍊師
闕雨寄程云壑
古詩名句
吹笳城上知風(fēng)色,聚米軍前識地圖
殘雪涵孤牖,寒光上翠臺
慷慨風(fēng)情千古地,郁蔥花霧萬家村
墮身蠶室間,戢影旃孟儔
云當梁初代,昭明讀書所
隙月隱若窺,風(fēng)林窣相惱
父老攬袂言,神君欲何往
寶山一拳石,聊用壓輕舫
查古詩
搜索
嘉靖丙戌元宵燕集分得銀字賦二十韻
作者:
黃佐
朝代:
明
帝城三五夕,明月麗芳春。
玉宇澄暉早,金樞泛滟新。
香車騰桂苑,緹騎出楓宸。
陸海魚龍混,天關(guān)虎豹馴。
煙花連鳳野,簫鼓動鴻鈞。
樂事還同眾,清光故可人。
弄芳珠作佩,步玉錦為茵。
寶炬交蟾影,瓊奩并兔輪。
風(fēng)回歌舞地,香拂綺羅塵。
鰲彩浮燕樹,星球射漢津。
惰隨虬箭曉,興與鶴觴親。
對此開文會,因之仰德鄰。
摽纓三益至,揮翰四筵陳。
淑氣回彤琯,清歌盡白蘋。
音徽嗟爾闊,契合道吾真。
鳧藻人爭羨,驪珠世共珍。
花邊青玉案,柳外紫綸巾。
云戶低圓壁,虹橋掩寸銀。
赤霄繁健翮,滄海足潛鱗。
共沐恩波洽,追歡莫厭頻。
詩句欣賞
MORE+
吹笳城上知風(fēng)色,聚米軍前識地圖
出處:
送江鳳岐參軍之塞上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殘雪涵孤牖,寒光上翠臺
出處:
酬魏來峰夜酌玉河樓
作者:
邱云霄
朝代:
明
慷慨風(fēng)情千古地,郁蔥花霧萬家村
出處:
翁九日邵園和韻
作者:
王立道
朝代:
明
墮身蠶室間,戢影旃孟儔
出處:
讀史有感十二首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云當梁初代,昭明讀書所
出處:
題沈啟南畫虞山致道觀昭明手植三檜初名七星檜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隙月隱若窺,風(fēng)林窣相惱
出處:
晨起新城道中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父老攬袂言,神君欲何往
出處:
孫崇明政成乞歸以詩慰送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寶山一拳石,聊用壓輕舫
出處:
孫崇明政成乞歸以詩慰送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亦知違世非君意,無那輕陰攪獨愁
出處:
初春飲張氏伯仲園皇甫子循以疾不與貽詩見艷未及造訪先此有答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揖客幕中何用借,自揮長檄定扶桑
出處:
贈梁將軍代郭都督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與君誰共帝城游,中路摶風(fēng)有去留
出處:
子與追于鱗不及喜余后至有作遂成和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鄴中玄醴寒于水,稷下雄談逞似云
出處:
寄鄭山人若庸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此夜相逢便為別,欲翻鐃吹入離歌
出處:
途遇徐寧波遷廣臬率師平寇有贈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屈指先朝供奉班,柏梁高倡更誰攀
出處:
大宗伯董丈用均初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綠窗明月應(yīng)猶在,蕓簡芳煙舊已空
出處:
故河間守史公顏其庵曰蠹祝京兆為題卷文待詔賦之會其卷失去而公之嗣鴻臚尊丈命予追書以補予素拙于筆且吳下能為文祝家書甚眾史丈必以見屬者豈謂不佞亦有杜征南之癖耶故不辭而題于后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藥王深愿且行因,救得三千果位人
出處:
洪武中發(fā)三千僧戍邊尹山隆法師請焚身以寬其罪仍留瓣香施法雨濟旱人主嘉之為詩以紀其事且悉賜三千僧牒后百八十年初地婆羅門王世貞得其遺像塔銘讀之敬題于后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若語賜金增秩事,中興循吏有輝光
出處:
昆山王大尹汝平入拜客部員外郎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自是耳根能入妙,無煩社酒為治聾
出處:
贈洞庭九十三蔡翁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文章殢我終投筆,歲月欺人轉(zhuǎn)積薪
出處:
楚行意頗不決聊成一章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清朝酒醒猶疑夢,玉露分明染鬢華
出處:
七夕過李通政伯玉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玉宇澄暉早,金樞泛滟新。
香車騰桂苑,緹騎出楓宸。
陸海魚龍混,天關(guān)虎豹馴。
煙花連鳳野,簫鼓動鴻鈞。
樂事還同眾,清光故可人。
弄芳珠作佩,步玉錦為茵。
寶炬交蟾影,瓊奩并兔輪。
風(fēng)回歌舞地,香拂綺羅塵。
鰲彩浮燕樹,星球射漢津。
惰隨虬箭曉,興與鶴觴親。
對此開文會,因之仰德鄰。
摽纓三益至,揮翰四筵陳。
淑氣回彤琯,清歌盡白蘋。
音徽嗟爾闊,契合道吾真。
鳧藻人爭羨,驪珠世共珍。
花邊青玉案,柳外紫綸巾。
云戶低圓壁,虹橋掩寸銀。
赤霄繁健翮,滄海足潛鱗。
共沐恩波洽,追歡莫厭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