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梁楠
梁楶
梁槐
梁槚
梁氏瓊
梁民相
梁永旭
梁汴
梁泰來
梁洽
梁濟(jì)平
梁浚
梁涉
梁清寬
梁清標(biāo)
梁清格
梁清芬
梁清遠(yuǎn)
梁湛然
梁滔
梁潛
梁炫
梁燾
梁煌晰
梁熙
梁燧
梁獻(xiàn)
梁玉姬
梁玉繩
梁珍
精選古詩
用韻酬常之才叔
酬翁常之次韻
再酬梅南壽
用韻酬常之
疊用韻酬常之
用韻酬侯居甫
再用韻酬居甫
酬鄭千之
古詩名句
堤外青驄嘶未曾
黃昏有約
明月蘆花無定著
茗碗香爐
十樣蠻箋薛校書
草短馬蹄輕,亂踏落紅歸去
遙指杏花村里,問酒家何處?一溪春水浸春寒,猶是來時(shí)路
閏月東風(fēng)未老,天亦憐遲暮
查古詩
搜索
云麾將軍斷碑歌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將軍鼎貴唐宗室,虎臣功在開元日。
平隴登壇塞外聞,度遼持節(jié)師中吉。
萬里搴旗氣莫當(dāng),一朝賜襚才終屈。
家系勛名勒此文,北海毫端見風(fēng)骨。
九曲黃河沓拖流,三峰華岳鋒棱出。
向時(shí)碑板照四裔,豈意幽州久沉汨。
泥沙霜雪已千年,蠆尾銀鉤祇自憐。
纖秾稍異瑯琊體,可是靈芝手自鐫。
撥鐙臨池映林幌,斷碣殘趺滿煙莽。
此石何為厄此時(shí),良鄉(xiāng)校中鑿為礎(chǔ)。
歷下猶存十笏亭,龍興尚見雙螭榜。
岳麓娑羅爛真態(tài),東林秦望爭摩蕩
。
薊野誰占?xì)鉅T天,中宵北斗回精爽。
邵孺披榛尋得之,秘書嗜古亟欲往。
毀戈碎璧未堪捐,洗蘚剜苔自吾黨。
李侯輦致驅(qū)兩牛,豐城劍起蛟龍秋。
九成化度即非偶,離堆啟法今同收。
四方榻本傳好事,何異和弓垂矢霅煜東序之天球。
君不見云麾北海宛平氏,諸李風(fēng)流似苗裔。
王宅先公世習(xí)書,柳家新樣偏工字。
看君赤管如有神,公孫大娘舞劍器。
我來撫石雙垂淚,自古英雄困憔悴。
岐陽獵鼓岣嶁銘,嗚呼神物寧終閟。
詩句欣賞
MORE+
歡悰眷春陶,凄愴感秋別
出處:
游嵩華值岳子還吳中賦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日予嵩華游,子亦返吳越
出處:
游嵩華值岳子還吳中賦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江海壯煙帆,山川險(xiǎn)轅轍
出處:
游嵩華值岳子還吳中賦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雖殊水陸途,共抱辛勤轍
出處:
游嵩華值岳子還吳中賦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風(fēng)濤各一方,云壑每同月
出處:
游嵩華值岳子還吳中賦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龍騖迥莫攀,鳳舉渺難掣
出處:
游嵩華值岳子還吳中賦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高情逸松喬,孤懷挺倪缺
出處:
游嵩華值岳子還吳中賦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遠(yuǎn)游信昭曠,獨(dú)往慚薄劣
出處:
游嵩華值岳子還吳中賦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歷覽窮幽奇,嶇嵚足怡悅
出處:
游嵩華值岳子還吳中賦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暌攜何日并,努力崇令節(jié)
出處:
游嵩華值岳子還吳中賦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我是襄王作賦臣,曾攀蘭茝楚江濱
出處:
偶題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多愁多病春如酒,為雨為云惱殺人
出處:
偶題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山人習(xí)靜謝氛埃,甲第遙從天上開
出處:
崔西峨山中別起樓臺寄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流水自然成澗壑,閑云終日護(hù)樓臺
出處:
崔西峨山中別起樓臺寄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珠簾度鶴窺金篆,璧月穿花送玉杯
出處:
崔西峨山中別起樓臺寄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鞭石不勞蓬島去,吹簫時(shí)引風(fēng)凰來
出處:
崔西峨山中別起樓臺寄贈(zèng)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注酒攀花長候君,城邊芳草已斜曛
出處:
候玉樵子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登樓數(shù)向西林望,只見青山擁白云
出處:
候玉樵子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偶過維摩宅,悠然南郭陲
出處:
過抑齋先生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閉門芳草合,入室白云移
出處:
過抑齋先生
作者:
張?jiān)?/a>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平隴登壇塞外聞,度遼持節(jié)師中吉。
萬里搴旗氣莫當(dāng),一朝賜襚才終屈。
家系勛名勒此文,北海毫端見風(fēng)骨。
九曲黃河沓拖流,三峰華岳鋒棱出。
向時(shí)碑板照四裔,豈意幽州久沉汨。
泥沙霜雪已千年,蠆尾銀鉤祇自憐。
纖秾稍異瑯琊體,可是靈芝手自鐫。
撥鐙臨池映林幌,斷碣殘趺滿煙莽。
此石何為厄此時(shí),良鄉(xiāng)校中鑿為礎(chǔ)。
歷下猶存十笏亭,龍興尚見雙螭榜。
岳麓娑羅爛真態(tài),東林秦望爭摩蕩。
薊野誰占?xì)鉅T天,中宵北斗回精爽。
邵孺披榛尋得之,秘書嗜古亟欲往。
毀戈碎璧未堪捐,洗蘚剜苔自吾黨。
李侯輦致驅(qū)兩牛,豐城劍起蛟龍秋。
九成化度即非偶,離堆啟法今同收。
四方榻本傳好事,何異和弓垂矢霅煜東序之天球。
君不見云麾北海宛平氏,諸李風(fēng)流似苗裔。
王宅先公世習(xí)書,柳家新樣偏工字。
看君赤管如有神,公孫大娘舞劍器。
我來撫石雙垂淚,自古英雄困憔悴。
岐陽獵鼓岣嶁銘,嗚呼神物寧終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