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秦日新
秦旭
秦時昌
秦昌焯
秦曇
秦朝釪
秦松岱
秦松齡
秦柄
秦某(張日駜室
秦樹聲
秦株
秦楨
秦檜
秦檜客
秦梁
秦梓
秦植
秦武域
秦泉芳
秦涌
秦清
秦清芬
秦湛
秦源寬
秦瀚
秦瀛
秦?zé)?/a>
秦?zé)?/a>
秦燮
精選古詩
春郊即事八首其一
春郊即事八首其二
春郊即事八首其三
春郊即事八首其四
春郊即事八首其五
春郊即事八首其六
春郊即事八首其七
春郊即事八首其八
古詩名句
偃蓋垂髯一萬株,郁蔥佳氣冠江湖
長依漢地三天竺,不數(shù)秦時五大夫
永夜?jié)曔b自合,高秋嶺色未全孤
無勞白眼輕人世,雨后芝苓好更鋤
云物蒼然滃不開,中原真欲壓徂徠
龍鱗日聳天朝干,烏尾霜訛御史臺
半嶺只聞鸞鳳嘯,百年誰辨棟梁材
饒他新息封侯好,楊柳蕭條曲易哀
查古詩
搜索
題俞景山畫山水帳
作者:
錢宰
朝代:
元末明初
老夫索居江上樓,廿年不出懷舊游。
扣門下樓出迎客,但見絕壑風(fēng)颼颼。
岱宗日觀山上頭,日出未出蒼煙浮。
嵩高插天太華碧,蛾眉青城翠欲流。
匡廬老泉掛白石,蒼梧水落湘江秋。
懸崖倚天萬山立,翔鸞舞鳳蟠蒼虬
。
幽岑遠(yuǎn)樹互出沒,白云不散松風(fēng)收。
松根老樵列四五,招我共入青林幽。
平生游歷走不遍,千里萬里窮遐搜。
如何一日墮我前,空翠雜沓來雙眸。
舉頭問客何因入此境,乃是手持圖畫來滄洲。
俞君作畫時,雅有山林癖。
朝登望秦山,萬壑千巖凈橫臆。
暮上香爐峰,海色秋清上遙碧。
歸來放筆作董元,筆底丹青浩無跡。
海桑一別三千年,山月江風(fēng)耿相憶。
仰觀巖上泉,俯看松下石。
故人不見空畫圖,十幅云煙卷還客。
詩句欣賞
MORE+
三江風(fēng)月五陵花,軟紅香土迷繁華
出處:
和張汝弼贈黃時英韻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當(dāng)時壯觀老猶在,欲凌倒景餐晨霞
出處:
和張汝弼贈黃時英韻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湖山夜雨催春急,鶯燕無聲曙猶滴
出處:
三月十四日婿劉希仁遨游馮氏湖亭風(fēng)雨夜作已刻始霽冒濕而前卒成勝賞呈同游諸公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東風(fēng)似是惜春歸,淡掃陰云漏初日
出處:
三月十四日婿劉希仁遨游馮氏湖亭風(fēng)雨夜作已刻始霽冒濕而前卒成勝賞呈同游諸公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從來晴好雨亦奇,雨晴沓至添華滋
出處:
三月十四日婿劉希仁遨游馮氏湖亭風(fēng)雨夜作已刻始霽冒濕而前卒成勝賞呈同游諸公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人間盛事常不滿,逢歡便作快心時
出處:
三月十四日婿劉希仁遨游馮氏湖亭風(fēng)雨夜作已刻始霽冒濕而前卒成勝賞呈同游諸公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瑤砧玉杵镠霏皎,鳳膏膩滑貍毫繞
出處:
金蘭竹石圖為王廷光僉憲題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都將麗水岸頭沙,灑作湘皋畹中草
出處:
金蘭竹石圖為王廷光僉憲題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靈均佩重絡(luò)索乾,湘妃菊衣秋染單
出處:
金蘭竹石圖為王廷光僉憲題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瑯玕郁密錯刀碎,鸞翎旖旎商飆寒
出處:
金蘭竹石圖為王廷光僉憲題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君不聞同心之利堅可斷,請看南山黃石爛
出處:
金蘭竹石圖為王廷光僉憲題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番禺畫史何好奇,以鷺作路思作鷥
出處:
林良九鶿圖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孤為一世功名路,九擬魯論君子思
出處:
林良九鶿圖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古來工藝皆有諫,此畫于人亦深鑒
出處:
林良九鶿圖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翔集低昂斂鳴縮,舒近時臨容止變
出處:
林良九鶿圖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舉者忽下去忽歸,半窺魚躍半防機(jī)
出處:
林良九鶿圖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藏形不向青邊立,蔽影多從白處飛
出處:
林良九鶿圖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寒塘淺水黃蘆葉,暫寓旋消鴻踏雪
出處:
林良九鶿圖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人物雖殊戒慮同,座右箴銘為誰揭
出處:
林良九鶿圖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朝陽出海東方明,巖西宿靄和煙橫
出處:
戴文進(jìn)山水為王君載題
作者:
張寧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扣門下樓出迎客,但見絕壑風(fēng)颼颼。
岱宗日觀山上頭,日出未出蒼煙浮。
嵩高插天太華碧,蛾眉青城翠欲流。
匡廬老泉掛白石,蒼梧水落湘江秋。
懸崖倚天萬山立,翔鸞舞鳳蟠蒼虬。
幽岑遠(yuǎn)樹互出沒,白云不散松風(fēng)收。
松根老樵列四五,招我共入青林幽。
平生游歷走不遍,千里萬里窮遐搜。
如何一日墮我前,空翠雜沓來雙眸。
舉頭問客何因入此境,乃是手持圖畫來滄洲。
俞君作畫時,雅有山林癖。
朝登望秦山,萬壑千巖凈橫臆。
暮上香爐峰,海色秋清上遙碧。
歸來放筆作董元,筆底丹青浩無跡。
海桑一別三千年,山月江風(fēng)耿相憶。
仰觀巖上泉,俯看松下石。
故人不見空畫圖,十幅云煙卷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