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蘇堅
蘇復生
蘇大
蘇大山
蘇大年
蘇大璋
蘇天爵
蘇子卿
蘇子楨
蘇季達
蘇學程
蘇宇元
蘇守慶
蘇宏祖
蘇宗經
蘇寶書
蘇壽
蘇壽元
蘇壽元師
蘇小娘
蘇小娟
蘇小小
蘇尚勸
蘇履吉
蘇嵋
蘇州刺史
蘇平
蘇廣文
蘇莊
蘇應旻
精選古詩
月潭雪中
贈曹元達子
閬山香巖院
次韻答王伯修見寄其一
次韻答王伯修見寄其二
贈汪仲魯
閬峰秋興
除夕
古詩名句
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
只知詩到蘇黃盡,滄海橫流卻是誰?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宜時
諱學金陵猶有說,竟將何罪廢歐梅?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
為向杏梁雙燕道,營巢何處過明年?落日青山一片愁,大河東注不還流
讀之三嘆息,此日何時光?壬辰困重圍,金粟論升勺
空里浮花夢里身,青衫吊影客愁新
久歡零落新歡誤,贏得情天一恨人
九十春秋似逝川,雁山甌水曠周旋
查古詩
搜索
東巖清隱
作者:
符錫
朝代:
明
棲真剖靈異,嶄絕無與對。
山水流音徽,巖花竟誰待。
徐君頗清真,俗流自殊隊
。
縳屋茲山陽,芝采靈巖背。
薄游逢野仙,至道伐其槩。
朝餐赤城霞,夕攬匡廬靄。
浩蕩疇能羈,瀟灑可人愛。
予亦浩蕩人,寄懷蒙穎同。
粒松巢兩鶴,勺水橫雙龍。
何時騎訪君,遨翔云海東。
八埏遂周覽,滅跡劫網中。
詩句欣賞
MORE+
四海從今盡中國,作歌且為歌洪武
出處:
耕樂吟二首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但存父子與君臣,風俗當如結繩古
出處:
耕樂吟二首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海翁隨白鷗,白鷗亦不驚
出處:
海翁謠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千金散如土,身與白鷗輕
出處:
海翁謠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問翁甲子翁但笑,人間豈識女期生
出處:
海翁謠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祖龍一別阜鄉(xiāng)晚,已見六鰲脊腐三山傾
出處:
海翁謠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天空潮落夜如水,月色下照珠宮明
出處:
海翁謠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麻姑到家急汛掃桃核,酌酒為勸王方平
出處:
海翁謠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老夫一月不見山,山癖無醫(yī)殊未瘳
出處: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亭之會也酒半移尊公主墓側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臥石上不能起命兩童掖之登舟余與眾客至東山興盡而返目賦一首以紀其事云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野桃作花已爛熳,故人約我山中游
出處: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亭之會也酒半移尊公主墓側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臥石上不能起命兩童掖之登舟余與眾客至東山興盡而返目賦一首以紀其事云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日車出海風雨收,千巖萬壑清如秋
出處: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亭之會也酒半移尊公主墓側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臥石上不能起命兩童掖之登舟余與眾客至東山興盡而返目賦一首以紀其事云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帝子何年上天去,黃鳥歷歷鳴相求
出處: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亭之會也酒半移尊公主墓側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臥石上不能起命兩童掖之登舟余與眾客至東山興盡而返目賦一首以紀其事云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來青堂上坐終日,飲酒況得公塋流
出處: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亭之會也酒半移尊公主墓側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臥石上不能起命兩童掖之登舟余與眾客至東山興盡而返目賦一首以紀其事云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金刀割鮮氣頗壯,向日下地仍相留
出處: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亭之會也酒半移尊公主墓側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臥石上不能起命兩童掖之登舟余與眾客至東山興盡而返目賦一首以紀其事云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酒酣長歌動左右,詩成落筆蟠銀鉤
出處: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亭之會也酒半移尊公主墓側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臥石上不能起命兩童掖之登舟余與眾客至東山興盡而返目賦一首以紀其事云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平生快意在一適,放浪豈知公與侯
出處: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亭之會也酒半移尊公主墓側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臥石上不能起命兩童掖之登舟余與眾客至東山興盡而返目賦一首以紀其事云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玉臺王母自千劫,海屋老人今幾籌
出處: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亭之會也酒半移尊公主墓側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臥石上不能起命兩童掖之登舟余與眾客至東山興盡而返目賦一首以紀其事云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青春無價須秉燭,明朝花落令人愁
出處: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陸景遠氏來青堂與者丁一鶴董祖南景遠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觴一詠不啻蘭亭之會也酒半移尊公主墓側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臥石上不能起命兩童掖之登舟余與眾客至東山興盡而返目賦一首以紀其事云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青驄萬里來安西,五花滿身玉削蹄
出處:
題徐復初參政驄馬圖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將軍大雪騎出塞,風鬃未洗龍城泥
出處:
題徐復初參政驄馬圖
作者:
貝瓊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山水流音徽,巖花竟誰待。
徐君頗清真,俗流自殊隊。
縳屋茲山陽,芝采靈巖背。
薄游逢野仙,至道伐其槩。
朝餐赤城霞,夕攬匡廬靄。
浩蕩疇能羈,瀟灑可人愛。
予亦浩蕩人,寄懷蒙穎同。
粒松巢兩鶴,勺水橫雙龍。
何時騎訪君,遨翔云海東。
八埏遂周覽,滅跡劫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