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丁曰健
丁木
丁棠發(fā)
丁棱
丁榕
丁毓英
丁氏
丁求安
丁注
丁泰
丁浚明
丁淑媛
丁清度
丁渥妻
丁澎
丁瀚
丁煒
丁煐
丁玉藻
丁瑜
丁瑜(靜嫻
丁申
丁白
丁石
丁祖蔭
丁立中
丁立誠
丁竦
丁竹巖
丁維時
精選古詩
戴山迎送神曲
余將軍篆書拓本歌(即忠襄公闕也)
葵軒歌
畫云山歌
醉樵歌
松陰夢詞
寫生碧桃花歌
趙魏公竹枝歌
古詩名句
幾回欲把吳鉤舞,側(cè)耳荒雞四五籌
疏雨臨階昔昔聲,雨晴忽覺月微明
羈人對酒此時嘆,之子踏歌何處行
砌葉未霜辭樹晚,閣風(fēng)因竹入衣輕
分明寂寞沉吟地,卻遣燈花一夜生
十年避跡此求安,今日秋山海上看
舟路不停寒樹色,客心猶戀舊漁竿
人當(dāng)漸老愁先易,地是曾游別更難
查古詩
搜索
鬻子行
作者:
楊爵
朝代:
明
燕街寡婦淚漣漣,自言夫死未期年。
晝勤織紡為衣食,夜撫孤兒不遑眠。
孤兒幸能學(xué)步履,我夫有以繼其先。
成立時遇清明節(jié),今將麥飯灑埏前。
妾身百年歸于室,地下逢夫無愧顏
。
奈何我生日煢煢,靡依靡怙嘆伶仃。
旻天不吊此窮苦,疾威頻將下土傾。
往年麥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
今春父子不相顧,骨肉分離向遠(yuǎn)行。
眼見舊時多富姿,而今轉(zhuǎn)作溝中泥。
母子困阨何所賴,泣抱孤兒走京師。
誰知京師亦蕭條,哀哉艱難無處號。
街頭死者無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
母寒兒饑日叫哭,無力走去但匍匐。
眼中流淚口中干,只得將兒入市鬻。
市上紛紛草標(biāo)待,賣者空多買者稀。
直到日夕才定約,破錢百文救我饑。
思量此錢買黍飯,是食吾兒膚與肌。
抆淚收錢敝裳濕,如割心肺痛難支。
母解懷抱將兒出,兒將兩手抱母衣。
跌腳投地氣欲絕,竟將母子強分離。
買主抱兒色凄慘,婦人欲去步難移。
兒哭聲,母哭聲,皆哭死者又哭生。
兒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蒼天叫不應(yīng)。
詩句欣賞
MORE+
茲城昔未有,盜賊時憑陵
出處:
新城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茲城既云建,禦暴得所憑
出處:
新城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設(shè)險古有之,要使良善寧
出處:
新城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修葺貴不廢,無忘始經(jīng)營
出處:
新城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千山橫紫翠,夕陽映霞明
出處:
新城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前途尚未暮,驅(qū)車且須行
出處:
新城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雞鳴事晨征,秣馬走長路
出處:
梅嶺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輿夫雙足健,峻巘若飛度
出處:
梅嶺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梅嶺不見梅,翻訝傳載誤
出處:
梅嶺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惟馀萬松樹,夭矯入云霧
出處:
梅嶺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駐節(jié)張相祠,瞻拜想風(fēng)度
出處:
梅嶺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谽谺古洞幽,白猿不可呼
出處:
梅嶺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平生說茲山,險遠(yuǎn)驚寐寤
出處:
梅嶺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茲來望家鄉(xiāng),忽忽慘情愫
出處:
梅嶺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王事有驅(qū)馳,筋力疲世故
出處:
梅嶺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白云意何極,慷慨歌陟岵
出處:
梅嶺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度嶺浪自悲,登舟情更歡
出處:
平浦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山川頗清曠,少慰行路難
出處:
平浦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浮煙散孤嶼,旭日生晴巒
出處:
平浦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所喜瘴癘息,寧計水澀乾
出處:
平浦
作者:
孫承恩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晝勤織紡為衣食,夜撫孤兒不遑眠。
孤兒幸能學(xué)步履,我夫有以繼其先。
成立時遇清明節(jié),今將麥飯灑埏前。
妾身百年歸于室,地下逢夫無愧顏。
奈何我生日煢煢,靡依靡怙嘆伶仃。
旻天不吊此窮苦,疾威頻將下土傾。
往年麥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
今春父子不相顧,骨肉分離向遠(yuǎn)行。
眼見舊時多富姿,而今轉(zhuǎn)作溝中泥。
母子困阨何所賴,泣抱孤兒走京師。
誰知京師亦蕭條,哀哉艱難無處號。
街頭死者無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
母寒兒饑日叫哭,無力走去但匍匐。
眼中流淚口中干,只得將兒入市鬻。
市上紛紛草標(biāo)待,賣者空多買者稀。
直到日夕才定約,破錢百文救我饑。
思量此錢買黍飯,是食吾兒膚與肌。
抆淚收錢敝裳濕,如割心肺痛難支。
母解懷抱將兒出,兒將兩手抱母衣。
跌腳投地氣欲絕,竟將母子強分離。
買主抱兒色凄慘,婦人欲去步難移。
兒哭聲,母哭聲,皆哭死者又哭生。
兒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蒼天叫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