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戴文燈
戴明說
戴晟
戴服
戴望
戴木
戴本孝
戴機
戴某
戴柱
戴栩
戴梓
戴楠
戴槃
戴次冑
戴次胄
戴永植
戴汝白
戴泰
戴津
戴浩
戴淙
戴溪
戴澳
戴炳
戴燁
戴煜
戴熙
戴王綸
戴王縉
精選古詩
挽徐良佐正郎
有懷諸會友
對花
讀紅鸚鵡偶作
對雪
責子賦此自解
承檄往夷中途次二首其一
承檄往夷中途次二首其二
古詩名句
狹徑長無跡,茅齋本自空
提琴就竹筱,酌酒勸梧桐
輦道乘雙闕,豪雄被五都
橫橋象天漢,法駕應坤圖
韓康賣良藥,董偃鬻明珠
喧喧擁車騎,非但執(zhí)金吾
望歸難
傳聞奉詔戍皋蘭
查古詩
搜索
詠姬仆
作者:
劉宗周
朝代:
明
我聞義仆有高永,事在河西禍洶洶。
高公一死殉封疆,仆義亦與封疆重。
為臣死忠仆死義,綱常萬古同一視。
于滕復有姬公仆,節(jié)槩棱棱若符契。
姓名附見絕命辭,李子守務堪揮涕。
守務之名何獨彰,廟貌且與魏豎峙。
君不記前者白蓮賊,倡亂滕陽越鄒嶧。
妖術(shù)一呼千百群,所至空城挈家室。
賊兵未至官輒逃,紛紛不數(shù)丞尉職。
豈無黃堂別駕尊,擁幰鄒城如傳客。
滕陽之令甫下車,慟哭巡城城已虛。
賊從東方破門入,橫來縣堂索縣符。
縳令不誅三日許,手執(zhí)笏板身衣朱。
再拜闔門乃雉經(jīng),凄涼官舍奴子俱。
魏豎遂以滕印完,收骸甫畢先后誅。
賊黨相顧多縮頸,慷慨義烈生不如。
封疆小吏分固爾,此仆此死何其愚。
食人之祿分人憂,各為其主心非殊。
高臺道傍筑京觀,視彼完印功無算。
縋城之日一筐免,捷書只奏都堂彥。
錦衣世爵身上卿,盡是平民膏血換。
到今留得數(shù)空城,猶勝遼陽熊李竄。
因見近來官爵多,廉恥少,功名重,忠義小。
板蕩識忠臣,疾風知勁草。
高官與大祿,愿得太平保。
凌閣擬形容,福堂享壽考
。
雖有青史名,豈能及輿皂。
我今一日扶起高參軍、李侍郎,堂堂正氣垂風霜。
要令節(jié)義高千古,身雖磔裂名猶芳。
人生百年終一死,安能靦顏茍活坐取侯與王。
詩句欣賞
MORE+
幕下從官誰得意,陳琳草檄最清新
出處:
答友人軍中詩韻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倚天長劍砍祅星,排斥風云氣愈精
出處:
答友人軍中詩韻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四海正思來鳳鳥,一軍深喜詠倉庚
出處:
答友人軍中詩韻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澄江白日傳飛艦,伐鼓鳴鉦撼列營
出處:
答友人軍中詩韻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想到匡廬延五老,功成應解乞長生
出處:
答友人軍中詩韻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曾聞李白遨游地,多在云陽古縣中
出處:
贈丹陽令白謙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詩筆夜題丹井月,酒船晴棹練湖風
出處:
贈丹陽令白謙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人家隔水深深見,驛路看花處處同
出處:
贈丹陽令白謙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今日宦游非昔日,野蒿煙草蔓晴空
出處:
贈丹陽令白謙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憶昔池頭倡和詩,相逢曾是去年時
出處:
寄權(quán)都事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每慚司馬恒多病,不及揚雄善屬辭
出處:
寄權(quán)都事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積雨山城凝悵望,青春幕府重論思
出處:
寄權(quán)都事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想應珂佩珊珊日,芍藥當階午影遲
出處:
寄權(quán)都事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凍墨團鴉賦未成,松堂重掩不勝清
出處:
中夜寫懷寄歙郡諸老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天寒鸚鵡聞孤寂,月黑蝦蟆報二更
出處:
中夜寫懷寄歙郡諸老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擁彗正須諸閣老,投簪休擬羨門生
出處:
中夜寫懷寄歙郡諸老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朝陽無限梧桐樹,丹鳳何如為一鳴
出處:
中夜寫懷寄歙郡諸老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五嶺蒼蒼劍插天,肩輿高下似乘船
出處:
使歙諭番陽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殘年止有二十日,沽酒豈無三百錢
出處:
使歙諭番陽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野碓暝舂喧急水,山樵寒雨隔孤煙
出處:
使歙諭番陽
作者:
汪廣洋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高公一死殉封疆,仆義亦與封疆重。
為臣死忠仆死義,綱常萬古同一視。
于滕復有姬公仆,節(jié)槩棱棱若符契。
姓名附見絕命辭,李子守務堪揮涕。
守務之名何獨彰,廟貌且與魏豎峙。
君不記前者白蓮賊,倡亂滕陽越鄒嶧。
妖術(shù)一呼千百群,所至空城挈家室。
賊兵未至官輒逃,紛紛不數(shù)丞尉職。
豈無黃堂別駕尊,擁幰鄒城如傳客。
滕陽之令甫下車,慟哭巡城城已虛。
賊從東方破門入,橫來縣堂索縣符。
縳令不誅三日許,手執(zhí)笏板身衣朱。
再拜闔門乃雉經(jīng),凄涼官舍奴子俱。
魏豎遂以滕印完,收骸甫畢先后誅。
賊黨相顧多縮頸,慷慨義烈生不如。
封疆小吏分固爾,此仆此死何其愚。
食人之祿分人憂,各為其主心非殊。
高臺道傍筑京觀,視彼完印功無算。
縋城之日一筐免,捷書只奏都堂彥。
錦衣世爵身上卿,盡是平民膏血換。
到今留得數(shù)空城,猶勝遼陽熊李竄。
因見近來官爵多,廉恥少,功名重,忠義小。
板蕩識忠臣,疾風知勁草。
高官與大祿,愿得太平保。
凌閣擬形容,福堂享壽考。
雖有青史名,豈能及輿皂。
我今一日扶起高參軍、李侍郎,堂堂正氣垂風霜。
要令節(jié)義高千古,身雖磔裂名猶芳。
人生百年終一死,安能靦顏茍活坐取侯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