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孚京
劉孚翊
劉孝儀
劉孝先
劉孝威
劉孝孫
劉孝綽
劉孝勝
劉孟海
劉季孫
劉季裴
劉季高
劉學洙
劉學箕
劉學顏
劉孺
劉安
劉安上
劉安世
劉宏
劉宗
劉宗周
劉宗孟
劉宗杰
劉宗洙
劉宗玉
劉宗遠
劉宗霈
劉定
劉定之
精選古詩
八喜
賀江桂軒華誕
賀楊大尹升德慶州守
吳斗南謂人生須行樂何拘拘不出寫以奉答
進賢王都憲公子以官生入監(jiān)奉使于嶺南過館話舊贈之以詩
遣懷
挽司馬劉東山其一
挽司馬劉東山其二
古詩名句
北風千疊浪,西崦半帆陰
何似湘江路,常懸魏闕心
西臺梁苑客,南國楚郊山
共愛六花舞,如登萬玉間
平原千騎出,遠浦一蓑還
萍水萍鄉(xiāng)路,相看得破顏
兼程趨百里,虛館宿邯鄲
世事渾如夢,春宵尚帶寒
查古詩
搜索
馀不溪詞
作者:
倪瓚
朝代:
元末明初
馀不溪水綠生蘋,放舟演漾當青春。
舟隨鶴影忽行遠,洞口桃花飛接人
。
云松蔽虧煙蘿席,儼在溪東之石壁。
羽人垂衣坐鼓簧,饋我晨餐芝菌香。
從茲更發(fā)洞庭渚,濯發(fā)咸池臨故鄉(xiāng)。
詩句欣賞
MORE+
風刀霜劍安敢望期頤,夜夜青燈黃卷螢窗雪案白頭低復(fù)低
出處:
與國武兄同游廬山,臨鐵船峰,相約賦詩。國武兄先成七古,有太白風,遂效顰次其韻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海上仙山夢曾攀,左鯤右鰲獨放船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寤覺周體和汗栗,自惜而今老無力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昔我赤身人間來,茫茫世界多險崖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前經(jīng)嶙峋后嵔壘,書劍不成淚隨水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遂從樊稼學種田,耒耜鋤犁開荒山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汗滴禾土幾時已,自分馀生老于此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一朝赦書召我回,臨歧百感辭翠微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頭顱鏡里看欲白,白發(fā)郎潛未能息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窮途步兵何處去,猿馬心意那可馭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昔日深山隱巢由,今日深山人人游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人愛匡山深且崛,上有一船身鑄鐵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金光黛色麗錦雯,俱是仙人畫筆皴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仙人似向我招手,招我放船出山口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我但憮然垂頭笑,倚杖嘆息非年少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安得大力負船與君同游頻解頤,絕勝石頭城上老眼吳楚看天低
出處:
國武兄示我《鐵船峰歌》疊韻,意甚過譽,爰再索枯腸疊和,用報知遇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鐵船峰高吾何低,絕似童子對期頤
出處:
國武兄倒疊鐵船峰歌前韻,奇文共賞,輒賈勇次和,不知所云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浮生碌碌閱世少,作事每教古人笑
出處:
國武兄倒疊鐵船峰歌前韻,奇文共賞,輒賈勇次和,不知所云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鄒衍自有談天口,老去肯廢兩繭手
出處:
國武兄倒疊鐵船峰歌前韻,奇文共賞,輒賈勇次和,不知所云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有手莫愁滿面皴,皴是天上五色雯
出處:
國武兄倒疊鐵船峰歌前韻,奇文共賞,輒賈勇次和,不知所云
作者:
俞律
朝代:
近現(xiàn)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舟隨鶴影忽行遠,洞口桃花飛接人。
云松蔽虧煙蘿席,儼在溪東之石壁。
羽人垂衣坐鼓簧,饋我晨餐芝菌香。
從茲更發(fā)洞庭渚,濯發(fā)咸池臨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