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徐紹楨
徐紹芬
徐經(jīng)孫
徐繼畬
徐績
徐維城
徐翔鹍
徐翙鳳
徐臣
徐自華
徐自明
徐至
徐舜俞
徐舫
徐良佐
徐良弼
徐良彥
徐良琛
徐良策
徐良言
徐芝
徐若渾
徐英
徐范
徐茝
徐茝齡
徐榮
徐榮叟
徐榮祖
徐莘田
精選古詩
醉后放言
夏日偶成不復(fù)倫次共得廿首復(fù)作長山道中故事耳
題梅卷贈虛上人
戲題
再題
阻風(fēng)黃石磯
鄖中雜言八首
夢后戲成
古詩名句
綠樹黃鸝忽驚起,金丸飛落殿西頭
越柏畫松松露骨,老龍怒拔靈湫立
天池一夜飛霹靂,月落庭空影千尺
孔明廟前江水深,千載尚見柏森森
越僧西行不到蜀,何以寫得青銅陰
寶地珠林隱白沙,曾隨行客過柴車
遙想故人開梵處,毿毿花雨落加裟
江東紙價(jià)近能高,詞客春來興倍豪
查古詩
搜索
觀石鼓歌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我來太學(xué)謁孔廟,下觀戟門石鼓陳。
之罘詛楚幾埋沒,此石照耀垂千春。
苔昏蘚澀讀難下,蟲彫鳥剝細(xì)不分。
古畫詰曲蛟龍隱,石氣慘淡煙霧氛。
周王功勛史籀筆,數(shù)石散落岐陽濱。
中興氣象豈復(fù)睹,大篆意格誰曾聞。
先秦文字稍近古,兩漢摹拓多失真。
六朝以來尚靡麗,鐘王往往稱通神。
唐韓宋軾遞歌嘆,長篇險(xiǎn)韻何悲辛。
大觀之間入汴國,君王好藝崇斯文。
高駝巨艦遠(yuǎn)載玫,金填玉嵌傳相珍
。
靖康乘輿忽播蕩,保和玩物隨煙塵。
神驅(qū)鬼守散復(fù)聚,至寶豈得空沉淪。
文皇北來定燕鼎,不置太廟留成均。
博士無煩上書請,諸生頗得親講詢。
虛廊畫壁安置穩(wěn),大廈長檐覆蓋新。
不隨鐘鼎怨磨滅,已與琬琰爭嶙峋。
平生博覽愛古跡,世上墨本徒紛紜。
此雖殘缺歲已久,尚覺只字輕千緡。
璧池日月動華袞,奎閣星斗羅貞珉。
嗚呼孔廟在萬世,此石與廟長無湮。
詩句欣賞
MORE+
寒暄咄咄僅數(shù)語,但道身在百不妨
出處:
初傳有麓陽陳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見訪小飲且談卜筑汝寧之樂歌此贈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囁嚅盤躄態(tài)如故,齧決卷波差更強(qiáng)
出處:
初傳有麓陽陳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見訪小飲且談卜筑汝寧之樂歌此贈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阿奴生計(jì)夸較可,低疇種秫陂魚防
出處:
初傳有麓陽陳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見訪小飲且談卜筑汝寧之樂歌此贈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深秋枳道梨棗柿,薄暮喧食雞豬羊
出處:
初傳有麓陽陳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見訪小飲且談卜筑汝寧之樂歌此贈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方朔怕饑汝怕飽,何必揶揄燕市傍
出處:
初傳有麓陽陳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見訪小飲且談卜筑汝寧之樂歌此贈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為汝屈指仍商量,無家莫問樊壽張
出處:
初傳有麓陽陳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見訪小飲且談卜筑汝寧之樂歌此贈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有社莫傍許子將,尚書大樹足蔭汝,歲寒秀色能青蒼
出處:
初傳有麓陽陳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見訪小飲且談卜筑汝寧之樂歌此贈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吳門處士多失職,鹢首如蟻趨錢唐
出處:
初傳有麓陽陳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見訪小飲且談卜筑汝寧之樂歌此贈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安能局蹐守一方,壺中酒盡長揖去,男兒得意即故鄉(xiāng)
出處:
初傳有麓陽陳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見訪小飲且談卜筑汝寧之樂歌此贈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嗚呼,男兒得意即故鄉(xiāng)
出處:
初傳有麓陽陳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見訪小飲且談卜筑汝寧之樂歌此贈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汝南夫子趙荊州,賜金進(jìn)秩何優(yōu)優(yōu)
出處:
長歌送趙良弼太宰歸汝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繡衣入領(lǐng)中執(zhí)法,符璽再帥東諸侯
出處:
長歌送趙良弼太宰歸汝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俄聞特拜參衡軸,時與山公計(jì)除目
出處:
長歌送趙良弼太宰歸汝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雅操都無暮夜金,清標(biāo)總是豐年玉
出處:
長歌送趙良弼太宰歸汝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五十鬢邊無一絲,尚書八座表留畿
出處:
長歌送趙良弼太宰歸汝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上章解綬苦欲去,再屈溫綸始放歸
出處:
長歌送趙良弼太宰歸汝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謝客時稱餌芝術(shù),別與天公乞私日
出處:
長歌送趙良弼太宰歸汝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子將任作月旦評,叔寶故少膏肓疾
出處:
長歌送趙良弼太宰歸汝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映門榆柳繞秫田,農(nóng)耕社酒春綿綿
出處:
長歌送趙良弼太宰歸汝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仙行橋上好策蹇,鴻隙陂頭寬放船
出處:
長歌送趙良弼太宰歸汝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之罘詛楚幾埋沒,此石照耀垂千春。
苔昏蘚澀讀難下,蟲彫鳥剝細(xì)不分。
古畫詰曲蛟龍隱,石氣慘淡煙霧氛。
周王功勛史籀筆,數(shù)石散落岐陽濱。
中興氣象豈復(fù)睹,大篆意格誰曾聞。
先秦文字稍近古,兩漢摹拓多失真。
六朝以來尚靡麗,鐘王往往稱通神。
唐韓宋軾遞歌嘆,長篇險(xiǎn)韻何悲辛。
大觀之間入汴國,君王好藝崇斯文。
高駝巨艦遠(yuǎn)載玫,金填玉嵌傳相珍。
靖康乘輿忽播蕩,保和玩物隨煙塵。
神驅(qū)鬼守散復(fù)聚,至寶豈得空沉淪。
文皇北來定燕鼎,不置太廟留成均。
博士無煩上書請,諸生頗得親講詢。
虛廊畫壁安置穩(wěn),大廈長檐覆蓋新。
不隨鐘鼎怨磨滅,已與琬琰爭嶙峋。
平生博覽愛古跡,世上墨本徒紛紜。
此雖殘缺歲已久,尚覺只字輕千緡。
璧池日月動華袞,奎閣星斗羅貞珉。
嗚呼孔廟在萬世,此石與廟長無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