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馮山
馮岵
馮平
馮幵
馮應(yīng)榴
馮應(yīng)瑞
馮延巳
馮延登
馮廷丞
馮廷賓
馮廷工
馮廷櫆
馮開元
馮彬
馮彭年
馮待徵
馮德純
馮德讓
馮必大
馮志沂
馮愷章
馮惟健
馮惟敏
馮惟訥
馮慜
馮戡
馮戴
馮執(zhí)中
馮拯
馮振
精選古詩
賦得濁水求珠
送賀秘監(jiān)歸會稽詩
惆悵詩十二首其一
惆悵詩十二首其二
惆悵詩十二首其三
惆悵詩十二首其四
惆悵詩十二首其五
惆悵詩十二首其六
古詩名句
閑坐一泓爭共鑒,經(jīng)春百草避先開
貢題上品珍天府,錫卓芳流凈戒臺
自是薦新勤長吏,幾人不道采茶回
玉帶橋邊輟榻來,檜香松暖寺門開
饑猿隔澗窺紅果,老鶴沿階啄紫苔
豪客漫夸詩勝偈,高僧自說鏡非臺
軞車歷遍黃金界,九斗壇前趁月回
一曲清歌酒一巡,梨園風月四時新
查古詩
搜索
俚詠寄義門鄭十山長叔侄追述嚴陵別意
作者:
宋濂
朝代:
元末明初
結(jié)發(fā)與子交,二十又五春。
手足雖殊體,肝膽寔同身
。
朝帷接觴翰,夜幌抱衾裯。
殷勤忠款意,寂寞采真游。
親昵物所忌,一旦忽東西。
剛腸固無淚,不覺萬行啼。
子時惜我出,餞至□溪濆。
離家二百里,不忍兩相分。
情深忘道遠,猶謂咫尺間。
行將過嚴瀨,勒轡子當還。
子方執(zhí)手泣,胡可便暌離。
中情一如河,東流無止而。
流水到海止,唯潮兩度來。
將心比潮水,一日幾十回。
欲別不成別,背顏強登舟。
子騎白馬去,十步九回頭。
出倚帆柱望,望望苦逾濃。
馬首出復(fù)沒,漸入烏龍峰。
峰高在天半,未晚涵日車。
巖阿人已隱,恨不鏟嵯峨。
身雖逐棹發(fā),魂則隨子征。
暝泊蘆花渚,寤言呼子名。
迤邐向前馳,徘徊宣歙間。
李白題詩處,蹋蘚升孱顏。
升高欲為樂,念子翻成愁。
想子已抵家,伯仲聚綢繆。
自此積繁思,思繁如棼絲。
柰何三月久,不得子音徽。
客鴻未返塞,夜鵲尚飛南。
俚辭寫中悁,一歌百慮覃。
詩句欣賞
MORE+
感作嶰谷鳴,鳴聲何雍雍
出處:
題鳳麓圖為姚使君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俗耳故寡諧,伶?zhèn)惏菜鶑?/a>
出處:
題鳳麓圖為姚使君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我欲譜此曲,此曲不忍終
出處:
題鳳麓圖為姚使君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白日麗中天,氛翳浩縱橫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饑虎欲嚙人,何必避豪英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夫子邦司直,焉能不持衡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抗疏排九閽,天聽時未恒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徙公大司農(nóng),欲以平兩爭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伊余非良璧,委路任青蠅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但令識者憐,甘為忌者憎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公其振霄路,余當返巖耕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大道無町畦,萬類時并育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茍非日相嚙,焉在傷局促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余豈工宦人,逝當返空谷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嗟此堯湯世,三歲谷不熟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所患已剝膚,豈惟僅蒿目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矯矯耿壽昌,常平初見屬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渙汗今大號,屯膏古明勖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竊因有氏言,君以百姓足
出處:
耿大夫入為司徒領(lǐng)太倉事時余方上書乞骸賦此贈別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我昔游陽丘,其土秀而豐
出處:
章丘張虞部子發(fā)考績便道歸壽其父母為成古體應(yīng)之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手足雖殊體,肝膽寔同身。
朝帷接觴翰,夜幌抱衾裯。
殷勤忠款意,寂寞采真游。
親昵物所忌,一旦忽東西。
剛腸固無淚,不覺萬行啼。
子時惜我出,餞至□溪濆。
離家二百里,不忍兩相分。
情深忘道遠,猶謂咫尺間。
行將過嚴瀨,勒轡子當還。
子方執(zhí)手泣,胡可便暌離。
中情一如河,東流無止而。
流水到海止,唯潮兩度來。
將心比潮水,一日幾十回。
欲別不成別,背顏強登舟。
子騎白馬去,十步九回頭。
出倚帆柱望,望望苦逾濃。
馬首出復(fù)沒,漸入烏龍峰。
峰高在天半,未晚涵日車。
巖阿人已隱,恨不鏟嵯峨。
身雖逐棹發(fā),魂則隨子征。
暝泊蘆花渚,寤言呼子名。
迤邐向前馳,徘徊宣歙間。
李白題詩處,蹋蘚升孱顏。
升高欲為樂,念子翻成愁。
想子已抵家,伯仲聚綢繆。
自此積繁思,思繁如棼絲。
柰何三月久,不得子音徽。
客鴻未返塞,夜鵲尚飛南。
俚辭寫中悁,一歌百慮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