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張柏恒
張柏父
張某
張柔嘉
張柚云
張柬之
張棟
張樹培
張樹槐
張樹筠
張樹荃
張棲貞
張栻
張格
張桂
張桐
張橋恒
張梁
張夢蘭
張夢喈
張夢時
張夢龍
張棨
張森
張椿齡
張楚民
張楚金
張楫
張楷
張榕端
精選古詩
績婦詞
續(xù)弦言
綠珠辭
銅雀曲
焦仲卿妻
纜船石
賭春曲
女史詠十八首其七
古詩名句
銀笙不溫鈿花碧
我有所思隔都邑
臨風斯須為誰立
蓬山只似海上萍
劉郎遺恨空征營
是月常虧,逢花偏悴,奈可無情烏兔
成陰綠葉,子滿枝頭,誰遣朅來遲暮
聞道尋春有期,絲柳才黃,乳桃含素
查古詩
搜索
好靜軒歌奉教賦
作者:
張宇初
朝代:
明
太始混開辟,玄黃敷判初。
人文兆三極,乾蓋包坤輿。
宇宙循環(huán)渺無間,萬有吹息周盈虛。
至人調(diào)元視浩劫,豈止區(qū)區(qū)了生滅。
靜根于動動復(fù)靜,互運陰陽赴車轍。
賢王富積萬卷書,漢獻才優(yōu)獨修潔
。
夙探好靜道之基,清靜正民民乃悅。
高軒不貴飾紛華,岷峨為嶂芬瑤花。
儼持藩屏輔親國,忠孝誠明惟帝家。
執(zhí)中之妙皆靜力,舜禹相傳由建極。
圣賢確示仁義途,湛徹虛明豈沉寂。
道存編帙千萬辭,方寸斂之無別歧。
冰壺秋月皎中夜,渥洼綠耳停奔馳。
璧水為鑒,靈臺是居,黃輿廓象,玉液流酥。
天根來往自晝夜,赤水象罔浮玄珠。
坐燕鴻濛游太古,仁壽有躬滋樂土。
曷誇泛海覓佺期,羲農(nóng)至治驚談麈。
俯愧微臣林野儔,累蒙宸眷被鴻庥。
敢辭蕪陋為軒祝,忝竊遺宗遵內(nèi)修。
蒼崖曲澗臥秋水,谷鳥巖泉第盈耳。
寂然真宰貯一源,風葉云蘿老煙雨。
仰懷廷闕五云棲,鸞鵠翔驂霞佩躋。
獨慚攀附渺何及,睿算日瞻天與齊。
綸章飛墜瓊林曲,洞吏天姝環(huán)拱肅。
奇英麗藻爛群芳,夢繞鈞天夜光燭。
馀光烜耀動九埃,寂寞幽滯頓爾心顏開。
愿趍璿臺翠岫千萬丈,一洗朽腐之凡才。
謁侍軒居圖史側(cè),六合凝虛晝生白。
道之樞,帝之則,浩漠玄機啟淵默。
鹍鵬神化歸毫芒,埏埴甄陶聊一息。
坐來囊括溟涬會一元,千古皇圖光簡冊。
詩句欣賞
MORE+
當年隔岸分吉兇,高田盡荒低田豐;縣官不見高田旱,將謂亦與低田同;文字下鄉(xiāng)如火速,逼我將田都首伏;只因嗔我不肯首,卻把我田批作熟
出處:
踏災(zāi)行
作者:
袁介
朝代:
元末明初
太平九月開旱倉,主首貧乏無可償;男名阿孫女阿惜,逼我嫁賣陪官糧
出處:
踏災(zāi)行
作者:
袁介
朝代:
元末明初
阿孫賣與運糧戶,即日不知在何處;可憐阿惜猶未笄,嫁向湖州山里去
出處:
踏災(zāi)行
作者:
袁介
朝代:
元末明初
我今年已七十奇,饑無口食寒無衣;東求西乞度殘喘,無因早向黃泉歸
出處:
踏災(zāi)行
作者:
袁介
朝代:
元末明初
旋言旋拭腮邊淚,我忽驚慚汗沾背
出處:
踏災(zāi)行
作者:
袁介
朝代:
元末明初
老翁老翁無復(fù)言,我是今年檢田吏
出處:
踏災(zāi)行
作者:
袁介
朝代:
元末明初
小雨如煙晝掩扉,捲簾忽見燕雙飛
出處:
漢宮曲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不知春色能多少,總向昭陽柳上歸
出處:
漢宮曲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紫桂香銷五夜霜,碧云收盡玉蟾光
出處:
江上曲八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瑯玕不是人間樹,何處朝陽有鳳凰
出處:
江上曲八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月出前山青黛寒,雁聲遙下碧云端
出處:
江上曲八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草根錯認驪珠吐,自是西風白露團
出處:
江上曲八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賓雁來時月滿洲,于今雁去月如鉤
出處:
江上曲八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雁來雁去何時了,月照離人又白頭
出處:
江上曲八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紅蓼丹楓一色秋,楚云吳水共悠悠
出處:
江上曲八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人間萬事西風過,惟有滄江日夜流
出處:
江上曲八首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良夜悠悠,星河滿天
出處:
寒夜謠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風吹窗欞,聲如管弦
出處:
寒夜謠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無酒可飲,寒不能眠
出處:
寒夜謠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枯腸饑鳴,百慮交煎
出處:
寒夜謠
作者:
劉基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人文兆三極,乾蓋包坤輿。
宇宙循環(huán)渺無間,萬有吹息周盈虛。
至人調(diào)元視浩劫,豈止區(qū)區(qū)了生滅。
靜根于動動復(fù)靜,互運陰陽赴車轍。
賢王富積萬卷書,漢獻才優(yōu)獨修潔。
夙探好靜道之基,清靜正民民乃悅。
高軒不貴飾紛華,岷峨為嶂芬瑤花。
儼持藩屏輔親國,忠孝誠明惟帝家。
執(zhí)中之妙皆靜力,舜禹相傳由建極。
圣賢確示仁義途,湛徹虛明豈沉寂。
道存編帙千萬辭,方寸斂之無別歧。
冰壺秋月皎中夜,渥洼綠耳停奔馳。
璧水為鑒,靈臺是居,黃輿廓象,玉液流酥。
天根來往自晝夜,赤水象罔浮玄珠。
坐燕鴻濛游太古,仁壽有躬滋樂土。
曷誇泛海覓佺期,羲農(nóng)至治驚談麈。
俯愧微臣林野儔,累蒙宸眷被鴻庥。
敢辭蕪陋為軒祝,忝竊遺宗遵內(nèi)修。
蒼崖曲澗臥秋水,谷鳥巖泉第盈耳。
寂然真宰貯一源,風葉云蘿老煙雨。
仰懷廷闕五云棲,鸞鵠翔驂霞佩躋。
獨慚攀附渺何及,睿算日瞻天與齊。
綸章飛墜瓊林曲,洞吏天姝環(huán)拱肅。
奇英麗藻爛群芳,夢繞鈞天夜光燭。
馀光烜耀動九埃,寂寞幽滯頓爾心顏開。
愿趍璿臺翠岫千萬丈,一洗朽腐之凡才。
謁侍軒居圖史側(cè),六合凝虛晝生白。
道之樞,帝之則,浩漠玄機啟淵默。
鹍鵬神化歸毫芒,埏埴甄陶聊一息。
坐來囊括溟涬會一元,千古皇圖光簡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