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若璞
李若虛
李若谷
李英
李茂
李茂之
李茂先
李茂復(fù)
李茂魁
李范
李茹旻
李荃
李榮
李榮樹
李蔭
李萊老
李蓮
李萼
李葂
李葆恂
李著
李蓁
李蓘
李蔚
李蘊芳
李薪傳
李薰
李蘅
李蘧
李蘩
精選古詩
依韻戲呈諸丈
再呈曾僉
諸公約會縣中觀燈不克赴既又見趣座中賦一章
即席次府判韻
興教寺勸農(nóng)呈史君
挽安人陳氏
別倅車
餞羅史君二首其一
古詩名句
窮達安所遇,名與天壤俱
丱角粗有知,自謂名可期
出門道未遠,車轄已載脂
力行亮多艱,圣訓(xùn)不我欺
浮云起天末,舒卷任所之
可望不可攀,佇立空嗟咨
鉆木乃出火,火然木已焦
掘井須及泉,泉深力轉(zhuǎn)勞
查古詩
搜索
贈張尚書四十韻
作者:
藍智
朝代:
元末明初
皇華天子使,文彩尚書郎。
麟趾西河瑞,龍光北斗傍。
二星占分野,十月報開洋。
海霧清三島,天威靖八荒。
浮楂迎博望,決策用張良。
必見金陵復(fù),俱瞻玉節(jié)光。
自天持鳳詔,靈雨護龍驤。
當(dāng)寧勞宵旰,安邊仗紀(jì)綱。
江淮遺草莽,郡邑尚豺狼。
漢代黃巾亂,公孫白馬狂。
朝廷徵李泌,將帥得汾陽。
秦鞏銷烽燧,青徐入稻粱。
江平天失塹,海闊地?zé)o疆。
破竹聲相應(yīng),投鞭勢莫當(dāng)。
釜魚猶假息,穴兔且深藏。
尚肆憑陵惡,須期殺伐張。
大軍兼水陸,小丑負城隍
。
逆境多流血,兇徒尚裹瘡。
弄兵憐渤海,焚玉惜昆崗。
自古稱懷遠,由來戒殺傷。
帝心惟惻隱,兵勢敢披猖。
冠蓋通南極,絲綸下朔方。
投戈榮錫爵,捲甲付銀章。
舜德三苗服,周詢六轡揚。
七閩開道路,九曲引舟航。
仙館煙霞晚,精廬樹木涼。
腐儒叨泛愛,清論耿難忘。
慘淡干戈地,蕭條翰墨場。
揚雄詞賦苦,潘岳鬢毛蒼。
壯志甘淪落,幽懷倍激昂。
中興期漢武,小雅美宣王。
圖畫云臺峻,謳歌海宇康。
黃金收騕裊,紫氣識干將。
畎畝身何用,江湖興自長。
避人從白帽,方士與青囊。
葵藿終傾日,松筠久傲霜。
謬蒙三握發(fā),愁緩九回腸。
不待除蜂蟻,唯應(yīng)致鳳凰。
牛歌傷白石,漁父愛滄浪。
我亦依耕釣,君還佐廟堂。
詩句欣賞
MORE+
自古經(jīng)濟資,清光恒密邇
出處:
送太宰林公入朝
作者:
羅欽順
朝代:
明
花柳塞川谷,不知山淺深
出處:
為謝以中題山水扇面
作者:
羅欽順
朝代:
明
茅亭面流水,蘭若依喬林
出處:
為謝以中題山水扇面
作者:
羅欽順
朝代:
明
上有白云飛,迢迢巖壑陰
出處:
為謝以中題山水扇面
作者:
羅欽順
朝代:
明
下有清泉鳴,泠泠鐘磬音
出處:
為謝以中題山水扇面
作者:
羅欽順
朝代:
明
扁舟來何許,漁父遙追尋
出處:
為謝以中題山水扇面
作者:
羅欽順
朝代:
明
握手一長嘯,悠然千古心
出處:
為謝以中題山水扇面
作者:
羅欽順
朝代:
明
此中有真樂,安得投華簪
出處:
為謝以中題山水扇面
作者:
羅欽順
朝代:
明
愿從賢公子,高步閬風(fēng)岑
出處:
為謝以中題山水扇面
作者:
羅欽順
朝代:
明
歲暮入城郭,攬衣獨裴回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晚過修竹園,主人故所知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知故義不薄,執(zhí)手言相思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復(fù)有青云士,遠行從此辭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相延入中林,呼童啟雙扉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北風(fēng)何烈烈,萬籟鳴參差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向夕繼以燭,壺觴相為持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初月出云間,殘雪擁寒階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獨鶴失其雌,中夜鳴聲悲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會面不可常,況逢生別離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共言盡今夕,雞鳴各東西
出處:
夜宿吳原博太史修竹館時與陳玉汝別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麟趾西河瑞,龍光北斗傍。
二星占分野,十月報開洋。
海霧清三島,天威靖八荒。
浮楂迎博望,決策用張良。
必見金陵復(fù),俱瞻玉節(jié)光。
自天持鳳詔,靈雨護龍驤。
當(dāng)寧勞宵旰,安邊仗紀(jì)綱。
江淮遺草莽,郡邑尚豺狼。
漢代黃巾亂,公孫白馬狂。
朝廷徵李泌,將帥得汾陽。
秦鞏銷烽燧,青徐入稻粱。
江平天失塹,海闊地?zé)o疆。
破竹聲相應(yīng),投鞭勢莫當(dāng)。
釜魚猶假息,穴兔且深藏。
尚肆憑陵惡,須期殺伐張。
大軍兼水陸,小丑負城隍。
逆境多流血,兇徒尚裹瘡。
弄兵憐渤海,焚玉惜昆崗。
自古稱懷遠,由來戒殺傷。
帝心惟惻隱,兵勢敢披猖。
冠蓋通南極,絲綸下朔方。
投戈榮錫爵,捲甲付銀章。
舜德三苗服,周詢六轡揚。
七閩開道路,九曲引舟航。
仙館煙霞晚,精廬樹木涼。
腐儒叨泛愛,清論耿難忘。
慘淡干戈地,蕭條翰墨場。
揚雄詞賦苦,潘岳鬢毛蒼。
壯志甘淪落,幽懷倍激昂。
中興期漢武,小雅美宣王。
圖畫云臺峻,謳歌海宇康。
黃金收騕裊,紫氣識干將。
畎畝身何用,江湖興自長。
避人從白帽,方士與青囊。
葵藿終傾日,松筠久傲霜。
謬蒙三握發(fā),愁緩九回腸。
不待除蜂蟻,唯應(yīng)致鳳凰。
牛歌傷白石,漁父愛滄浪。
我亦依耕釣,君還佐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