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潘升
潘及甫
潘受
潘咨
潘咸
潘唐
潘嗣英
潘國祚
潘圖
潘夙
潘大臨
潘大賓
潘天錫
潘奕雋
潘子安
潘存實
潘孟陽
潘孟齊
潘安禮
潘宗洛
潘定桂
潘寶
潘尚仁
潘尼
潘岳
潘希曾
潘希白
潘廷塤
潘廷選
潘德元
精選古詩
次韻和王文明絕句漫興十八首其十四
次韻和王文明絕句漫興十八首其十五
次韻和王文明絕句漫興十八首其十六
次韻和王文明絕句漫興十八首其十七
次韻和王文明絕句漫興十八首其十八
題美人書紅葉圖
送鮑生之閩中
題米氏小景二首其一
古詩名句
為君凄涼盡此曲,明星皙皙東方高
男兒不仕儒冠賤,長嘯拂衣去鄉(xiāng)縣
驅馬黃塵九陌深,青瑣朱門人不見
悲歌入市尋狗屠,五年落魄雄心孤
有時痛哭櫪下馬,夢醒秋風城上烏
金臺落日橫榛莽,邯鄲才人嫁廝養(yǎng)
感時懷古心悠哉,澆酒青天海月上
幽州九月沙冥冥,曉雁拂河霜墮星
查古詩
搜索
壽席太公八十四
作者:
龐嵩
朝代:
明
天章銀漢夜的爍,亙漢祥光耀南極。
個中原有老人星,丈人子孫相對明。
幾元幾會幾運世,歷數(shù)綿延渾莫計。
帝庭有命下南陬,安南郁翠山川綢。
憲皇乙未升平日,稅駕轅門系麟紱。
箓中瑞慶懸?;?,年年二月二十一。
春和景媚暄長天,當歌對酒花正妍
。
嫦娥仙樂虛空下,朱顏粉黛總當前。
王母桃,安期棗,龍羞雜薦蓬壺島。
鹿鳴鶴舞天風和,長伴仙真同不老。
膝下有子為李官,不論小,不論尊。
斑衣晝錦都成歡,況有善養(yǎng)兼賢孫。
今年八十四,明年八十五,百歲千秋從此數(shù)。
洋洋海屋時添籌,南山常蒼日常午。
從教彩鳳銜丹圖,希夷穩(wěn)臥空山廬。
但祝明皇萬萬祀,康平四海皆無虞。
行握杖,倦枕書,靜觀日月澄太虛。
擲卻瓠瓢無聒耳,康衢里巷亦得聞都俞。
詩句欣賞
MORE+
牙簽架上遺經(jīng)史,寶墨床頭卷畫圖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莫怪挽詩多慘切,白楊風雨夜臺孤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細數(shù)交游四十春,期君壽域作天民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白云不護窗前石,黃壤先埋席上珍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五尺丹旌書處士,一編藻句記詩人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傷心未及靈輀送,重對青山淚濕巾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詩酒方將樂莫年,誰知含笑掩重泉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異端惑世遺言拒,正道忘身愛子傳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砌下翠干新剝竹,池中香斷舊栽蓮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平生清致無由覿,漫看東崖起斷煙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浮生六十四年春,酒圣詩豪到處聞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千里騰驤空冀北,一家清白傍淇濱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簞瓢巷有高軒客,詩禮門無雜吊賓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想見九原清節(jié)在,再歌哀挽薦溪蘋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弱冠登臨賦遠游,壯年談笑揖公侯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水邊花竹黃茅舍,天上文章白玉樓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三載書帷留董子,一朝布被蓋黔婁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嗟君去后淇河上,更為誰乘雪夜舟
出處:
挽霍元方處士七首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天臺高士項斯賢,詔牧黎陽治化宣
出處:
??h知縣項如英筑野遣人遠饋酒殽仍寄詩相問隨用韻以答其盛意為后日之會一笑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事業(yè)遠符殷傅說,文章曾賦漢甘泉
出處:
??h知縣項如英筑野遣人遠饋酒殽仍寄詩相問隨用韻以答其盛意為后日之會一笑
作者:
宋訥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個中原有老人星,丈人子孫相對明。
幾元幾會幾運世,歷數(shù)綿延渾莫計。
帝庭有命下南陬,安南郁翠山川綢。
憲皇乙未升平日,稅駕轅門系麟紱。
箓中瑞慶懸?;?,年年二月二十一。
春和景媚暄長天,當歌對酒花正妍。
嫦娥仙樂虛空下,朱顏粉黛總當前。
王母桃,安期棗,龍羞雜薦蓬壺島。
鹿鳴鶴舞天風和,長伴仙真同不老。
膝下有子為李官,不論小,不論尊。
斑衣晝錦都成歡,況有善養(yǎng)兼賢孫。
今年八十四,明年八十五,百歲千秋從此數(shù)。
洋洋海屋時添籌,南山常蒼日常午。
從教彩鳳銜丹圖,希夷穩(wěn)臥空山廬。
但祝明皇萬萬祀,康平四海皆無虞。
行握杖,倦枕書,靜觀日月澄太虛。
擲卻瓠瓢無聒耳,康衢里巷亦得聞都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