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悟空
悟霈
懸葫蘆仙詩
惟儼
惟則
惟審
惠化尼
惠周惕
惠哲
惠士奇
惠文太子
惠沛
惠津
惠洪
惠端方
惠袞
惠遠(yuǎn)謨
惠迪
惠齡
惺伯民
愈?
愈上人
感興吟
慈和
慈國璋
慈恩塔院女仙
慈恩寺沙門
慈海
慈觀長老
慈視
精選古詩
下閣道中
山西莊舍贈信上人和彥時兄四首其四
山西莊舍贈信上人和彥時兄四首其三
山西莊舍贈信上人和彥時兄四首其二
山西莊舍贈信上人和彥時兄四首其一
山茶
烏江道中聞杜鵑有感
書子萊丙戌登科題名小錄后
古詩名句
誰拂青云去,吾思采蝶看
身隨元氣轉(zhuǎn),天與太和安
為踐兒童約,臨風(fēng)水石端
閒向空江上,秋云共一厓
人非貧故異,衫以紙為佳
白晝心如水,輕寒骨似柴
梅花時更好,明月照幽懷
不必毀新角,猶存水氣涼
查古詩
搜索
近聞叔器學(xué)正遷善府掾俱有海北喬遷喜而不寐為賦長短句二十一韻
作者:
唐桂芳
朝代:
元末明初
姚君作詩似建水,朱君飲酒如淋灰。
自我得二士,壯氣傾九垓。
鳳窠丹穴豈凡鳥,馬育月窟真龍媒
。
叔也讀書漁梁上,閉門不出旁人猜。
闌干醉拍山月影,呼我剩酌黃金罍。
三年校官留錢塘,倏見杰閣飛崔嵬。
去年又調(diào)池陽游,繞屋芙蕖秋水開。
米圓如珠鲙如玉,槐陰立馬荒蒼苔。
遷也亦復(fù)可憐人,遑遑奔走于塵埃。
作賦直過鸚鵡洲,抱琴又登鳳凰臺。
舍儒就吏營斗祿,慈親鶴發(fā)將毰毸。
有時拔劍頓足舞,仰天大笑何詼諧。
當(dāng)今天網(wǎng)下罩士,喜聞霜臺重薦才。
官河五月鼓聲集,剡剡黃旗插高桅。
廣南雨洗息歊瘴,海康云霽收狂雷。
政須詩書佐元帥,不用矛槊殲渠魁。
金刀賨布巖洞俗,椎髻黑齒猺蠻孩。
同里已盟膠漆久,同道又聯(lián)雁鶩來。
審知公馀了無事,檳榔茶熟椰子杯。
蹇予布衣誰比數(shù),長大漸茁須滿腮。
嶺頭儻遇南來使,一枝為寄先春梅。
詩句欣賞
MORE+
高人王右丞,輞川亦有樂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位居尚書省,志不異丘壑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誰言肉食鄙,而不事淡泊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辭擅大雅名,集多應(yīng)制作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唐音得所宗,夫子實先覺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工部行在官,饑寒莫與比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奔走盜賊中,朝夕命如寄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一飯不忘君,危言以鳴世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親蒙萬乘知,不救妻子累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文章天地間,風(fēng)雅可無愧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賦者謾接跡,此作竟誰繼?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襄陽孟浩然,五言擅時譽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跡放羈旅間,氣藉江山助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感懷峴山作,托興洞庭賦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九重獲見知,一語乃上忤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敝廬南山歸,亦足蔽風(fēng)雨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篇章如可傳,論何遇不遇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蘇州韋刺史,早事武皇帝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既蒙南宮錄,復(fù)膺符竹寄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折節(jié)就繩墨,檢身勤治理
出處:
古詩十四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自我得二士,壯氣傾九垓。
鳳窠丹穴豈凡鳥,馬育月窟真龍媒。
叔也讀書漁梁上,閉門不出旁人猜。
闌干醉拍山月影,呼我剩酌黃金罍。
三年校官留錢塘,倏見杰閣飛崔嵬。
去年又調(diào)池陽游,繞屋芙蕖秋水開。
米圓如珠鲙如玉,槐陰立馬荒蒼苔。
遷也亦復(fù)可憐人,遑遑奔走于塵埃。
作賦直過鸚鵡洲,抱琴又登鳳凰臺。
舍儒就吏營斗祿,慈親鶴發(fā)將毰毸。
有時拔劍頓足舞,仰天大笑何詼諧。
當(dāng)今天網(wǎng)下罩士,喜聞霜臺重薦才。
官河五月鼓聲集,剡剡黃旗插高桅。
廣南雨洗息歊瘴,海康云霽收狂雷。
政須詩書佐元帥,不用矛槊殲渠魁。
金刀賨布巖洞俗,椎髻黑齒猺蠻孩。
同里已盟膠漆久,同道又聯(lián)雁鶩來。
審知公馀了無事,檳榔茶熟椰子杯。
蹇予布衣誰比數(shù),長大漸茁須滿腮。
嶺頭儻遇南來使,一枝為寄先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