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高元矩
高元裕
高元重
高兆
高克恭
高克禮
高公振
高公泗
高其位
高其佩
高其倬
高鳳翰
高力士
高衛(wèi)
高叔嗣
高吉
高啟
高啟元
高詠
高善濂
高國定
高國泰
高圭
高均儒
高坦
高塏
高塞
高增
高士奇
高士蜚
精選古詩
題立雪圖
題記事冊
題湯致遠運使所藏隆師四圖欠伸
題張希賢紙本花四首其一
題張戡蕃馬射獵圖
題楊子容扇
題岳麓道鄉(xiāng)臺
題徑山凌霄庵
古詩名句
人事蕭條,故交零落,茫茫泉路
嘆西風一夕,蘭摧桂隕,哀蟬裊,天涯樹
還憶花前同步
感年芳微吟自苦
青春別恨,紅樓幽夢,斷腸詞句
寫向蠻箋,蕓香未冷,淚痕休蠹
想英華靡絕,楚歌重倚,當招魂賦
南浦送行人,算炎蒸似此,居人猶熱
查古詩
搜索
贈別姻弟陳仲述
作者:
梁蘭
朝代:
明
陳梁類朱陳,姻譜世相聯。
興替固靡常,瓜瓞仍綿綿。
君年未志學,尊翁相棄捐
。
是時喪亂馀,兼以饑饉連。
貲業(yè)悉破蕩,骨肉俱不全。
有母暨弱弟,敗屋八九椽。
自知讀父書,寒饑理殘編。
閉門甕牖下,積勤逾十年。
圣朝盛文治,學校在所先。
君以科第家,備此弟子員。
先生大驚訝,府尹深愛憐。
道學愈切磋,文詞益精研。
洪武十七載,詔書興群賢。
君行應鄉(xiāng)貢,經義試七篇。
末場策五道,剖析如河懸。
誇多置后列,有司殆不偏。
君謂非取榮,茲事吾青氈。
明當赴春官,瀝膽陳陛前。
親交餞行邁,籩豆秩初筵。
酒酣各贈言,珠玉揮青箋。
上堂拜慈母,綵服何翩翩。
有弟奉甘旨,離恨毋足牽。
君家世顯宦,朱紫相摩肩。
推官曾太父,忠厚鄉(xiāng)邑傳。
謂君必抗宗,果若數計然。
才器既匪凡,志操亦甚堅。
任職無崇卑,所貴不愧天。
思罔墜厥緒,夙夜尚慎旃。
吾妻乃令姊,于弟友愛專。
小兒為君甥,庸愚賴陶甄。
余以奇蹇中,務農居園田。
茍或榮高足,吾子先著鞭。
相期更遠大,能不罄所宣。
詩句欣賞
MORE+
流年忽忽如奔電,偶在山中憶鄉(xiāng)縣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請從此別去還來,卻對桃花重開宴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仙凡便覺兩悠悠,未盡離觴淚如霰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一去如同澗下流,重來事異梁問燕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輕狂柳絮非妾心,珍重蒲花似郎面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銅燭半銷云母屏,瑯函未啟黃庭經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鳳笙絕響緱山黑,瑤瑟斷弦湘水青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玄猿長嘯白鶴舞,蒼天赤日空巖扃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豈知二客一分手,身如夢蝶愁難醒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世移物換幾塵劫,桑田海水雙浮萍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春來再理登山屐,藥裹行裝感疇昔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人非物是心茫然,小桃花紅水空碧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耳畔疑聞杵臼聲,道傍只見豺狼跡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風鬟霧鬢今有無,恐在山頭化為石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此身未老將何從,紫府瑤臺繆通籍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人生有合還有離,仙猶未免將奚為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山經地志或偶爾,見者何人傳者誰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長生久視本絕欲,誨淫野合能無欺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赤豹凌風說山鬼,白狐拜斗成妖姬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危哉二客幸不死,奇逢堪喜還堪悲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興替固靡常,瓜瓞仍綿綿。
君年未志學,尊翁相棄捐。
是時喪亂馀,兼以饑饉連。
貲業(yè)悉破蕩,骨肉俱不全。
有母暨弱弟,敗屋八九椽。
自知讀父書,寒饑理殘編。
閉門甕牖下,積勤逾十年。
圣朝盛文治,學校在所先。
君以科第家,備此弟子員。
先生大驚訝,府尹深愛憐。
道學愈切磋,文詞益精研。
洪武十七載,詔書興群賢。
君行應鄉(xiāng)貢,經義試七篇。
末場策五道,剖析如河懸。
誇多置后列,有司殆不偏。
君謂非取榮,茲事吾青氈。
明當赴春官,瀝膽陳陛前。
親交餞行邁,籩豆秩初筵。
酒酣各贈言,珠玉揮青箋。
上堂拜慈母,綵服何翩翩。
有弟奉甘旨,離恨毋足牽。
君家世顯宦,朱紫相摩肩。
推官曾太父,忠厚鄉(xiāng)邑傳。
謂君必抗宗,果若數計然。
才器既匪凡,志操亦甚堅。
任職無崇卑,所貴不愧天。
思罔墜厥緒,夙夜尚慎旃。
吾妻乃令姊,于弟友愛專。
小兒為君甥,庸愚賴陶甄。
余以奇蹇中,務農居園田。
茍或榮高足,吾子先著鞭。
相期更遠大,能不罄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