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陳元榮
陳元裕
陳元謙
陳元通
陳元鑒
陳元鼎
陳充
陳兆侖
陳兆蕃
陳光
陳光世
陳光漢
陳光緒
陳光譽
陳光穎
陳克
陳克侯
陳克劬
陳克家
陳克昌
陳克毅
陳兌
陳公舉
陳公凱
陳公懋
陳公綸
陳公榮
陳公輔
陳蘭瑞
陳興
精選古詩
題長白山居圖
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作詩序舊
送編修張仲藻還家畢姻
題倪元鎮(zhèn)耕云圖
雜詩十首其六
雜詩十首其七
雜詩十首其九
雜詩十首其十
古詩名句
安得遁世儔,相與效鴻冥
大圣有定業(yè),何況茲凡濁
多福難自求,禍患依前躅
勞勞亦何為,兒女同笑哭
顏夭蹠乃壽,順逆多反覆
安得達命人,任運保幽獨
我心殊靡定,何況他肺腸
己物無二體,君子貴自強
查古詩
搜索
過羚羊峽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上峽上峽行不休,一夫力挽千鈞舟。
船頭刺篙后搖櫓,長徽短纆柔如組。
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瀧水腸。
兼山習(xí)坎為束峽,譬則咽喉司吐納。
昨宵峽口聞風(fēng)雷,耳長目短心先駭。
今朝峽中豁煙霧,山色水聲渾不住。
此時此景堪語誰,當(dāng)境不覺旁得之。
上如龍伯大人撫長劍,截取方輿作天塹。
下如任國公子垂鉅竿,坐臨砥柱觀狂瀾。
前如五丁鑿破蠶叢道,金牛奔入西山草。
后如祖龍東面揮神鞭,眾石俯首爭相先。
左如維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獅子紛相向。
右如陁羅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虛空。
入如有窮射天彈九日,蔀屋宵中見營室。
出如瞿曇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雞鳴。
天雞鳴,我當(dāng)去,行遍千山萬山路。
順風(fēng)順?biāo)聧{船,相逢莫問曾經(jīng)處。
行路難,行路難,莫難于瞿塘之滟滪。
何如羚羊古峽徹底清,照見行人不知數(shù)。
行人照水水照人,形影奔波漫相遇。
當(dāng)從舊路復(fù)歸來,石出水枯山骨露
。
順流東下會有時,回首喚山與山語。
詩句欣賞
MORE+
耳畔疑聞杵臼聲,道傍只見豺狼跡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風(fēng)鬟霧鬢今有無,恐在山頭化為石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此身未老將何從,紫府瑤臺繆通籍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人生有合還有離,仙猶未免將奚為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山經(jīng)地志或偶爾,見者何人傳者誰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長生久視本絕欲,誨淫野合能無欺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赤豹凌風(fēng)說山鬼,白狐拜斗成妖姬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危哉二客幸不死,奇逢堪喜還堪悲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錦衣郎君內(nèi)供奉,一紙風(fēng)流百金重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鵝溪新絹寫此圖,把玩精神欲飛動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銀臺敕使偶得之,坐見丹青照梁棟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款予頻挽木蘭舟,催詩旋發(fā)蒲萄甕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安得人如宋玉才,為君一賦桃源洞
出處: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倚棹清源日未中,舊游談笑偶然同
出處:
臨清飲提督兵備潘廷璽憲副家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興來已盡三升酒,醉里還開一石弓
出處:
臨清飲提督兵備潘廷璽憲副家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為樂都忘賓共主,留人無奈雨兼風(fēng)
出處:
臨清飲提督兵備潘廷璽憲副家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醒時始覺歸時晚,漏下船窗燭影紅
出處:
臨清飲提督兵備潘廷璽憲副家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艤舟三日厭塵煩,步入王家百畝園
出處:
飲王氏園亭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多少風(fēng)光生眼底,恨無佳什滿幽軒
出處:
飲王氏園亭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雞犬深深曲徑通,意行何必問西東
出處:
飲王氏園亭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船頭刺篙后搖櫓,長徽短纆柔如組。
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瀧水腸。
兼山習(xí)坎為束峽,譬則咽喉司吐納。
昨宵峽口聞風(fēng)雷,耳長目短心先駭。
今朝峽中豁煙霧,山色水聲渾不住。
此時此景堪語誰,當(dāng)境不覺旁得之。
上如龍伯大人撫長劍,截取方輿作天塹。
下如任國公子垂鉅竿,坐臨砥柱觀狂瀾。
前如五丁鑿破蠶叢道,金牛奔入西山草。
后如祖龍東面揮神鞭,眾石俯首爭相先。
左如維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獅子紛相向。
右如陁羅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虛空。
入如有窮射天彈九日,蔀屋宵中見營室。
出如瞿曇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雞鳴。
天雞鳴,我當(dāng)去,行遍千山萬山路。
順風(fēng)順?biāo)聧{船,相逢莫問曾經(jīng)處。
行路難,行路難,莫難于瞿塘之滟滪。
何如羚羊古峽徹底清,照見行人不知數(shù)。
行人照水水照人,形影奔波漫相遇。
當(dāng)從舊路復(fù)歸來,石出水枯山骨露。
順流東下會有時,回首喚山與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