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卓云鴻
卓人月
卓發(fā)之
卓國伯
卓奇圖
卓爾堪
卓敬
卓夢華
卓夢采
卓田
卓祐之
卓秉恬
卓肇昌
卓英英
單人耘
單養(yǎng)蒙
單縣君
單可惠
單嘉猷
單夔
單學(xué)傅
單應(yīng)期
單庚金
單恂
單懋謙
單氏
單煒
單鈺
單錫
單鍔
精選古詩
丙申歲十月還鄉(xiāng)作七首其一
丙申歲十月還鄉(xiāng)作七首其七
石末公再賦元夕見寄用韻酬之
丁酉七月十四夜望月仍蝕且既而司天報(bào)亦不至因感去年作此寄石末公
為王彥和賦槐堂
次韻和余嘉賓御史見寄
次韻和石末公月蝕見寄
即事有感呈石末公
古詩名句
歌咽弦哀
夢里雙成更不回
珠簾長日無人卷,細(xì)雨溶溶
落絮游蜂
樓上人如在畫中
殷勤記取春歸后,廿四花風(fēng)
莫遣繁紅
祇逐溪流自在東
查古詩
搜索
書黃賀州平蠻事后
作者:
胡翰
朝代:
明
荊楚綿百越,襟帶極遐裔。
連山限車轍,外薄海無際。
風(fēng)氣何紛厖,群蠢動(dòng)相噬。
古雖郡縣置,畫地出租稅。
負(fù)險(xiǎn)恒自固,犬牙植形勢。
聚若蜂蟻來,散如鳥鼠逝。
堯仁不能覆,往往思一薙
。
懸兵萬里外,暴路蒙瘴癘。
亦有內(nèi)齊民,詿誤混狂猘。
巢穴牢弗破,根本先自殪。
天遺槃瓠種,出入民患害。
圣哲戒不虞,窮討諒非計(jì)。
皇靈冒下土,赫赫火俱厲。
日月所出入,有生盡懷猍。
賓賀崎嶇間,苞檗久聯(lián)締。
遣吏得黃侯,為國開信誓。
王師不血刃,緩頰下椎髻。
列功奏天子,璽書遠(yuǎn)頒賚。
賜以大銀碗,副之金帛對(duì)。
嶺海數(shù)十城,安得百其喙。
我聞范史言,此屬非難制。
力弱校弄薄,非可羌戎例。
漢廷慎擇守,祝良復(fù)誰繼。
侯今須盡白,侯心甚豈弟。
分符浙水上,應(yīng)念東人昽。
蠻尚有知,東人敢忘惠。
作詩勸不隕,庶以示來世。
詩句欣賞
MORE+
飲露身何潔,吟風(fēng)韻更長
出處:
畫蟬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斜陽千萬樹,無處避螳螂
出處:
畫蟬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計(jì)功
出處:
題天柱山圖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誰能凌絕頂,看取日升東
出處:
題天柱山圖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杜宇聲聲喚客愁,故園何處此登樓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落花飛絮成春夢,剩水殘山異昔游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無跡彩云收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東皇去后韶華盡,老圃寒香別有秋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四十無聞懶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時(shí)名扇外塵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簾聽雨草堂春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山花水鳥皆知己,百遍相過不厭頻
出處:
暮春感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畸烏壓營營作聲,紅光紫電圍金鉦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黃須小龍馬上笑,白首饑豺夢里驚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老奴怒擲珊瑚枕,追兵起合琉璃井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巴馬東歸疾似風(fēng),道傍遺糞如冰冷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健兒空玩七寶鞭,荊臺(tái)老姥功誰傳?
出處:
玩鞭亭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昨夜西湖月色多,照見郎君金叵羅
出處:
和西湖竹枝詞
作者:
曹睿
朝代:
元末明初
明朝江頭放船去,江亭風(fēng)雨奈君何
出處:
和西湖竹枝詞
作者:
曹睿
朝代:
元末明初
八月桐江曲,青蘋未著花
出處:
舟次嚴(yán)灘
作者:
金涓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連山限車轍,外薄海無際。
風(fēng)氣何紛厖,群蠢動(dòng)相噬。
古雖郡縣置,畫地出租稅。
負(fù)險(xiǎn)恒自固,犬牙植形勢。
聚若蜂蟻來,散如鳥鼠逝。
堯仁不能覆,往往思一薙。
懸兵萬里外,暴路蒙瘴癘。
亦有內(nèi)齊民,詿誤混狂猘。
巢穴牢弗破,根本先自殪。
天遺槃瓠種,出入民患害。
圣哲戒不虞,窮討諒非計(jì)。
皇靈冒下土,赫赫火俱厲。
日月所出入,有生盡懷猍。
賓賀崎嶇間,苞檗久聯(lián)締。
遣吏得黃侯,為國開信誓。
王師不血刃,緩頰下椎髻。
列功奏天子,璽書遠(yuǎn)頒賚。
賜以大銀碗,副之金帛對(duì)。
嶺海數(shù)十城,安得百其喙。
我聞范史言,此屬非難制。
力弱校弄薄,非可羌戎例。
漢廷慎擇守,祝良復(fù)誰繼。
侯今須盡白,侯心甚豈弟。
分符浙水上,應(yīng)念東人昽。
蠻尚有知,東人敢忘惠。
作詩勸不隕,庶以示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