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釋清晦
釋清止
釋清海
釋清滿
釋清素
釋清豁
釋清遠
釋清順
釋淵
釋源昆
釋燈
釋靈源
釋靈澄
釋靈裕
釋靈運
釋玄宗
釋玄寶
釋玄應(yīng)
釋玄本
釋王大夫
釋玿
釋珍南州
釋璉
釋瑞仙
釋用孫
釋用機
釋白幻
釋皓
釋益
釋省回
精選古詩
與廣漢舜山寺分題得申字
鳴佩
和都官看雪其一
和都官看雪其二
梅子
浮漚
藏舟浦
愁思嶺
古詩名句
朝陽鳴鳳淩霄立,峭壁孤松耐雪侵
正值圣明求讜論,未聞山海擇高深
苦節(jié)何慚卻暮金,豪才贏得是書淫
直將棘寺平反手,去作刑曹濟物心
詩酒忽成千里別,忠勤初見二毛侵
一帆風送吳江便,時逐落花春水深
一葉迎流百尺瀧,興隨秋水拍篷窗
不知造物留何意,故縱驚濤注此江
查古詩
搜索
次韻和牧翁題沈啟南奚川八景圖卷
作者:
周永年
朝代:
明
奚川八景不可見,盡情斂取入畫圖。
侍郎作歌系其后,為索和篇征及吾。
吾得見詩如見畫,當食幾欲忘歠泬。
五柳宅邊竹里館,寧與晉唐人物殊。
柳眠更起竹乍醉,坐見滿地清陰鋪。
青山白云粉黛深,暝樹寒鴉疑墨涂。
讀書有此下酒物,秣田可釀錢可沽。
村居惟愁過客少,時教置驛臨通衢。
儒林文苑隱逸傳,競夸僑肸生菰蘆。
窺園臨水足酬唱,放歌舒嘯隨召呼。
記里桃源境絕異,序中盤谷路復紆。
花撫紫荊與常棣,鳥催布谷兼提壺。
案陳諸器庋圖籍,無一不與古為徒。
家藏食鼎斟雉羹,俗傳避忌呼落蘇。
石田寫景旋寄詠,醉時擊缶歌烏烏。
何處閑行過略約,幾人枯坐來跏趺。
長林豐草任寂寞,明堂今有一柱扶。
此圖久失忽復出,直從秣陵歸海禺。
展卷如聞古香動,坐觀不敢臥氈毹。
一歌再歌奏金石,豈我細響能濫竽
。
強憑韻腳當跋尾,不識可稱同調(diào)無?春光差喜霧非霧,世事休論觚不觚。
故廬指點誰稚子,且欣且慨手捋須。
先疇舊德等閑在,止合傳玩何嘆吁。
王公之先所可薦,莼蘩筐筥暨潢污。
須眉忽作翠微綠,耳畔清泉鳴仆夫。
丹清能事審若爾,愚公移山真復愚。
吁嗟乎,愚公移山真復愚!
詩句欣賞
MORE+
遂溪縣里春瀟灑,密葉繁枝滿綠陰
出處:
題龍泉陳知縣竹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白日天風動清韻,如聞單父奏弦琴
出處:
題龍泉陳知縣竹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筼筜百尺翠亭亭,鳳翥鸞騫拂漢清
出處:
題龍泉陳知縣竹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應(yīng)共龍泉陳令尹,冰霜同結(jié)歲寒盟
出處:
題龍泉陳知縣竹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冠帶朝回夏日長,石泉仙井橘浮香
出處:
題張子素竹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井傍雙玉凌空翠,結(jié)實須教引鳳凰
出處:
題張子素竹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練就長生萬壽丹,金函拜捧獻金鑾
出處:
題張子素竹石圖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歸來庭掩娟娟玉,靜倚珊瑚石畔看
出處:
題張子素竹石圖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故家三徑盛風流,六月林陰夏似秋
出處:
題蔣生墨竹兼寄聲吾望隱居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但有清香合金石,何須佳客引羊求
出處:
題蔣生墨竹兼寄聲吾望隱居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濃比密云清比玉,連枝接葉翠重重
出處:
題蔣生墨竹兼寄聲吾望隱居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嚴莊莊上堪深隱,最憶君家阮嗣宗
出處:
題蔣生墨竹兼寄聲吾望隱居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三月都門惜別離,春風相送夜郎西
出處:
送康宜清左遷石阡推官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古來賢達多南謫,往往題詩在五溪
出處:
送康宜清左遷石阡推官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從來清操如冰雪,一旦南遷眾共嗟
出處:
送康宜清左遷石阡推官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謝卻壺觴飽餐飯,平安常遣報京華
出處:
送康宜清左遷石阡推官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世在闔閭城下住,縣壺都市歲年深
出處:
題竹贈孫公器醫(yī)士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傳宗況是孫思邈,家有神方直萬金
出處:
題竹贈孫公器醫(yī)士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舊詫邯鄲帶下醫(yī),渠今奇術(shù)重京師
出處:
題竹贈孫公器醫(yī)士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董家紅杏蘇家橘,未比孫家綠玉枝
出處:
題竹贈孫公器醫(yī)士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侍郎作歌系其后,為索和篇征及吾。
吾得見詩如見畫,當食幾欲忘歠泬。
五柳宅邊竹里館,寧與晉唐人物殊。
柳眠更起竹乍醉,坐見滿地清陰鋪。
青山白云粉黛深,暝樹寒鴉疑墨涂。
讀書有此下酒物,秣田可釀錢可沽。
村居惟愁過客少,時教置驛臨通衢。
儒林文苑隱逸傳,競夸僑肸生菰蘆。
窺園臨水足酬唱,放歌舒嘯隨召呼。
記里桃源境絕異,序中盤谷路復紆。
花撫紫荊與常棣,鳥催布谷兼提壺。
案陳諸器庋圖籍,無一不與古為徒。
家藏食鼎斟雉羹,俗傳避忌呼落蘇。
石田寫景旋寄詠,醉時擊缶歌烏烏。
何處閑行過略約,幾人枯坐來跏趺。
長林豐草任寂寞,明堂今有一柱扶。
此圖久失忽復出,直從秣陵歸海禺。
展卷如聞古香動,坐觀不敢臥氈毹。
一歌再歌奏金石,豈我細響能濫竽。
強憑韻腳當跋尾,不識可稱同調(diào)無?春光差喜霧非霧,世事休論觚不觚。
故廬指點誰稚子,且欣且慨手捋須。
先疇舊德等閑在,止合傳玩何嘆吁。
王公之先所可薦,莼蘩筐筥暨潢污。
須眉忽作翠微綠,耳畔清泉鳴仆夫。
丹清能事審若爾,愚公移山真復愚。
吁嗟乎,愚公移山真復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