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坦之
劉坦齋
劉塏
劉城
劉塤
劉基
劉堧
劉堮
劉塑
劉墉
劉增
劉墫
劉士俊
劉士奇
劉士季
劉士珍
劉士璋
劉士進
劉壬
劉處玄
劉處約
劉復
劉夔
劉大受
劉大夏
劉大川
劉大方
劉大櫆
劉大白
劉大綱
精選古詩
高山流水·彈琴
菩薩鬘
滿江紅
菩薩鬘·商于道中題壁,和壁間天門蔣范伯韻
菩薩鬘
綺羅香·禮佛
沁園春
瑣窗寒·綠陰
古詩名句
奈飛來、劫火成灰燼
天遠樓高,正無語雙眉蹙緊
更何堪雨沉風迅
依山日盡,投林鳥倦,誤平生琢肝雕腎
肯負馀年,得洗眼,水云鄉(xiāng)近
喜抽身,自忘畦畛
閑覓青蟲鉰異禽,偶栽秋菊借庭陰
個中猶有少時心
查古詩
搜索
宣城石贈駕采
作者:
單人耘
朝代:
近現(xiàn)代
賀采善采擷,采擷到宣城。
跋涉數(shù)千里,崎嶇深澗行
。
四山美而秀,深澗澄且清。
灘邊多奇石,上有太古紋。
磊砢臥百千,朱紫繚紛紜。
對之雙睛明,掇之喜且驚。
賀老煥童顏,叩之聲鏗鏗。
挾裹如懷璧,歸來示友朋。
昨訪一勺庵,四石幻像生。
一鯉躍于池,鰓鰭鼓兢兢。
一窗稀疏欞,蘭芽數(shù)箭萌。
前者紫血澌,后者丹砂凝。
不知何人筆,邈遠意渾成。
一山倚褐霧,亂蘆葉鬅鬙。
有如戰(zhàn)國壺,水陸兵馬騰。
又如巖壁畫,長發(fā)舞僰人。
一水沉蘊藻,漣漪泛薄冰。
群鯈倏已去,云影半鮮晶。
知我愛石友,共尊四皓迎。
勺庵留其二,山峙水為泓。
燈下獨靜對,感君有至誠。
已結金石交,又與奇石盟。
石奇不在石,奇在識石人。
羨彼澗中石,與世無所爭。
昭昭映白日,潺潺濯清粼。
古于陶皿片,丹原始情。
早于甲骨字,圖寫渾沌分。
乃是女媧用,上有灼煉痕。
亦是燧人取,各留火精魂。
朱綬雖纏腰,從不趨階楹。
紫綃雖披身,亦不佐調(diào)羹。
色燦比梵高,不求藝苑旌。
筆勝畢加索,不須歐亞傾。
非若庸畫手,戔戔乃驕矜。
好古無古法,薄古無所憑。
倘得此奇石,必沽利與名。
愛石當護石,護石還仗君。
豈不聞深山美石作悲鳴:“毋使我輩離鄉(xiāng)井,毋使我輩戴冠纓。
市廛之人欲壑總難平,市廛之人幾人能如君。
”
詩句欣賞
MORE+
痛哭憐才求故跡,草玄亭沒空荊榛
出處:
雙鵝篇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酹酒招魂向原隰,陰風颯颯筵前入
出處:
雙鵝篇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刻石記里表姓名,突有雙鵝碑上立
出處:
雙鵝篇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鵝來相依不暫離,署中還鑿天鵝池,無情有情誰得知
出處:
雙鵝篇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君不見玉樓應召人姓李,天上真仙皆才子
出處:
雙鵝篇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文章有氣詩有神,寧隨時數(shù)為生死
出處:
雙鵝篇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海翁有意逗精靈,特遣雙鵝報知己
出處:
雙鵝篇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載酒金臺別故人,書來隔歲感愁身
出處:
用渭清韻再寄長馭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卻看楊柳懷他日,欲寄梅花非我春
出處:
用渭清韻再寄長馭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野潤鵲田迷古井,流澌瓠子悵前津
出處:
用渭清韻再寄長馭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顛毛及爾垂垂老,無計同歸住比鄰
出處:
用渭清韻再寄長馭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一夜攜秋至,蟲聲向暝歸
出處:
秋夜讀道德經(jīng)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暑消青瑣闥,氣爽白蕉衣
出處:
秋夜讀道德經(jīng)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燒燭差堪近,攤書愿不違
出處:
秋夜讀道德經(jīng)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同塵思老氏,此道未云非
出處:
秋夜讀道德經(jīng)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十石角弓鐵兩襠,邊烽未靖守河湟
出處:
塞上吟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男兒須向沙場死,不上山頭望故鄉(xiāng)
出處:
塞上吟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縱目高樓上,幽奇一眺間
出處:
西閣晚眺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斜陽薰遠樹,積翠擁寒山
出處:
西閣晚眺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勝地堪長住,浮生不自閑
出處:
西閣晚眺
作者:
龐塏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跋涉數(shù)千里,崎嶇深澗行。
四山美而秀,深澗澄且清。
灘邊多奇石,上有太古紋。
磊砢臥百千,朱紫繚紛紜。
對之雙睛明,掇之喜且驚。
賀老煥童顏,叩之聲鏗鏗。
挾裹如懷璧,歸來示友朋。
昨訪一勺庵,四石幻像生。
一鯉躍于池,鰓鰭鼓兢兢。
一窗稀疏欞,蘭芽數(shù)箭萌。
前者紫血澌,后者丹砂凝。
不知何人筆,邈遠意渾成。
一山倚褐霧,亂蘆葉鬅鬙。
有如戰(zhàn)國壺,水陸兵馬騰。
又如巖壁畫,長發(fā)舞僰人。
一水沉蘊藻,漣漪泛薄冰。
群鯈倏已去,云影半鮮晶。
知我愛石友,共尊四皓迎。
勺庵留其二,山峙水為泓。
燈下獨靜對,感君有至誠。
已結金石交,又與奇石盟。
石奇不在石,奇在識石人。
羨彼澗中石,與世無所爭。
昭昭映白日,潺潺濯清粼。
古于陶皿片,丹原始情。
早于甲骨字,圖寫渾沌分。
乃是女媧用,上有灼煉痕。
亦是燧人取,各留火精魂。
朱綬雖纏腰,從不趨階楹。
紫綃雖披身,亦不佐調(diào)羹。
色燦比梵高,不求藝苑旌。
筆勝畢加索,不須歐亞傾。
非若庸畫手,戔戔乃驕矜。
好古無古法,薄古無所憑。
倘得此奇石,必沽利與名。
愛石當護石,護石還仗君。
豈不聞深山美石作悲鳴:“毋使我輩離鄉(xiāng)井,毋使我輩戴冠纓。
市廛之人欲壑總難平,市廛之人幾人能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