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王渥
王溫其
王渭卿
王湜
王灣
王溉
王源
王源生
王溥
王溱
王澍
王瀾
王澡
王澧
王濯
王瀛
王灝
王灼
王燦
王燦如
王炎
王炎2
王炎午
王炘
王煒
王煒(辰若
王炳乾
王煉
王烈
王烻
精選古詩
贈孫雷師祈雨有應(yīng)
拙逸詩
從軍行
晚春詞
采蓮詞
捕魚詞
贈吳琰代宣州
題簡掾辨誣卷后
古詩名句
何緣高臥,荒江寂寞,歲月閑中拋擲
憶當(dāng)年、論文把臂,云樹頓分南北
茂陵病免,襄陽坐廢,萬事總堪浮白
鞭弭中原,卿當(dāng)獨秀,領(lǐng)袖詞場客
旗亭貰酒,梨園潦倒,佳句雙鬟偏識
秋風(fēng)里、莼鱸三泖,有人抱膝
記得清宵,高燒銀燭,樽前歌舞
錦罽蠻靴,鵝笙鳳笛,一串驪珠吐
查古詩
搜索
巫山神曲并序己巳
作者:
宗遠崖
朝代:
近現(xiàn)代
我生不知幾何年。
天帝名我為瑤姬。
家住昆崙懸圃上。
日與帝女相遨嬉。
朝出共飲玉中髓。
夕歸自餐雪里芝。
笑說人間日月老。
清鏡長照冰霜姿。
帝念遠游乃吾心所喜。
命我辭家遠主長江水。
江水西源玉山頭。
蜿蜒如絲東向流。
憶從金沙放舲舟。
輕帆一日來高丘。
高丘秀出巫山陽。
陽臺日上云流光。
群神喜我始臨此。
為我新設(shè)白玉床。
風(fēng)亦歡然過瑤席。
飛花微著天衣香。
江上峨峨十二峰。
笑看何似鏡中妝。
行云低徊為沐發(fā)。
驟雨瀟灑能飛涼。
山中花木四時新。
我來不記若干千萬春。
側(cè)身西望忽惆悵。
膝前錦瑟空橫陳。
隨風(fēng)飄過瞿塘下。
歸路渾忘淚盈把。
孰知往時乘駕之舲舟。
化作滟滪堆頭之石馬。
陰崖清猿晝夜啼
。
曦月不見風(fēng)凄凄。
漁歌千載多苦調(diào)。
藥客獨尋迷故蹊。
含情來往峽江路。
但見奔流如電赴。
百丈牽舟泣舟子。
黃牛三宿猶如故。
我殊不樂重上征。
群神皆睡莫相迎。
十二碧峰寂無語。
月明虛聽松風(fēng)聲。
松壑蕭寥入夢初。
誰歌三峽出藍圖。
江流他日化燈海。
照夜無須明月珠。
我返巫山時。
彩云正入宿。
玉衡今稍移。
世變一何速。
孰知靈境片時眠。
乃是人間明月春秋千數(shù)百回圓。
拂衣東向望江天。
山下旌旗揚日鮮。
群鑿三巴兩岸石。
高筑巨壩橫奔川。
黃牛石馬難長在。
江山每隨時代改。
我愿助人早日截斷大江流。
攜手同登巫山絕頂觀燈海。
詩句欣賞
MORE+
不知簾外春深淺,細雨梅花聽鷓鴣
出處:
春日偶成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積雨新晴好,春深愛景光
出處:
春晴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茶宜泉味淡,琴就竹陰涼
出處:
春晴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一鳥下寒碧,孤花明夕陽
出處:
春晴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詩成耽久坐,漸喜日初長
出處:
春晴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曉來霜氣撲征驂,買醉旗亭酒半酣
出處:
十月袁浦道中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斜月五更催上馬,又馱殘夢入江南
出處:
十月袁浦道中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綠陰冪小亭,地僻不知暑
出處:
廨西廳事三楹雜蒔花竹頗饒幽勝藤陰有亭余榜曰詩境夏日晚坐用黃鵠山人鑒亭韻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石幾坐晚涼,夕陽淡遙嶼
出處:
廨西廳事三楹雜蒔花竹頗饒幽勝藤陰有亭余榜曰詩境夏日晚坐用黃鵠山人鑒亭韻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呼童撥松爐,乳茶活火煮
出處:
廨西廳事三楹雜蒔花竹頗饒幽勝藤陰有亭余榜曰詩境夏日晚坐用黃鵠山人鑒亭韻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泉味辨淄澠,瓷品雜哥汝
出處:
廨西廳事三楹雜蒔花竹頗饒幽勝藤陰有亭余榜曰詩境夏日晚坐用黃鵠山人鑒亭韻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藤陰悄無人,幽鳥答詩語
出處:
廨西廳事三楹雜蒔花竹頗饒幽勝藤陰有亭余榜曰詩境夏日晚坐用黃鵠山人鑒亭韻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盆蘭發(fā)疏花,細香散成縷
出處:
廨西廳事三楹雜蒔花竹頗饒幽勝藤陰有亭余榜曰詩境夏日晚坐用黃鵠山人鑒亭韻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微風(fēng)颯然來,竹氣涼似雨
出處:
廨西廳事三楹雜蒔花竹頗饒幽勝藤陰有亭余榜曰詩境夏日晚坐用黃鵠山人鑒亭韻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靜對欲忘言,新蟾已當(dāng)戶
出處:
廨西廳事三楹雜蒔花竹頗饒幽勝藤陰有亭余榜曰詩境夏日晚坐用黃鵠山人鑒亭韻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蘭石先生生海濱,書名鼎鼎天下聞
出處:
郭幼安廣文好學(xué)工書尤精篆刻為余作印甚夥詩以酬之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我來領(lǐng)郡識公孫,三絕不數(shù)鄭廣文
出處:
郭幼安廣文好學(xué)工書尤精篆刻為余作印甚夥詩以酬之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指揮虎仆驅(qū)龍賓,臨模蒼史追少溫,銀鉤玉箸何嶙峋,肯以姿媚換鵝群
出處:
郭幼安廣文好學(xué)工書尤精篆刻為余作印甚夥詩以酬之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馀事摹印尤殊倫,戲拈寸鐵刓云根,妙手如運成風(fēng)斤,指物兩化疑通神
出處:
郭幼安廣文好學(xué)工書尤精篆刻為余作印甚夥詩以酬之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文何而后皖浙分,君乃直逼鄧與陳
出處:
郭幼安廣文好學(xué)工書尤精篆刻為余作印甚夥詩以酬之
作者:
張僖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天帝名我為瑤姬。
家住昆崙懸圃上。
日與帝女相遨嬉。
朝出共飲玉中髓。
夕歸自餐雪里芝。
笑說人間日月老。
清鏡長照冰霜姿。
帝念遠游乃吾心所喜。
命我辭家遠主長江水。
江水西源玉山頭。
蜿蜒如絲東向流。
憶從金沙放舲舟。
輕帆一日來高丘。
高丘秀出巫山陽。
陽臺日上云流光。
群神喜我始臨此。
為我新設(shè)白玉床。
風(fēng)亦歡然過瑤席。
飛花微著天衣香。
江上峨峨十二峰。
笑看何似鏡中妝。
行云低徊為沐發(fā)。
驟雨瀟灑能飛涼。
山中花木四時新。
我來不記若干千萬春。
側(cè)身西望忽惆悵。
膝前錦瑟空橫陳。
隨風(fēng)飄過瞿塘下。
歸路渾忘淚盈把。
孰知往時乘駕之舲舟。
化作滟滪堆頭之石馬。
陰崖清猿晝夜啼。
曦月不見風(fēng)凄凄。
漁歌千載多苦調(diào)。
藥客獨尋迷故蹊。
含情來往峽江路。
但見奔流如電赴。
百丈牽舟泣舟子。
黃牛三宿猶如故。
我殊不樂重上征。
群神皆睡莫相迎。
十二碧峰寂無語。
月明虛聽松風(fēng)聲。
松壑蕭寥入夢初。
誰歌三峽出藍圖。
江流他日化燈海。
照夜無須明月珠。
我返巫山時。
彩云正入宿。
玉衡今稍移。
世變一何速。
孰知靈境片時眠。
乃是人間明月春秋千數(shù)百回圓。
拂衣東向望江天。
山下旌旗揚日鮮。
群鑿三巴兩岸石。
高筑巨壩橫奔川。
黃牛石馬難長在。
江山每隨時代改。
我愿助人早日截斷大江流。
攜手同登巫山絕頂觀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