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傅煇文
傅熊湘
傅燮詷
傅燮雍
傅燮鼎
傅玄
傅玉書
傅王露
傅瑩
傅眉
傅知錄
傅縡
傅維枟
傅維鱗
傅翼
傅耆
傅肇修
傅自修
傅自得
傅若金
傅范淑
傅行簡
傅西齋
傅諴
傅誠
傅謙受
傅起巖
傅錫祺
傅隱蘭
傅雱
精選古詩
拙靜為王國賓題
舟行有感
竹石為瑞昌府鎮(zhèn)國將軍題
題彭伴讀夢親軒卷
舟泊天津覽鏡感白發(fā)有作
恩榮堂為鄉(xiāng)同年王秉銓賦
某僉憲左遷別駕六十一生子其婿劉仁仲作圖壽之并以為賀予為之賦
洞庭湖中謾興
古詩名句
鏡彩未盈規(guī),清輝遠(yuǎn)彌見
先臨太液池,卻麗昭陽殿
須臾出漸高,歷歷指燕甸
零露浥金莖,嚴(yán)更促銀箭
登樓枉嘉賓,鳴佩總時彥
列坐引濁醪,行廚愧豐膳
游豫靡沉酣,談笑事筆硯
盍簪既非偶,明德夙所眷
查古詩
搜索
巫山神曲并序己巳
作者:
宗遠(yuǎn)崖
朝代:
近現(xiàn)代
我生不知幾何年。
天帝名我為瑤姬。
家住昆崙懸圃上。
日與帝女相遨嬉。
朝出共飲玉中髓。
夕歸自餐雪里芝。
笑說人間日月老。
清鏡長照冰霜姿。
帝念遠(yuǎn)游乃吾心所喜。
命我辭家遠(yuǎn)主長江水。
江水西源玉山頭。
蜿蜒如絲東向流。
憶從金沙放舲舟。
輕帆一日來高丘。
高丘秀出巫山陽。
陽臺日上云流光。
群神喜我始臨此。
為我新設(shè)白玉床。
風(fēng)亦歡然過瑤席。
飛花微著天衣香。
江上峨峨十二峰。
笑看何似鏡中妝。
行云低徊為沐發(fā)。
驟雨瀟灑能飛涼。
山中花木四時新。
我來不記若干千萬春。
側(cè)身西望忽惆悵。
膝前錦瑟空橫陳。
隨風(fēng)飄過瞿塘下。
歸路渾忘淚盈把。
孰知往時乘駕之舲舟
。
化作滟滪堆頭之石馬。
陰崖清猿晝夜啼。
曦月不見風(fēng)凄凄。
漁歌千載多苦調(diào)。
藥客獨尋迷故蹊。
含情來往峽江路。
但見奔流如電赴。
百丈牽舟泣舟子。
黃牛三宿猶如故。
我殊不樂重上征。
群神皆睡莫相迎。
十二碧峰寂無語。
月明虛聽松風(fēng)聲。
松壑蕭寥入夢初。
誰歌三峽出藍(lán)圖。
江流他日化燈海。
照夜無須明月珠。
我返巫山時。
彩云正入宿。
玉衡今稍移。
世變一何速。
孰知靈境片時眠。
乃是人間明月春秋千數(shù)百回圓。
拂衣東向望江天。
山下旌旗揚日鮮。
群鑿三巴兩岸石。
高筑巨壩橫奔川。
黃牛石馬難長在。
江山每隨時代改。
我愿助人早日截斷大江流。
攜手同登巫山絕頂觀燈海。
詩句欣賞
MORE+
苜蓿久荒良驥病,稻粱未足旅鴻驚
出處:
和答舍弟子彥自雩都寄詩并喜性舉亂后歸自殊鄉(xiāng)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遙憐稚子生還日,不得相從詠北征
出處:
和答舍弟子彥自雩都寄詩并喜性舉亂后歸自殊鄉(xiāng)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故人意氣眼中稀,長憶相尋扣竹扉
出處:
寄蕭文學(xué)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林下掃花留客坐,溪邊折柳貫魚歸
出處:
寄蕭文學(xué)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詩題錦軸聯(lián)珠潤,酒注山瓢汎玉肥
出處:
寄蕭文學(xué)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十里秦青塘上路,醉歌猶擬踏斜暉
出處:
寄蕭文學(xué)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皎皎周郎玉雪妍,由來相裔故多賢
出處: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國公于余六世從祖常德府君為同年進(jìn)士凡志銘哀挽及倡和詩文槩見于周氏所藏遺書當(dāng)時嘗錄以歸遭亂逸去因再請于思忠必有以相慰答也思忠有弟思廉極相友愛余往來城中嘗寓其書舍云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家藏文字三千卷,市隱才名四十年
出處: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國公于余六世從祖常德府君為同年進(jìn)士凡志銘哀挽及倡和詩文槩見于周氏所藏遺書當(dāng)時嘗錄以歸遭亂逸去因再請于思忠必有以相慰答也思忠有弟思廉極相友愛余往來城中嘗寓其書舍云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當(dāng)戶蓬蒿深過雨,滿庭荊樹艷晴煙
出處: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國公于余六世從祖常德府君為同年進(jìn)士凡志銘哀挽及倡和詩文槩見于周氏所藏遺書當(dāng)時嘗錄以歸遭亂逸去因再請于思忠必有以相慰答也思忠有弟思廉極相友愛余往來城中嘗寓其書舍云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向來對酒題詩處,尚想虛庭一榻懸
出處: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國公于余六世從祖常德府君為同年進(jìn)士凡志銘哀挽及倡和詩文槩見于周氏所藏遺書當(dāng)時嘗錄以歸遭亂逸去因再請于思忠必有以相慰答也思忠有弟思廉極相友愛余往來城中嘗寓其書舍云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益國勛名蓋世賢,昔人寂寂記同年
出處: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國公于余六世從祖常德府君為同年進(jìn)士凡志銘哀挽及倡和詩文槩見于周氏所藏遺書當(dāng)時嘗錄以歸遭亂逸去因再請于思忠必有以相慰答也思忠有弟思廉極相友愛余往來城中嘗寓其書舍云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死生闊絕寧多托,文字牽連幸可傳
出處: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國公于余六世從祖常德府君為同年進(jìn)士凡志銘哀挽及倡和詩文槩見于周氏所藏遺書當(dāng)時嘗錄以歸遭亂逸去因再請于思忠必有以相慰答也思忠有弟思廉極相友愛余往來城中嘗寓其書舍云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珠浦荒丘馀草莽,武陵流水隔神仙
出處: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國公于余六世從祖常德府君為同年進(jìn)士凡志銘哀挽及倡和詩文槩見于周氏所藏遺書當(dāng)時嘗錄以歸遭亂逸去因再請于思忠必有以相慰答也思忠有弟思廉極相友愛余往來城中嘗寓其書舍云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亂來舊錄慚飄落,煩與題封寄數(shù)篇
出處: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國公于余六世從祖常德府君為同年進(jìn)士凡志銘哀挽及倡和詩文槩見于周氏所藏遺書當(dāng)時嘗錄以歸遭亂逸去因再請于思忠必有以相慰答也思忠有弟思廉極相友愛余往來城中嘗寓其書舍云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惆悵江南土一壞,斯人地上不勝憂
出處:
過武溪江南吊故人劉仲美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為親奉檄嗟無及,忍病吟詩死未休
出處:
過武溪江南吊故人劉仲美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澤國風(fēng)塵行處晚,海云煙雨夢中秋
出處:
過武溪江南吊故人劉仲美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故人題碣知何日,即恐荒漫失故丘
出處:
過武溪江南吊故人劉仲美墓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南溪喬木三千尺,葉底黃鸝四五聲
出處:
聞鶯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公子多情休挾彈,佳人注意漫調(diào)笙
出處:
聞鶯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天帝名我為瑤姬。
家住昆崙懸圃上。
日與帝女相遨嬉。
朝出共飲玉中髓。
夕歸自餐雪里芝。
笑說人間日月老。
清鏡長照冰霜姿。
帝念遠(yuǎn)游乃吾心所喜。
命我辭家遠(yuǎn)主長江水。
江水西源玉山頭。
蜿蜒如絲東向流。
憶從金沙放舲舟。
輕帆一日來高丘。
高丘秀出巫山陽。
陽臺日上云流光。
群神喜我始臨此。
為我新設(shè)白玉床。
風(fēng)亦歡然過瑤席。
飛花微著天衣香。
江上峨峨十二峰。
笑看何似鏡中妝。
行云低徊為沐發(fā)。
驟雨瀟灑能飛涼。
山中花木四時新。
我來不記若干千萬春。
側(cè)身西望忽惆悵。
膝前錦瑟空橫陳。
隨風(fēng)飄過瞿塘下。
歸路渾忘淚盈把。
孰知往時乘駕之舲舟。
化作滟滪堆頭之石馬。
陰崖清猿晝夜啼。
曦月不見風(fēng)凄凄。
漁歌千載多苦調(diào)。
藥客獨尋迷故蹊。
含情來往峽江路。
但見奔流如電赴。
百丈牽舟泣舟子。
黃牛三宿猶如故。
我殊不樂重上征。
群神皆睡莫相迎。
十二碧峰寂無語。
月明虛聽松風(fēng)聲。
松壑蕭寥入夢初。
誰歌三峽出藍(lán)圖。
江流他日化燈海。
照夜無須明月珠。
我返巫山時。
彩云正入宿。
玉衡今稍移。
世變一何速。
孰知靈境片時眠。
乃是人間明月春秋千數(shù)百回圓。
拂衣東向望江天。
山下旌旗揚日鮮。
群鑿三巴兩岸石。
高筑巨壩橫奔川。
黃牛石馬難長在。
江山每隨時代改。
我愿助人早日截斷大江流。
攜手同登巫山絕頂觀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