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徐良彥
徐良琛
徐良策
徐良言
徐芝
徐若渾
徐英
徐范
徐茝
徐茝齡
徐榮
徐榮叟
徐榮祖
徐莘田
徐葆光
徐葵
徐蕆
徐蘊(yùn)華
徐融
徐衡
徐補(bǔ)堂
徐裒
徐觀
徐觀國
徐覲
徐訚
徐評(píng)
徐調(diào)元
徐誼
徐謙
精選古詩
夜坐
夜坐再用韻二首其二
夜坐再用韻二首其一
松花開竹筍茂喜而詠之
雨后
臨安別余求之
送張高安入京
送范二丈入藍(lán)田書院二首其二
古詩名句
王侯天機(jī)峻,躋攀故盤礴
寫作龍門圖,奇氣低五岳
神魚息天池,有待風(fēng)雷作
去年登堂三月三,主人置酒澆春衫
今年登堂九月九,堂上主人復(fù)多酒
馬生彈琴紀(jì)生畫,郭子題詩美如炙
四明狂客醉欲倒,菊花插帽秋光好
百年節(jié)序能幾逢,人生會(huì)合何其少
查古詩
搜索
告少年
作者:
陳獨(dú)秀
朝代:
近現(xiàn)代
太空暗無際,晝見非其形。
眾星點(diǎn)綴之,相遠(yuǎn)難為明。
光形無所麗,虛白不自生。
半日見光彩,我居近日星。
西海生智者,厚生多發(fā)明。
攝彼陰陽氣,建此不夜城。
局此小宇內(nèi),人力終難輕。
吾身誠渺小,傲然長百靈。
食以保軀命,色以逢種姓
。
逐此以自足,何以異群生。
相役復(fù)相斫,事慣無人驚。
伯強(qiáng)今晝出,拍手市上行。
旁行越鄰國,勢(shì)若吞舟鯨。
食人及其類,勛舊一朝烹。
黃金握在手,利劍腰間鳴。
二者唯君擇,逆死順則生。
高踞萬民上,萬民齊屏營。
有口不得言,伏地傳其聲。
是非旦暮變,黑白任其情。
云雨翻覆手,信義鴻毛輕。
為惡恐不盡,惑眾美其名。
舉世附和者,人頭而畜鳴。
忍此以終古,人生晝且冥。
古人言性惡,今人言競(jìng)爭。
強(qiáng)弱判榮辱,自古相吞并。
天道順自然,人治求均衡。
曠觀伊古來,善惡常相傾。
人中有鸞鳳,眾愚頑不靈。
哲人間世出,吐辭律以誠。
忤眾非所忌,坷坎終其生。
千金市駿骨,遺言覺斯民。
善非惡之?dāng)?,事倍功半成?br>毋輕涓涓水,積之江河盈。
亦有星星火,燎原勢(shì)竟成。
作歌靠少年,努力與天爭。
詩句欣賞
MORE+
欲隨世茍活,生則同室死同槨
出處:
樂節(jié)婦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欲殉夫并殂,阿婆方老兒方孤
出處:
樂節(jié)婦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朝養(yǎng)姑,暮教子,泉下良人猶不死
出處:
樂節(jié)婦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戈甲三邊靜,車書四海同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時(shí)平尚文治,策士明光宮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龍沙公子清且美,玉立芙蓉照秋水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前席才名賈誼賢,出關(guān)氣槩終軍偉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恭捧帝符臨下方,卿云五色分天章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星軺小駐武陵驛,炎海六月生清涼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宣朝廷德,意問閭閻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疾苦游民,亦占籍編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戶悉按堵,力役均平賦斂輕,去者謳歌來鼓舞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觀風(fēng)采謠,乃使之職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任賢使能,惟帝之德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目擊盛事,豈容緘默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乃歌曰:生逢舜日當(dāng)堯天,經(jīng)營內(nèi)外皆英賢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八十衰貧百無補(bǔ),茅檐擊壤歌豐年
出處:
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陰霓夜吼風(fēng)雨急,坤維震蕩玄冥立
出處:
題馀姚葉敬常州判海堤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桑田變海人為魚,葉侯訴天天為泣
出處:
題馀姚葉敬常州判海堤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侯奉天罰誅妖霓,下平水土安群黎
出處:
題馀姚葉敬常州判海堤卷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眾星點(diǎn)綴之,相遠(yuǎn)難為明。
光形無所麗,虛白不自生。
半日見光彩,我居近日星。
西海生智者,厚生多發(fā)明。
攝彼陰陽氣,建此不夜城。
局此小宇內(nèi),人力終難輕。
吾身誠渺小,傲然長百靈。
食以保軀命,色以逢種姓。
逐此以自足,何以異群生。
相役復(fù)相斫,事慣無人驚。
伯強(qiáng)今晝出,拍手市上行。
旁行越鄰國,勢(shì)若吞舟鯨。
食人及其類,勛舊一朝烹。
黃金握在手,利劍腰間鳴。
二者唯君擇,逆死順則生。
高踞萬民上,萬民齊屏營。
有口不得言,伏地傳其聲。
是非旦暮變,黑白任其情。
云雨翻覆手,信義鴻毛輕。
為惡恐不盡,惑眾美其名。
舉世附和者,人頭而畜鳴。
忍此以終古,人生晝且冥。
古人言性惡,今人言競(jìng)爭。
強(qiáng)弱判榮辱,自古相吞并。
天道順自然,人治求均衡。
曠觀伊古來,善惡常相傾。
人中有鸞鳳,眾愚頑不靈。
哲人間世出,吐辭律以誠。
忤眾非所忌,坷坎終其生。
千金市駿骨,遺言覺斯民。
善非惡之?dāng)?,事倍功半成?br>毋輕涓涓水,積之江河盈。
亦有星星火,燎原勢(shì)竟成。
作歌靠少年,努力與天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