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朱師服
朱?;?/a>
朱希真
朱希言
朱廣川
朱廣漢
朱慶弼
朱慶朝
朱慶棐
朱慶馀
朱應(yīng)庚
朱應(yīng)登
朱應(yīng)辰
朱應(yīng)龍
朱庸
朱庸齋
朱延
朱延齡
朱廷佐
朱廷鑒
朱廷鋐
朱廷鐘
朱弁
朱異
朱弘祖
朱彝尊
朱彥
朱彥昌
朱彬
朱彭
精選古詩
次林擴之開善避暑韻二首其二
送林熙之詩五首其一
送林熙之詩五首其二
送林熙之詩五首其三
送林熙之詩五首其四
送林熙之詩五首其五
春雪用韓昌黎韻同彭應(yīng)之作
次彭應(yīng)之餐雪韻
古詩名句
短夢何如,綠樹迷平楚
夢眼外、荷裳凝佇
魚浪碎天蛟暗舞
一枕萍風,兩舷蒲雨
夜何如,樓塞空腔燈似吐
紙燼飄搖書自語
城市失魂霞試鋸
十日還煎,萬窗先瞽
查古詩
搜索
過鄭康成故里
作者:
宋書升
朝代:
清
嬴秦燒群籍,發(fā)難在臣斯。
六經(jīng)日蕪穢,《正義》何由治。
大哉康成公,獨蘊高世姿。
窮經(jīng)竊奧窔,學(xué)道抉藩籬。
律呂研遷志,算術(shù)察《周髀》。
雜考申韓法,旁羅纖緯辭。
譬如大河流,百變屬馮夷。
清濁并相納,不必分派支。
譬如洪爐鑄,群材付工倕。
金鐵齊入治,不必權(quán)毫釐。
考稽既已久,蔚為大經(jīng)師。
詩箋毛氏故,書證安國遺。
易立爻辰例,傳可廢疾醫(yī)。
三禮尤卓卓,舊典精研稽。
老嫗數(shù)家珍,了了無所迷。
漢儒稱后勁,有功在宣尼。
后學(xué)譚性命,反興菲薄思。
大善且不錄,吹毛以求疵。
遂使昧禮朝,黜祀逞其私。
豈知泰岳高,不以劃而卑。
宋人開理學(xué),漢人為之基。
離象安得意,求兔端賴蹄。
飲水不思報,昧本當駭疑。
更有齪齪者,學(xué)語方小兒。
掇拾前人說,百端相排詆。
有曰男子御,何必五日期。
有曰郊天鼓,安得麒麟皮。
更仆雖終數(shù),嘵嘵無已時。
驊騮駑駘笑,大鵬?鳩譏。
棄鼎寶康瓠,庸庸安足嗤。
我朝群儒薈,起而修明之。
煌煌東州學(xué),炳若中天曦。
余居里相近,先哲常心儀。
驅(qū)車過東道,搔首訪遺祠
。
自恨生也晚,遺編手徒披。
訓(xùn)詁勤鉆仰,未得見津涯。
生平有向往,瓣香心自知。
詩句欣賞
MORE+
白云自舒卷,青山無垢氛
出處:
題畫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清耳延松籟,齋心閱瓊文
出處:
題畫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問道虛皇老,結(jié)客古茅君
出處:
題畫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靈藥青童種,名香桂女焚
出處:
題畫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萬乘遙致敬,三尺久離群
出處:
題畫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丹成上鶴去,棄俗等拿紛
出處:
題畫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斯人不可見,斯世亦徒聞
出處:
題畫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我獨懷仙契,千載仰清芬
出處:
題畫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行者不復(fù)歸,處者長相思
出處:
節(jié)婦詩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昔與君別者,乃為大暮期
出處:
節(jié)婦詩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杲杲白日光,其雨在何時
出處:
節(jié)婦詩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惟有明明月,可以比容輝
出處:
節(jié)婦詩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兔絲附女蘿,窈窕不相離
出處:
節(jié)婦詩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青青忽已槁,纖纖難自持
出處:
節(jié)婦詩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他山豈無木,林木豈無枝
出處:
節(jié)婦詩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念彼綢繆好,甘隨秋草萎
出處:
節(jié)婦詩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感茲以終老,鬢發(fā)已如絲
出處:
節(jié)婦詩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耿耿柏舟誓,千載同所歸
出處:
節(jié)婦詩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少年未識事,冠帶逐時流
出處:
余扁所寓山堂為清晏蓋摘右軍帖中語也蜀山隱君為書三大字刻著楣間林壑增勝因而成詠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一悟名為妄,悠然返林丘
出處:
余扁所寓山堂為清晏蓋摘右軍帖中語也蜀山隱君為書三大字刻著楣間林壑增勝因而成詠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六經(jīng)日蕪穢,《正義》何由治。
大哉康成公,獨蘊高世姿。
窮經(jīng)竊奧窔,學(xué)道抉藩籬。
律呂研遷志,算術(shù)察《周髀》。
雜考申韓法,旁羅纖緯辭。
譬如大河流,百變屬馮夷。
清濁并相納,不必分派支。
譬如洪爐鑄,群材付工倕。
金鐵齊入治,不必權(quán)毫釐。
考稽既已久,蔚為大經(jīng)師。
詩箋毛氏故,書證安國遺。
易立爻辰例,傳可廢疾醫(yī)。
三禮尤卓卓,舊典精研稽。
老嫗數(shù)家珍,了了無所迷。
漢儒稱后勁,有功在宣尼。
后學(xué)譚性命,反興菲薄思。
大善且不錄,吹毛以求疵。
遂使昧禮朝,黜祀逞其私。
豈知泰岳高,不以劃而卑。
宋人開理學(xué),漢人為之基。
離象安得意,求兔端賴蹄。
飲水不思報,昧本當駭疑。
更有齪齪者,學(xué)語方小兒。
掇拾前人說,百端相排詆。
有曰男子御,何必五日期。
有曰郊天鼓,安得麒麟皮。
更仆雖終數(shù),嘵嘵無已時。
驊騮駑駘笑,大鵬?鳩譏。
棄鼎寶康瓠,庸庸安足嗤。
我朝群儒薈,起而修明之。
煌煌東州學(xué),炳若中天曦。
余居里相近,先哲常心儀。
驅(qū)車過東道,搔首訪遺祠。
自恨生也晚,遺編手徒披。
訓(xùn)詁勤鉆仰,未得見津涯。
生平有向往,瓣香心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