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查清
查煥
查禮
查秉彝
查籥
查約
查繼佐
查維宏
查荎
查蔤
查藻
查許國
查詩繼
查道
查遴
柯舉
柯九思
柯元楫
柯先榮
柯劭慧
柯劭憼
柯在庚
柯培元
柯培鼎
柯宏本
柯岳
柯崇
柯崇樸
柯應(yīng)東
柯庭堅
精選古詩
又和松碧軒三絕其二
與范信仲及嚴陵同官納涼萬松亭
仁仲小圃
以墨一品餉叔夏
憶端子三首其二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以其類也雖以此致失者不少而清坐不飲醒眼看醉人亦未必盡得蓋可考矣予好飲而嘗患不給二頃種秫之念往來于懷世網(wǎng)嬰之未有其會因作五言酒詩一百韻以寄吾意雖寄古人陳跡并及酒德之大概以為開辟醉鄉(xiāng)之羽檄參差反復(fù)不能論次也同年兄唐仲章聞而悅之因錄以寄庶幾茲鄉(xiāng)他日不乏寶鄰爾
歸次湘西元作以詩見迎和之
歸舟濡滯示仁仲
古詩名句
湖上笑歌多載酒,夜來歸去醉如泥
春風又別四十日,安得看山同杖藜?
瀟灑樊山老,年來亦可憐
墨莊沉寇壘,琴屋燼烽煙
詩好人能頌,官清子得傳
閒身隨所寓,不必問歸田
有懷中默默,舒嘯獨登樓
月色不知夜,江聲欲動秋
查古詩
搜索
過鄭康成故里
作者:
宋書升
朝代:
清
嬴秦燒群籍,發(fā)難在臣斯。
六經(jīng)日蕪穢,《正義》何由治。
大哉康成公,獨蘊高世姿。
窮經(jīng)竊奧窔,學道抉藩籬。
律呂研遷志,算術(shù)察《周髀》。
雜考申韓法,旁羅纖緯辭。
譬如大河流,百變屬馮夷。
清濁并相納,不必分派支。
譬如洪爐鑄,群材付工倕。
金鐵齊入治,不必權(quán)毫釐。
考稽既已久,蔚為大經(jīng)師。
詩箋毛氏故,書證安國遺。
易立爻辰例,傳可廢疾醫(yī)。
三禮尤卓卓,舊典精研稽。
老嫗數(shù)家珍,了了無所迷。
漢儒稱后勁,有功在宣尼。
后學譚性命,反興菲薄思。
大善且不錄,吹毛以求疵。
遂使昧禮朝,黜祀逞其私。
豈知泰岳高,不以劃而卑。
宋人開理學,漢人為之基。
離象安得意,求兔端賴蹄。
飲水不思報,昧本當駭疑。
更有齪齪者,學語方小兒。
掇拾前人說,百端相排詆。
有曰男子御,何必五日期。
有曰郊天鼓,安得麒麟皮。
更仆雖終數(shù),嘵嘵無已時。
驊騮駑駘笑,大鵬?鳩譏。
棄鼎寶康瓠,庸庸安足嗤。
我朝群儒薈,起而修明之
。
煌煌東州學,炳若中天曦。
余居里相近,先哲常心儀。
驅(qū)車過東道,搔首訪遺祠。
自恨生也晚,遺編手徒披。
訓(xùn)詁勤鉆仰,未得見津涯。
生平有向往,瓣香心自知。
詩句欣賞
MORE+
海客報奇事,青天火甕飛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明朝雷澤底,新有落星磯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網(wǎng)得珊瑚樹,移栽瑪瑙盆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夜來風雨橫,龍氣上珠根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海上雙雷島,渾如滟滪堆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乖龍拔山腳,飛渡海門來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潮來神樹沒,潮歸神樹青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云里天妃過,龍旗帶雨腥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客入毛公洞,洞深人不還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明年探禹穴,相見會稽山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太液象圓海,金蓮夜夜開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水中萬年月,照見昆明灰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秦峰望東海,云氣常飄飄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桑田明日事,奚用石為橋
出處:
小臨海曲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一場春夢不須忙,剩買春風又幾場
出處:
小香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一丈花開紅玉蝶,小香何日比花長
出處:
小香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銀腦玉蹄騧,金鞭問妾家
出處:
玉蹄騧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窗開桃葉渡,小艇在荷花
出處:
玉蹄騧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郎贈玉鏡臺,妾掛菱花盤
出處:
玉鏡臺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安得咸陽鏡,照郎心肺肝
出處:
玉鏡臺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六經(jīng)日蕪穢,《正義》何由治。
大哉康成公,獨蘊高世姿。
窮經(jīng)竊奧窔,學道抉藩籬。
律呂研遷志,算術(shù)察《周髀》。
雜考申韓法,旁羅纖緯辭。
譬如大河流,百變屬馮夷。
清濁并相納,不必分派支。
譬如洪爐鑄,群材付工倕。
金鐵齊入治,不必權(quán)毫釐。
考稽既已久,蔚為大經(jīng)師。
詩箋毛氏故,書證安國遺。
易立爻辰例,傳可廢疾醫(yī)。
三禮尤卓卓,舊典精研稽。
老嫗數(shù)家珍,了了無所迷。
漢儒稱后勁,有功在宣尼。
后學譚性命,反興菲薄思。
大善且不錄,吹毛以求疵。
遂使昧禮朝,黜祀逞其私。
豈知泰岳高,不以劃而卑。
宋人開理學,漢人為之基。
離象安得意,求兔端賴蹄。
飲水不思報,昧本當駭疑。
更有齪齪者,學語方小兒。
掇拾前人說,百端相排詆。
有曰男子御,何必五日期。
有曰郊天鼓,安得麒麟皮。
更仆雖終數(shù),嘵嘵無已時。
驊騮駑駘笑,大鵬?鳩譏。
棄鼎寶康瓠,庸庸安足嗤。
我朝群儒薈,起而修明之。
煌煌東州學,炳若中天曦。
余居里相近,先哲常心儀。
驅(qū)車過東道,搔首訪遺祠。
自恨生也晚,遺編手徒披。
訓(xùn)詁勤鉆仰,未得見津涯。
生平有向往,瓣香心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