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yè)
字典
詞典
成語(yǔ)
古詩(shī)
國(guó)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shī)人
劉良璧
劉芑
劉芮
劉芳
劉芳洪
劉芳節(jié)
劉芳躅
劉蒼
劉苑華
劉苞
劉若沖
劉若蕙
劉英
劉草廬
劉榮嗣
劉菊房
劉蕭仲
劉著
劉蒙山
劉蓉
劉蓼雪
劉蕃
劉藻
劉蘅
劉蘩榮
劉虛白
劉虛靜
劉行敏
劉衍
劉衡如
精選古詩(shī)
湘夫人
登玄暢樓詩(shī)
登高望春詩(shī)
攜手曲
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同游詩(shī)
酬孔通直逖懷蓬居詩(shī)
酬華陽(yáng)陶先生詩(shī)
酬謝宣城朓詩(shī)
古詩(shī)名句
胡由事攀留,壺漿望如渴
矯矯云間公,夢(mèng)寐猶顏色
劉君鄱陽(yáng)彥,賤子實(shí)親識(shí)
嶺樹搖心旌,一別云泥隔
行矣各致辭,努力加餐食
我本樗散人,掛官羅浮居
著書豈為愁,屢空常荷鋤
明公來吳徼,政美錦不如
查古詩(shī)
搜索
文丞相松風(fēng)爐歌
作者:
湯貽汾
朝代:
清
我生金石耽成癖,況此忠貞手遺澤。
妙非九層非七寶,三片昆銅制奇特。
合如敦彝散瓴甓,小承鐺杓大釜鬲。
雙環(huán)日月靜旋轉(zhuǎn),三角蓬壺聳屴崱。
松風(fēng)古篆題文山,勁筆非同鄭苗刻。
并州市兒爇馬湩,到眼驚看古色碧。
嗜古人希問價(jià)廉,典琴適得八省陌。
歸來?xiàng)拵赘信腔?,出示騷人欣拂拭。
可憐天水金甌失,余焰無人延火德。
死灰一息賴公存,熱血忠肝千載赤。
平生故物剩琴硯,五百年來人愛惜。
此雖流落尚依然,不共銅駝沒荊棘。
昔公作此儻有意,此物從來節(jié)不易
。
象取既濟(jì)志防患,剛德終期鬼方克。
豈知婦茀竟喪亡,厥象兇占離日昃。
錚錚肯共焦頭額,義之所在湯火即。
零丁海水酌難堪,板橋樵餐乞不得。
劍淅矛炊幾生死,齧雪吞氈終鐵石。
區(qū)區(qū)此物同公身,不壞流傳至今赫。
流傳萬(wàn)古人人識(shí),莫更摩挲三嘆息。
生難赤手和海羹,死愈黃冠煉丹液。
相逢且用憂煩滌,活火清泉手親炙。
松枝槐葉拾添薪,鵓鴿胡桃不堪憶。
颼颼尚作清原風(fēng),習(xí)習(xí)從生玉川液。
念爾從公經(jīng)幾年,幸離土室猶燕北。
西臺(tái)如意橋亭硯,各有聲名爾胡默。
為爾悲歌淚似泉,歸來好共江南客。
詩(shī)句欣賞
MORE+
踏翻片云躧天路,瞬息徑到蓬來宮
出處:
中秋夜半乘醉登華蓋山弄月作歌戲效李五峰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蓬萊宮,滄海東,上有芝田年屢豐
出處:
中秋夜半乘醉登華蓋山弄月作歌戲效李五峰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仙家耕作鞭蒼龍,食之不死顏常童,曷為復(fù)歸麈綱中
出處:
中秋夜半乘醉登華蓋山弄月作歌戲效李五峰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三生石上含真子,涼影瀟瀟清在水
出處:
中秋夜半乘醉登華蓋山弄月作歌戲效李五峰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一片江山入夢(mèng)深,誰(shuí)來共喻無言旨
出處:
中秋夜半乘醉登華蓋山弄月作歌戲效李五峰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鞭變苔鳳不可求,雞棲鸐籠愁復(fù)愁,山高月明聊以祛繁憂
出處:
中秋夜半乘醉登華蓋山弄月作歌戲效李五峰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搗霜玄兔何時(shí)輟,橫笛蒼涼怨玉虬
出處:
中秋夜半乘醉登華蓋山弄月作歌戲效李五峰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通潞河頭船未發(fā),歸夢(mèng)先落江之東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采莼斫鲙百不省,惟念起居堂上翁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長(zhǎng)安秋老逼重九,青女艷發(fā)籬邊叢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兩涯水落木葉脫,張帆對(duì)飲秋玲瓏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京江去家十舍近,寸心直寄冥冥鴻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行纏布襪且姑去,肯變十丈東華紅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丈夫立身有本末,不在出處分窮通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掇拾科第點(diǎn)郎署,盛年得此亦已豐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銜恩詎無駑馬戀,反哺要是童烏工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喜聞耋老逾八十,健強(qiáng)我汝家翁同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吊來家世出忠孝,豈有宦達(dá)方英雄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捧檄依然毛義屈,著書奚礙虞卿窮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君家舊業(yè)東海曲,流匙香稻烹園菘
出處:
題查梧岡京口渡江圖
作者:
王又曾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妙非九層非七寶,三片昆銅制奇特。
合如敦彝散瓴甓,小承鐺杓大釜鬲。
雙環(huán)日月靜旋轉(zhuǎn),三角蓬壺聳屴崱。
松風(fēng)古篆題文山,勁筆非同鄭苗刻。
并州市兒爇馬湩,到眼驚看古色碧。
嗜古人希問價(jià)廉,典琴適得八省陌。
歸來?xiàng)拵赘信腔?,出示騷人欣拂拭。
可憐天水金甌失,余焰無人延火德。
死灰一息賴公存,熱血忠肝千載赤。
平生故物剩琴硯,五百年來人愛惜。
此雖流落尚依然,不共銅駝沒荊棘。
昔公作此儻有意,此物從來節(jié)不易。
象取既濟(jì)志防患,剛德終期鬼方克。
豈知婦茀竟喪亡,厥象兇占離日昃。
錚錚肯共焦頭額,義之所在湯火即。
零丁海水酌難堪,板橋樵餐乞不得。
劍淅矛炊幾生死,齧雪吞氈終鐵石。
區(qū)區(qū)此物同公身,不壞流傳至今赫。
流傳萬(wàn)古人人識(shí),莫更摩挲三嘆息。
生難赤手和海羹,死愈黃冠煉丹液。
相逢且用憂煩滌,活火清泉手親炙。
松枝槐葉拾添薪,鵓鴿胡桃不堪憶。
颼颼尚作清原風(fēng),習(xí)習(xí)從生玉川液。
念爾從公經(jīng)幾年,幸離土室猶燕北。
西臺(tái)如意橋亭硯,各有聲名爾胡默。
為爾悲歌淚似泉,歸來好共江南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