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徐溥
徐潮
徐灝
徐靈府
徐灼
徐燦
徐炘
徐炯
徐炳
徐煥謨
徐照
徐熊飛
徐熙珍
徐熥
徐燮鈞
徐爰
徐牧
徐獻可
徐獻子
徐獻忠
徐玄之
徐玄吉
徐璣
徐珂
徐珌
徐玨
徐珠淵
徐珩
徐珽
徐理
精選古詩
詠鶯
夜別筵
廟之神
松樹
松鶴
畫松
苦雨
茅舍
古詩名句
亦有高棲者,無因見鹿裘
日出河堤平,春來柳眼醒
薊姬天下白,遼隼海東青
浪起層層雪,沙明點點星
片帆風力健,予欲運南溟
微官與志違,空負圣明時
對酒懷彭澤,題詩愧渼陂
遙天和樹盡,斷岸逐舟移
查古詩
搜索
送戴少司馬南歸
作者:
邵懿辰
朝代:
清
五更淅淅鱸江雨,青山入夢神先舞。
一身乞得一家驚,忽把衣冠掛神武。
妻孥童仆何足計,獨繞庭階心口語。
諸公自是廊廟人,老子歸作湖山主。
山麋澤鷺野心性,強著金珰無太苦。
居然漫叟返丘園,尚惜朝衫帶塵土。
白蘋黃葉滿江風,飽飯船窗聽鳴櫓。
不惜人呼老畫師,身入畫中誰畫取
。
滄波淼淼一扁舟,臥看秋漁收晚罟。
詩句欣賞
MORE+
忻然有奇遇,摭拾慎藏錄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夜擎再玩之,照以光明燭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始覺非至寶,贗物不再宿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須知地有靈,珍奇多秘蓄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中遇抱璞翁,毋俾更刖足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大集荊楚駒,置之荊臺野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百十自分群,玄黃雜蒼赭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中有蹀石兒,中有汗血者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一經(jīng)孫陽翁,笑談定取舍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誰道不空群,龍駒歸廟社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吾聞鄧林木,連陰遍千里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自從開辟來,斲伐非一紀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是誰持斧柯,歷閱林麓里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社櫟非所用,樗散非所喜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所得在良材,所獲須杞梓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或逢沈與檀,骨干千年止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蜿蜒龍蛇枝,逢者不顧矣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茲特非等閒,金璧安敢比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中蘊二五精,天香透膚理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直可薦郊廟,不敢語凡鄙
出處:
典試院中雜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
作者:
蘇仲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一身乞得一家驚,忽把衣冠掛神武。
妻孥童仆何足計,獨繞庭階心口語。
諸公自是廊廟人,老子歸作湖山主。
山麋澤鷺野心性,強著金珰無太苦。
居然漫叟返丘園,尚惜朝衫帶塵土。
白蘋黃葉滿江風,飽飯船窗聽鳴櫓。
不惜人呼老畫師,身入畫中誰畫取。
滄波淼淼一扁舟,臥看秋漁收晚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