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敬庭
吳敬梓
吳文培
吳文忠
吳文揚
吳文柔
吳文治
吳文泰
吳文溥
吳文潛
吳文炳
吳文祥
吳文若
吳文英
吳文镕
吳文震
吳斌
吳斯洺
吳無聞
吳日泉
吳旦
吳時仕
吳時顯
吳旸
吳昆田
吳昌碩
吳昌綬
吳昌榮
吳昌裔
吳明老
精選古詩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十九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二十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二十一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二十二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二十三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二十四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二十五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二十六
古詩名句
獨擁皇華臥,孤燈繞夢涼
一番風雨過,庭院覺新涼
老至夜無寐,秋來更轉長
螢光斜入戶,蟾影漏侵床
撫枕無言處,流年兩鬢霜
每食嘆無馀,官貧歲又除
家山頻入夢,京國久稽書
櫪上空羸馬,池邊欲涸魚
查古詩
搜索
六月二十八夜醉作金鑒才老師畫山水歌
作者:
盧青山
朝代:
當代
素宣潔若吳女霜,婷婷倚壁垂虛堂。
我來舉目覷未及,已覺滿室生青光。
紙上之山靜而黑,有如虎蹲欲搏勢賁張。
諦觀山意深無底,一層望過一層蒼;誰叱夸娥馳神力,萬峰疊向一峰藏。
峰腳四五欹枝樹,枝間隱隱窺頹墻;嗟爾隱者意不足,隱身之外更欲隱茅房
。
茅房之側紙之角,三寸留白為滄浪。
紙外五湖波浩淼,長飆日夜吹清涼。
畫師之筆吾莫測,畫師之魂吾能嘗:似覺五岳四瀆伏紙背,精神透紙噴奇芒。
仰觀俯想如木立,欲乞中宵畫前息。
淩明扣戶呼朝餐,榻上茫茫馀一席。
但見畫中云煙橫絪缊,有人芒杖行水側;回首軒眉似相頷,轉過斜坡形已失。
屐聲渺渺回空堂,堂外江山何寂歷。
詩句欣賞
MORE+
掃英童并戲,啄蕊鵲爭窺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弄笛從吾好,調羹匪爾思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孤高偏被嶺,宛媚故臨池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即是山之利,還為土所宜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好留明月伴,忍負白云期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但許幽人識,那令顯者知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間松貞不愧,倚石介同持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便可攜琴往,誰當荷鍤隨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杜陵唯索笑,何遜獨題詩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彭澤忘栽柳,商山罷采芝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興馀剡水曲,住遍輞川湄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勝事良堪紀,芳辰不可追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斯游殊汗漫,聊且解人頤
出處:
梅花篇初春偕山甫始馀長倩三隱君及兒子允文過湖上鄧尉聚塢諸山為十日游制三百字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芝房桂殿暮氤氳,霄漢歸來鹓鷺群
出處:
長安春望二首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月出脩眉懸碧樹,露擎高掌拂朱云
出處:
長安春望二首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宮鶯入柳飛難見,廄馬迷花嘶不聞
出處:
長安春望二首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盡說宸游多睿藻,遠臣唯有誦橫汾
出處:
長安春望二首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幽燕今是漢西京,宮闕參差入太清
出處:
長安春望二首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紫禁銅龍閒夕照,綠楊緹騎散春明
出處:
長安春望二首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繁花總異人間色,眾樂能傳天上聲
出處:
長安春望二首
作者:
張元凱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我來舉目覷未及,已覺滿室生青光。
紙上之山靜而黑,有如虎蹲欲搏勢賁張。
諦觀山意深無底,一層望過一層蒼;誰叱夸娥馳神力,萬峰疊向一峰藏。
峰腳四五欹枝樹,枝間隱隱窺頹墻;嗟爾隱者意不足,隱身之外更欲隱茅房。
茅房之側紙之角,三寸留白為滄浪。
紙外五湖波浩淼,長飆日夜吹清涼。
畫師之筆吾莫測,畫師之魂吾能嘗:似覺五岳四瀆伏紙背,精神透紙噴奇芒。
仰觀俯想如木立,欲乞中宵畫前息。
淩明扣戶呼朝餐,榻上茫茫馀一席。
但見畫中云煙橫絪缊,有人芒杖行水側;回首軒眉似相頷,轉過斜坡形已失。
屐聲渺渺回空堂,堂外江山何寂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