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楊范
楊榮
楊萊兒
楊葆光
楊蒙
楊蕙
楊蘊輝
楊虔誠
楊虞仲
楊虞卿
楊蟠
楊行敏
楊衡
楊西亭
楊訓(xùn)
楊訓(xùn)文
楊試德
楊試昕
楊誠之
楊詢
楊諄
楊誼遠
楊諫
楊諤
楊謨
楊謙
楊谷
楊象濟
楊豫成
楊賁
精選古詩
秋日自廣至韶江行有作其五十三
巫山詞其一
巫山詞其二
巫山詞其三
巫山詞其四
巫山詞其五
巫山詞其六
巫山詞其七
古詩名句
流音飛響雍門彈,淬鋒砥鍔揮鏌干
錕铻拂試琢瑯玕,柱堂棟廈聳大觀
運斤游刃馀髀髖,豈徒芳譽插賢關(guān)
兔罝鶚?biāo)]將登壇,清廟朱弦玉朱干
鱗羽游翔宗虬鸞,咳唾九天珠落盤
何數(shù)謫仙召金鑾,待詔先生齒見攢
矞云五色繞薇垣,天王得駿十二閑
真才方聯(lián)玉筍班,扶搖九萬風(fēng)斯摶
查古詩
搜索
題吳明府石門山圖冊子
作者:
許兆椿
朝代:
清
荊山揚鍔爭摩天,欲斷不斷浮蒼煙。
千盤萬疊石門出,峭巖一坼流奔泉。
橫橋直架洞底壑,漱瓊鳴玉聲濺濺。
溪風(fēng)吹翠濕欲滴,老樹掛壁根空懸
。
梯山鑿石盤鳥道,古藤百尺愁攀援。
茅檐一一負嶂立,夜半駕鶴來飛仙。
如何造物不自惜,更于絕壁窮雕鐫。
懸青萬仞門呀然,一步一使心回旋。
如鴉蝙蝠撲人面,似乳石髓滑不堅。
天風(fēng)掃斷塵坱跡,杳杳時有閑云眠。
使君青眼了不負,亂山堆里居三年。
拂衣一旦擲官去,綠陰處處啼春鵑。
祇留山色在圖畫,未妨羞澀囊無錢。
驅(qū)車京洛塵滾滾,興劇一放黃州船。
雪堂月好快把酒,江天萬里清而妍。
此時披圖發(fā)而嘯,石門之山落眼前。
要留面目對山色,豈可骫骳供人憐。
我歌未已君忽笑,此語未足聞時賢。
置圖一鼓瀟湘弦,眾山響笑空中傳。
詩句欣賞
MORE+
郎官百里應(yīng)星象,好察居民疾苦情
出處:
送殷敘賓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令子秘書居禁闥,尊冠尤戀故山薇
出處:
送金先生歸金華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遠違未免長相憶,才到那知又欲歸
出處:
送金先生歸金華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白酒香時禾黍熟,黃花開后蟹螯肥
出處:
送金先生歸金華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扁舟此去真堪羨,風(fēng)便莫教音信稀
出處:
送金先生歸金華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雙眸久厭黃塵瞇,遙想斯樓便豁然
出處:
寄題清目樓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疊嶂四圍橫檻外,飛泉一道落簾前
出處:
寄題清目樓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人來晚棹歸村市,鶴帶晴云度海天
出處:
寄題清目樓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聞?wù)f主翁能繪事,好傳風(fēng)景客窗懸
出處:
寄題清目樓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別駕喜除前任處,依然城郭馬頭看
出處:
送永嘉夏子成服闋還任絳州別駕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山川重對如歸客,父老遙迎識舊官
出處:
送永嘉夏子成服闋還任絳州別駕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路入晉疆秋氣早,河經(jīng)淮甸水容寬
出處:
送永嘉夏子成服闋還任絳州別駕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絳人南守甘棠在,此去謳歌士庶傳
出處:
送永嘉夏子成服闋還任絳州別駕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匆匆又復(fù)上征鞍,何日重來敘舊歡
出處:
送常士昌之雁門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去速未能陪奉久,交深唯覺別離難
出處:
送常士昌之雁門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春回上國鶯花早,歲暮邊城雨雪寒
出處:
送常士昌之雁門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兩地相思俱是客,好將書札寄平安
出處:
送常士昌之雁門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暫將蹤跡寓京畿,海鶴江云處處飛
出處:
送僧歸吳興用楊進士韻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老托孤藤隨作伴,貧收碎帛破成衣
出處:
送僧歸吳興用楊進士韻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吟邊燈影同清夜,別后鐘聲隔翠微
出處:
送僧歸吳興用楊進士韻
作者:
王紱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千盤萬疊石門出,峭巖一坼流奔泉。
橫橋直架洞底壑,漱瓊鳴玉聲濺濺。
溪風(fēng)吹翠濕欲滴,老樹掛壁根空懸。
梯山鑿石盤鳥道,古藤百尺愁攀援。
茅檐一一負嶂立,夜半駕鶴來飛仙。
如何造物不自惜,更于絕壁窮雕鐫。
懸青萬仞門呀然,一步一使心回旋。
如鴉蝙蝠撲人面,似乳石髓滑不堅。
天風(fēng)掃斷塵坱跡,杳杳時有閑云眠。
使君青眼了不負,亂山堆里居三年。
拂衣一旦擲官去,綠陰處處啼春鵑。
祇留山色在圖畫,未妨羞澀囊無錢。
驅(qū)車京洛塵滾滾,興劇一放黃州船。
雪堂月好快把酒,江天萬里清而妍。
此時披圖發(fā)而嘯,石門之山落眼前。
要留面目對山色,豈可骫骳供人憐。
我歌未已君忽笑,此語未足聞時賢。
置圖一鼓瀟湘弦,眾山響笑空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