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果實
劉果遠(yuǎn)
劉某
劉樹堂
劉樹屏
劉樹棠
劉格
劉楨
劉梁嵩
劉梁楨
劉夢予
劉夢才
劉夢求
劉夢熊
劉夢符
劉夢芙
劉夢賜
劉棐
劉棠
劉棨
劉植
劉楚英
劉概
劉榛
劉模
劉次莊
劉次春
劉正之
劉正夫
劉正宗
精選古詩
春俠雜詞其三
春俠雜詞其四
春俠雜詞其五
春俠雜詞其六
春俠雜詞其七
春俠雜詞其八
春俠雜詞其十
春俠雜詞其十
古詩名句
郁金梁,宿流煙
與女偕,逝緱山
密葉藏艇花迷妝
中有清歌逐芬芳
隨風(fēng)去來咽復(fù)揚
咽復(fù)揚,雨繚起
摘葉歸,忘收子
下裙鵝黃衫藕絲
查古詩
搜索
常熟顧氏芙蓉莊紅豆樹歌
作者:
王文治
朝代:
清
芙蓉莊前紅豆樹,風(fēng)枝雨葉數(shù)百年。
素花冉冉露垂地,朱實離離霞照天。
清陰閱世渾如乍,何人垂老開亭榭?宋玉家教庾信居,謝安墩許荊公借。
當(dāng)時小劫換滄桑,滿目興衰吊夕陽。
宰相名園荒綠野,將軍大樹撼青霜。
可憐才望傾山斗,璧月歌殘人白首
。
婆娑屢顧東陽槐,凄愴還攀漢南柳。
見說高秋張管弦,相思子綴畫欄前。
我聞室里拈花女,親與維摩薦壽筵。
二十年來苦兵馬,那得紅芳迎玉斝。
諸天應(yīng)是厭萎花,香雨重飄新好者。
稱瑞題詩引貝多,供云不數(shù)曼陀羅。
還將剩水殘山恨,譜入烏絲紅袖歌。
秣陵飛散春江燕,煙條凋盡靈和殿。
誰知南國女兒花,堪補東吳耆舊傳。
物換星移幾番春,繁華回首又前塵。
豈唯宮闕余離黍,廢苑都應(yīng)愁路人。
絳云一炬遺書了,此樹亭亭亦難保。
菊徑曾經(jīng)紀(jì)義熙,草堂空自談天寶。
東風(fēng)吹暖入山城,聞道孫枝昨更生。
何日繁葩滿春晝,金尊檀板聽鶯聲。
詩句欣賞
MORE+
間關(guān)萬里來滇南,飄泊一官同客燕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倔強不善事上官,轉(zhuǎn)運京銅八十萬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昆吾之質(zhì)精且良,磈礌歷落裝滿艙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遠(yuǎn)從巴峽穿瞿塘,石齒衙衙森劍铓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訇然撞擊首尾張,委棄豈汝能周防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繩縋萬夫沈水取,入飽蛟龍出豺虎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江聲嗚咽江水赤,千百曾無返十五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來時孟秋今孟夏,十月征程半天下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驚魂羈魄天公憐,從今王道真平平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憶昔長安同躍馬,交情脫略世應(yīng)寡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豈料年來跡轉(zhuǎn)迷,那知今日杯重把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男兒自是可憐蟲,吾輩原非食肉者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波平月上清風(fēng)來,安得河水變玉醅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與君長夜傾千杯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所惜明朝閘板開,眼前呼舞俱塵埃
出處:
守惠濟閘遇宋西樵明府運銅北上共飲至醉作歌貽之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九龍山下白云居,策杖招尋此地初
出處:
游寄暢園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喬木百年生晝暝,殘花一塢殿春余
出處:
游寄暢園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竹間樓并巖巒起,水底天開洞戶虛
出處:
游寄暢園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幾度宸游輝墨寶,至今父老待鑾輿
出處:
游寄暢園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一徑緣秋毫,連山入太古
出處:
南天門
作者:
韓崶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素花冉冉露垂地,朱實離離霞照天。
清陰閱世渾如乍,何人垂老開亭榭?宋玉家教庾信居,謝安墩許荊公借。
當(dāng)時小劫換滄桑,滿目興衰吊夕陽。
宰相名園荒綠野,將軍大樹撼青霜。
可憐才望傾山斗,璧月歌殘人白首。
婆娑屢顧東陽槐,凄愴還攀漢南柳。
見說高秋張管弦,相思子綴畫欄前。
我聞室里拈花女,親與維摩薦壽筵。
二十年來苦兵馬,那得紅芳迎玉斝。
諸天應(yīng)是厭萎花,香雨重飄新好者。
稱瑞題詩引貝多,供云不數(shù)曼陀羅。
還將剩水殘山恨,譜入烏絲紅袖歌。
秣陵飛散春江燕,煙條凋盡靈和殿。
誰知南國女兒花,堪補東吳耆舊傳。
物換星移幾番春,繁華回首又前塵。
豈唯宮闕余離黍,廢苑都應(yīng)愁路人。
絳云一炬遺書了,此樹亭亭亦難保。
菊徑曾經(jīng)紀(jì)義熙,草堂空自談天寶。
東風(fēng)吹暖入山城,聞道孫枝昨更生。
何日繁葩滿春晝,金尊檀板聽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