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尚用之
尚能
尚镕
尚顏
尤侗
尤冰寮
尤和鳴
尤埰
尤山
尤帶
尤怡
尤懋
尤棐
尤槩
尤澹仙
尤煓
尤煜
尤玘
尤珍
尤瑛
尤直
尤秉元
尤維雄
尤翔
尤良
尤袤
尤諤
尤謖
尤謙
尤鈞
精選古詩
題余復(fù)嬰寄惠南山別墅圖
再題南山別墅
次云松題南山別墅韻
催黃仲文寄南山別墅圖
上官仲敏惠書用其挽藍澗弟韻奉答
次韻答劉南山
次韻答歐陽雪舟其一
次韻答歐陽雪舟其二
古詩名句
區(qū)區(qū)保叢殘,無異千金帚
長恩獨何事,殷勤為我守
炳燭念余光,雅意寧忍負
歲除修闕典,會當酬杯酒
泊宅無安居,此愿竟償否
歐風日東漸,學(xué)說競趨新
莘莘黌舍子,六籍誰復(fù)親
《法言》久覆瓿,《論語》可代薪
查古詩
搜索
五臺山
作者:
嵇曾筠
朝代:
清
昔人一覽五臺勝,謂可不須五岳游。
把詩令我神輒往,襆被欲發(fā)仍勾留。
那知山靈有深眷,銜命太原償此愿。
見山已自開心顏,況復(fù)驅(qū)車到天半。
摩霄跨漢何嵷巃,呼吸直與精靈通。
疑是媧皇此煉石,化作五朵青芙蓉。
聞?wù)f東臺特奇妙,拾級先登縱遐眺。
夜半涌出朱砂丸,海外天雞猶未叫。
山僧復(fù)導(dǎo)過西臺,舉頭正喜鴻蒙開。
陰睛涼暖變俄頃,颯然萬里邊風來。
遙指南臺高幾許,蹈虛躡險如霞舉
。
上方歷歷見星辰,下界冥冥自風雨。
欲往北臺更飄瞥,分明引入水晶窟。
陰崖高疊萬古冰,幽澗長流千歲雪。
中臺宛在山中央,云是文殊舊道場。
馴虎何曾避行客,伏龍猶自依空王。
飛泉宛轉(zhuǎn)當檐落,注入清池長不涸。
鏡中大可印禪心,惟見一泓開澹漠。
小憩剛逢梵課馀,妙香冉冉飄衣裾。
到此能令眾緣息,只有夙好猶難除。
攝衣馀勇更一鼓,直上蓮花嶺頭坐。
兩丸日月足底生,百道煙霞腰下裹。
一峰萬狀難具論,諸山環(huán)侍猶兒孫。
置身合在最高頂,俯瞰一氣渾無垠。
登高倘使心不猛,奇勝何由得全領(lǐng)。
從知萬事須造巔,賴得茲游發(fā)深省。
朅來幸得公務(wù)閑,閑情暫寄水石間。
幽吟頗得清凈理,遐賞適在清涼山。
卻為王程難久住,搖鞭又入紅塵去。
回看一片出山云,不識為霖向何處?
詩句欣賞
MORE+
丹山一奮猶衰鳳,綠泮三生待化魚
出處:
讀鄭氏世德傳有序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光陰容易催人老,自嘆功名苦不早
出處:
讀鄭氏世德傳有序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流水知音未絕弦,清廟掄材須合抱
出處:
讀鄭氏世德傳有序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君不見東海源長澤亦長,汪波浩渺浸扶桑
出處:
讀鄭氏世德傳有序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海上風云時會合,鵬程九萬終飛揚
出處:
讀鄭氏世德傳有序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敲門報有山中使,新從武夷下九曲
出處:
陳以哲孝廉自武夷山中有作寄懷侑以仙洞茶建溪酒賦此答謝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高人猶在幔亭間,縹緲煙霞三十六
出處:
陳以哲孝廉自武夷山中有作寄懷侑以仙洞茶建溪酒賦此答謝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秋陰猿鶴解相留,日宴群仙酣未足
出處:
陳以哲孝廉自武夷山中有作寄懷侑以仙洞茶建溪酒賦此答謝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慇勤寄我洞天香,逡巡復(fù)有杯中綠
出處:
陳以哲孝廉自武夷山中有作寄懷侑以仙洞茶建溪酒賦此答謝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安得乘風輒御虛,伴爾名山脫塵俗
出處:
陳以哲孝廉自武夷山中有作寄懷侑以仙洞茶建溪酒賦此答謝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司馬云端舊結(jié)廬,至今借與何人宿
出處:
陳以哲孝廉自武夷山中有作寄懷侑以仙洞茶建溪酒賦此答謝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君來且赴曲江春,莫畏移文絆巖谷
出處:
陳以哲孝廉自武夷山中有作寄懷侑以仙洞茶建溪酒賦此答謝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東來渤澥浸扶桑,下見南溟接渺茫
出處:
海上謠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潮平半拍中華岸,流遠時通異域航
出處:
海上謠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十洲三島知何在,興雨騰云多變態(tài)
出處:
海上謠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曾聞鞭石總成虛,復(fù)擬揚塵焉可待
出處:
海上謠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登高望遠苦難超,百川并注歸沃焦
出處:
海上謠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忘機鷗鳥狎煙艇,遭睡驪龍棄緯蕭
出處:
海上謠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有客三年居海上,大觀飽目心神爽
出處:
海上謠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倘可浮槎伴列仙,不然乘桴窮沆漭
出處:
海上謠
作者:
盧龍云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把詩令我神輒往,襆被欲發(fā)仍勾留。
那知山靈有深眷,銜命太原償此愿。
見山已自開心顏,況復(fù)驅(qū)車到天半。
摩霄跨漢何嵷巃,呼吸直與精靈通。
疑是媧皇此煉石,化作五朵青芙蓉。
聞?wù)f東臺特奇妙,拾級先登縱遐眺。
夜半涌出朱砂丸,海外天雞猶未叫。
山僧復(fù)導(dǎo)過西臺,舉頭正喜鴻蒙開。
陰睛涼暖變俄頃,颯然萬里邊風來。
遙指南臺高幾許,蹈虛躡險如霞舉。
上方歷歷見星辰,下界冥冥自風雨。
欲往北臺更飄瞥,分明引入水晶窟。
陰崖高疊萬古冰,幽澗長流千歲雪。
中臺宛在山中央,云是文殊舊道場。
馴虎何曾避行客,伏龍猶自依空王。
飛泉宛轉(zhuǎn)當檐落,注入清池長不涸。
鏡中大可印禪心,惟見一泓開澹漠。
小憩剛逢梵課馀,妙香冉冉飄衣裾。
到此能令眾緣息,只有夙好猶難除。
攝衣馀勇更一鼓,直上蓮花嶺頭坐。
兩丸日月足底生,百道煙霞腰下裹。
一峰萬狀難具論,諸山環(huán)侍猶兒孫。
置身合在最高頂,俯瞰一氣渾無垠。
登高倘使心不猛,奇勝何由得全領(lǐng)。
從知萬事須造巔,賴得茲游發(fā)深省。
朅來幸得公務(wù)閑,閑情暫寄水石間。
幽吟頗得清凈理,遐賞適在清涼山。
卻為王程難久住,搖鞭又入紅塵去。
回看一片出山云,不識為霖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