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張定千
張寶
張寶森
張實(shí)居
張客卿
張宣
張宣明
張憲
張憲和
張憲武
張宮
張?jiān)?/a>
張家玉
張家珍
張家矩
張家鼎
張家鼒
張宸
張少博
張爾岐
張爾庚
張爾旦
張爾田
張尚
張尚瑗
張尚絅
張堯同
張堯輔
張居正
張履
精選古詩
和方次云至日作
和余子美即事二首其二
和余子美即事二首其一
和余子美春日緩步
和宋去華愛日樓之什
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其四
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其三
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其二
古詩名句
天外九峰開錦障,更羅列、斜陽堆處
仙府
聽琳宮梵唄,頓寒吟緒
何故
便爾蕭疏,問人生百歲,狂歡幾許
昨日正芳菲,轉(zhuǎn)眼愁風(fēng)雨
多少江山甌脫地,待秀句、擔(dān)當(dāng)彌補(bǔ)
無佇
查古詩
搜索
荊州吏
作者:
胡云飛
朝代:
當(dāng)代
洞庭漢水圍平陸,自古荊州天下沃。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實(shí)頗豐裕。
新朝開基五十年,敉亂克災(zāi)四海穆。
小縣亦以承平久,逸少閑吏滿城麓。
不事農(nóng)工事游嬉,金徽藍(lán)衣耗國祿。
熙熙不知人幾何,但聞歲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車如虎,驚散道路犬與犢。
云是有司征農(nóng)賦,國用所需呈唯速
。
一口某數(shù)勿抗免,輕者倍加重者束。
語聲震震竟入戶,循冊收繳一何酷。
搜奩檢匱靡不為,車載盈盈猶未足。
翻身更覓雞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頭,攔道長跪復(fù)長哭:“兒媳不堪荷如許,早時入城為工仆。
一年未能歸一度,獨(dú)遣祖孫守白屋。
殘軀雖堪二畝稼,稅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為菜粥。
直欲一死節(jié)口糧,所慮孫幼無人育。
村戶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滿目。
官家盛德誠如海,幸能遺我種子谷”。
身旁小兒黃且羸,切唇暗牽爺衣服。
四圍觀者皆知情,紛紛相伴淚簌簌。
一吏聞之但冷笑,一吏搖首眉頻蹙。
二吏附耳竊私語,最長微頷顏容肅:“翁情可憫盡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獨(dú)。
我雖有心無奈耳,國法如山孰敢觸?歸后自當(dāng)書所請,一一直筆于公牘。
當(dāng)朝恤農(nóng)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訖揮手驅(qū)車轆。
留得百家相對泣,翩然自去城中宿。
詩句欣賞
MORE+
士生巖穴間,寤寐窮墳典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經(jīng)笥郁蓬蒿,緗帙侵苔蘚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時聞石室秘,牙簽藏萬卷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圣君賢相情,慨然想躬闡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幸逢壽考朝,五云詔華選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宸穆勤延師,契夔勞訓(xùn)勉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登以白玉堂,飫以禁林臠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蓬瀛發(fā)披吟,觸目燦瓊琬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古人日來親,微言在茲展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卻憶圣明制,愛士一何腆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陶甄紆以徐,性情互隱顯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既不煩簿書,亦安知仰俯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晨起燦明星,嘿嘿懷難遺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殿角涼風(fēng)來,咫尺天匪遠(yuǎn)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在三并殊恩,千秋良繾綣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我思伊何人,精誠耿以緬
出處:
奉詔讀書翰林有作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千金何足重,愛士難為工
出處:
金臺懷古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駿骨何足貴,知己不易逢
出處:
金臺懷古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致賢自隗始,高言豁心胸
出處:
金臺懷古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果筑黃金臺,超然曠古蹤
出處:
金臺懷古
作者:
何吾騶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實(shí)頗豐裕。
新朝開基五十年,敉亂克災(zāi)四海穆。
小縣亦以承平久,逸少閑吏滿城麓。
不事農(nóng)工事游嬉,金徽藍(lán)衣耗國祿。
熙熙不知人幾何,但聞歲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車如虎,驚散道路犬與犢。
云是有司征農(nóng)賦,國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數(shù)勿抗免,輕者倍加重者束。
語聲震震竟入戶,循冊收繳一何酷。
搜奩檢匱靡不為,車載盈盈猶未足。
翻身更覓雞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頭,攔道長跪復(fù)長哭:“兒媳不堪荷如許,早時入城為工仆。
一年未能歸一度,獨(dú)遣祖孫守白屋。
殘軀雖堪二畝稼,稅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為菜粥。
直欲一死節(jié)口糧,所慮孫幼無人育。
村戶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滿目。
官家盛德誠如海,幸能遺我種子谷”。
身旁小兒黃且羸,切唇暗牽爺衣服。
四圍觀者皆知情,紛紛相伴淚簌簌。
一吏聞之但冷笑,一吏搖首眉頻蹙。
二吏附耳竊私語,最長微頷顏容肅:“翁情可憫盡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獨(dú)。
我雖有心無奈耳,國法如山孰敢觸?歸后自當(dāng)書所請,一一直筆于公牘。
當(dāng)朝恤農(nóng)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訖揮手驅(qū)車轆。
留得百家相對泣,翩然自去城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