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龍宣和
龍護(hù)老人
龍文彬
龍昌期
龍榆生
龍氏
龍溪馮氏
龍燮
龍瑄
龍端是
龍紫蓬
龍膺
龍輔
龍震
龍靚
龔豐谷
龔書宸
龔伯摴
龔佳育
龔況
龔準(zhǔn)
龔勉
龔南標(biāo)
龔原
龔受谷
龔士驤
龔復(fù)
龔大萬
龔大明
龔孟夔
精選古詩
定叟弟頻寄黃檗仰山新芽嘗口占小詩適災(zāi)患亡聊久不得遣寄今日方能寫此
春日西興道中
題劉氏綠映亭
送楊廷芳三首
送張深道二首
安國置酒敬簡堂分韻得柳暗六春字
送然侄西歸二首
初春和折子明歲前兩詩
古詩名句
春雨既濡先澤遠(yuǎn),秋風(fēng)肯穫后昆賢
不忘種德辛勤意,馀慶朝朝大有年
冰蘗同聲想二難,南湖寄傲水云寬
并投清憲飛霜簡,對把滄浪釣月竿
蟻夢無憑應(yīng)易斷,鷗盟有待竟長寒
卷中名勝多親舊,三復(fù)遺文一永嘆
手種叢萱孝感深,陽和隨見破窮陰
侵凌雪色雙華萼,報答春暉寸草心
查古詩
搜索
繼鈞表弟于舊歷二月十八得一子,時去先外祖母歸山不過月馀
作者:
胡云飛
朝代:
當(dāng)代
外婆一世辛,老猶撫其孫。
諸孫長大后,事祖分外親。
我亦荷慈惠,所慚未報恩。
去年歸省時,第一赴其村。
外婆拄杖迎,不顧已九旬。
衰邁未能廚,指揮烹雞豚。
又催疾市魚,市回問幾斤。
恐我奔波累,為我挾菜頻。
恐我不消化,囑我細(xì)咽吞。
又恐衣衫薄,握手試寒溫。
嘉我好讀書,責(zé)我猶單身。
“汝婚我已死”,言訖笑含嗔。
復(fù)指表弟言:“小三已成婚。
萬事伊遜汝,唯此堪慰人。
今年接孫媳,明年抱重孫。
我老引不動,搖窩手可伸”。
聞此滿屋笑,盎然一家春。
此境猶在眼,此笑尚微醺。
倏忽外婆逝,新草已覆墳。
人謂臨訣時,外婆微憾存。
重孫未及抱,去意故逡巡。
昨日表弟來書牘,新得佳兒靈秀毓。
我知亦喜再叮囑,急報外婆墳頭菊。
外婆聞此將何如,我思外婆淚盈目
。
是夜卻夢外婆笑,老老幼幼圍一屋。
詩句欣賞
MORE+
淮海北來吞兩楚,江湖南去控三吳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珠宮貝闕馮夷宅,古木蒼藤帝釋居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為訪祖龍鞭石處,拇窠履跡定何如?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鯨波渺渺四無涯,閶闔天低手可排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一塔倚空凌浩劫,兩潮爭港撼層崖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半晴半雨龍歸海,沖煖沖寒雁度淮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安得乞身依佛日,遍尋靈跡訪齊諧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五峰相顧若枝撐,力障狂瀾與海爭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下界人居龍伯國,上方僧住梵王城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佛庖香訝山無蕨,公膳腥嫌市有蟶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王事匆匆騎馬去,落花啼鳥總關(guān)情
出處:
游狼山寺三首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海虞城外經(jīng)旬泊,狼五山前信宿留
出處:
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六計(jì)西來思撓楚,三軍左袒愿安劉
出處:
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龍光夜吐雌雄劍,魚尾朝銜甲乙舟
出處:
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今日南風(fēng)催掛席,浪花飛雪打船頭
出處:
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欲向江湖覓釣磯,此心長與事相違
出處:
二十九日至淮安城南十五里述懷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添丁未辦盧仝計(jì),算老空知伯玉非
出處:
二十九日至淮安城南十五里述懷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淮甸草肥宛地馬,楚州人著漢官衣
出處:
二十九日至淮安城南十五里述懷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將軍奏罷平西捷,還許山翁倒載歸
出處:
二十九日至淮安城南十五里述懷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湖上相逢宴屢開,紫薇花下約同來
出處:
分省諸公邀西湖宴集
作者:
陳基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諸孫長大后,事祖分外親。
我亦荷慈惠,所慚未報恩。
去年歸省時,第一赴其村。
外婆拄杖迎,不顧已九旬。
衰邁未能廚,指揮烹雞豚。
又催疾市魚,市回問幾斤。
恐我奔波累,為我挾菜頻。
恐我不消化,囑我細(xì)咽吞。
又恐衣衫薄,握手試寒溫。
嘉我好讀書,責(zé)我猶單身。
“汝婚我已死”,言訖笑含嗔。
復(fù)指表弟言:“小三已成婚。
萬事伊遜汝,唯此堪慰人。
今年接孫媳,明年抱重孫。
我老引不動,搖窩手可伸”。
聞此滿屋笑,盎然一家春。
此境猶在眼,此笑尚微醺。
倏忽外婆逝,新草已覆墳。
人謂臨訣時,外婆微憾存。
重孫未及抱,去意故逡巡。
昨日表弟來書牘,新得佳兒靈秀毓。
我知亦喜再叮囑,急報外婆墳頭菊。
外婆聞此將何如,我思外婆淚盈目。
是夜卻夢外婆笑,老老幼幼圍一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