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鄭國藩
鄭國輔
鄭城某
鄭域
鄭士奇
鄭士懿
鄭士洪
鄭壬
鄭大惠
鄭大樞
鄭大謨
鄭天錫
鄭奉天
鄭奎
鄭奎光
鄭奎妻
鄭如蘭
鄭如幾
鄭如恭
鄭如松
鄭如英
鄭妥
鄭婉娥
鄭婉娥鬼
鄭子信
鄭子思
鄭子玉
鄭子瑜
鄭子聃
鄭子覃
精選古詩
病中次韻有懷伯文其一
病中次韻有懷伯文其二
次韻奉答鮑尚褧
四用韻奉謝鮑尚褧新詩之辱
七用韻奉寄程仲庸
八次韻奉簡鄭士行
送懶云真士歸龍虎山兼寄觀海內(nèi)史其一
送懶云真士歸龍虎山兼寄觀海內(nèi)史其二
古詩名句
絕裾出門去,妻子思徬徨
他家自圖富貴賤,妾與君,甘糟糠
甘糟糠,上用青冥天,下為兒女成行
時(shí)清法嚴(yán),吏議難完
君應(yīng)記取莫相忘,行前路苦忙望君行慎行藏
門有萬里客,風(fēng)塵何苦顏
執(zhí)手前致問,果得心所歡
含詞未及吐,慷慨先長嘆
查古詩
搜索
揚(yáng)州文匯閣四庫全書殘葉歌
作者:
毛澄
朝代:
清
純皇郅治深宮閑,羽陵蠹簡高于山。
飛仙卷幔帳殿啟,袞衣步坐開天顏
。
親禦丹毫加點(diǎn)勘,漏箭將終月西暗。
翻然藜火照人間,欲網(wǎng)珊瑚歸鐵纜。
荒林破冢夜有光,東璧射地寒生芒。
大開虎觀購遺佚,九州岳牧皆奔忙。
諸儒校纂目睛喪,直拓殿庭排縹緗。
侍書內(nèi)史跪進(jìn)膳,玉觥滿飫蒲萄漿。
序錄初成屢召見,跽聆褒貶提宏綱。
字字曾過圣人手,每逢子午生天香。
更憐禁禦人罕至,特貯行宮及山寺。
此事古無今始聞,萬手叢鈔衍巾笥。
老龍借讀亦解嘲,五更攫取乘風(fēng)濤。
蒼崖很石爪痕裂,瑯函半惹腥涎膠。
轉(zhuǎn)眼邗溝烽火急,按籍徵名百亡十。
金山樓閣燒成灰,西湖棄紙無人拾。
一編乍展先嗚咽,段段銀光布紋澀。
摩挲想見乾隆日,《崇文總目》那能及。
墻隈短檠秋雨濕,空山回首飛云立。
腐儒寒餓何能為,獨(dú)抱殘經(jīng)草間泣。
詩句欣賞
MORE+
一杯未舉帆影轉(zhuǎn),已看浙樹稍旗旒
出處:
金山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昭陽宮里千蛾眉,中有一人輕欲飛
出處:
趙飛燕寫真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娣妹夤緣特新寵,六宮鉛粉無光輝
出處:
趙飛燕寫真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春回太液花如繡,花底輕風(fēng)扶翠袖
出處:
趙飛燕寫真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君恩不許作飛仙,襞積宮裙留淺皺
出處:
趙飛燕寫真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君王貪宴溫柔鄉(xiāng),木門不省搖倉瑯
出處:
趙飛燕寫真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避風(fēng)臺成略今古,空使遺妒驚霓裳
出處:
趙飛燕寫真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當(dāng)年傾城復(fù)傾國,誰寫馀妍入丹碧
出處:
趙飛燕寫真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背燈擁髻一潸然,不應(yīng)尚有樊通德
出處:
趙飛燕寫真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人生天地真蘧廬,外物擾擾吾何須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與其羈馵齊轅駒,豈若飲□隨駘駑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不知掉尾忘江湖,呴呴濡沫胡為乎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誰念挾卷矜村墟,磨丹點(diǎn)黝圍樵蘇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申鞭示箠嚴(yán)范模,矍如狙翁調(diào)眾狙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爾雅細(xì)碎編蟲魚,辭嚴(yán)義密字見疏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烘齋睥睨音語粗,諷誦誰敢忘須臾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萬中有一差錙銖,咿啞坐使為呻呼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咄哉倡言口囁嚅,等為兒戲夫何殊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霜風(fēng)入戶寒割膚,生薪槎牙供燎爐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漫漫濕煙迷四隅,白鶴日見黔如烏
出處:
村齋遣事
作者:
黨懷英
朝代:
金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飛仙卷幔帳殿啟,袞衣步坐開天顏。
親禦丹毫加點(diǎn)勘,漏箭將終月西暗。
翻然藜火照人間,欲網(wǎng)珊瑚歸鐵纜。
荒林破冢夜有光,東璧射地寒生芒。
大開虎觀購遺佚,九州岳牧皆奔忙。
諸儒校纂目睛喪,直拓殿庭排縹緗。
侍書內(nèi)史跪進(jìn)膳,玉觥滿飫蒲萄漿。
序錄初成屢召見,跽聆褒貶提宏綱。
字字曾過圣人手,每逢子午生天香。
更憐禁禦人罕至,特貯行宮及山寺。
此事古無今始聞,萬手叢鈔衍巾笥。
老龍借讀亦解嘲,五更攫取乘風(fēng)濤。
蒼崖很石爪痕裂,瑯函半惹腥涎膠。
轉(zhuǎn)眼邗溝烽火急,按籍徵名百亡十。
金山樓閣燒成灰,西湖棄紙無人拾。
一編乍展先嗚咽,段段銀光布紋澀。
摩挲想見乾隆日,《崇文總目》那能及。
墻隈短檠秋雨濕,空山回首飛云立。
腐儒寒餓何能為,獨(dú)抱殘經(jīng)草間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