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丁裔沆
丁西湖
丁諷
丁謂
丁謙
丁起浚
丁逢
丁逢季
丁采芝
丁靜蘭
丁騭
丁高林
丁鶴年
丁默
丁黼
七歲女子
萬世尊
萬世延
萬以增
萬以申
萬俟詠
萬俟紹之
萬俟蕙柔
萬俟造
萬僧
萬光泰
萬友正
萬同倫
萬哲
萬回
精選古詩
七夕二首
黃河舟中
棲霞亭卷二首
擬吳儂曲三首
古意
從軍五更轉
無題
題畫二首
古詩名句
絳闕遙天霽景開,金明高樹晚風回
長虹下飲海欲竭,老雁叫云秋更哀
劫火有時歸變滅,神嵩何計得飛來
窮途自覺無多淚,莫傍殘陽望吹臺
茅屋蕭蕭淅水濱,豈知身屬洛陽塵
一家風雪何年盡,二頃田園入夢頻
高樹有巢鳩笑拙,空墻無穴鼠嫌貧
西南遙望腸堪斷,自古虛名只誤人
查古詩
搜索
贈顏君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復圣之子孫,大宗在曲阜。
峨峨司勛郎,與我知交久。
曩者游西秦,聲詩相可否。
黃河石華魚,華陰槐曲酒。
風俗愛宗周,酣歌亦擊缶。
洋洋風雅篇,正變無不有
。
夫子昔刪詩,先師嘗左右。
三百所弦歌,琴聲滿窗牖。
龜山與猗蘭,二操亦在手。
子孫被流風,德性嘗敦厚。
世為魯大夫,文獻十而九。
宗器多圭璋,孔氏稱甥舅。
光祿善五言,人誦秋胡婦。
遺響在黃門,一賦如瓊玖。
司勛正始聲,比興無其偶。
賦詩存諷諫,美刺絕不茍。
君也為哲兄,塤篪如一口。
陋巷有神靈,文章作淵藪。
分支去溫陵,禮樂遙遵守。
閩海接泗沂,先學相師授。
公本濟世才,輝映桃陵后。
為政歷朔南,聲教先孝友。
含吐黃鐘音,中和以自壽。
復圣乃春生,一陽為物母。
以配復初爻,龍潛未見首。
元氣在素王,司徒能多取。
公也益含弘,光大庶無負。
詩句欣賞
MORE+
酒薄不成醉,取足破孤寂
出處:
初冬與黃裕堂小酌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小兒不畏客,座側牽衣語
出處:
初冬與黃裕堂小酌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衫履皆村狀,愚陋上眉宇
出處:
初冬與黃裕堂小酌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詩書誠當知,稼穡終可取
出處:
初冬與黃裕堂小酌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貧家缺衣食,力田固其所
出處:
初冬與黃裕堂小酌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慚無孺仲高,謬得故人許
出處:
初冬與黃裕堂小酌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令子他日來,荷鋤儼賓主
出處:
初冬與黃裕堂小酌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言謝京洛游,養(yǎng)拙歸溪山
出處:
竹西草堂宴集分得還字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故人方開徑,招邀喜我還
出處:
竹西草堂宴集分得還字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邂逅諸君子,晤言適林關
出處:
竹西草堂宴集分得還字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重尋白社盟,尚帶黃塵顏
出處:
竹西草堂宴集分得還字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臨池識魚樂,倚樹覺鳥間
出處:
竹西草堂宴集分得還字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昔年屋后筍,一一成竹竿
出處:
竹西草堂宴集分得還字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霜葉漸飄落,秋花正斕斑
出處:
竹西草堂宴集分得還字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不辭滿觴酒,且追良辰歡
出處:
竹西草堂宴集分得還字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梯云上高閣,洞庭露雙鬟
出處:
竹西草堂宴集分得還字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去去愿攜手,蠟屐同躋攀
出處:
竹西草堂宴集分得還字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愛聽求友鳥,不問主人翁
出處:
貝氏園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樵斧幽林響,漁梁曲水通
出處:
貝氏園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如行幾村落,忘在一園中
出處:
貝氏園
作者:
張士元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峨峨司勛郎,與我知交久。
曩者游西秦,聲詩相可否。
黃河石華魚,華陰槐曲酒。
風俗愛宗周,酣歌亦擊缶。
洋洋風雅篇,正變無不有。
夫子昔刪詩,先師嘗左右。
三百所弦歌,琴聲滿窗牖。
龜山與猗蘭,二操亦在手。
子孫被流風,德性嘗敦厚。
世為魯大夫,文獻十而九。
宗器多圭璋,孔氏稱甥舅。
光祿善五言,人誦秋胡婦。
遺響在黃門,一賦如瓊玖。
司勛正始聲,比興無其偶。
賦詩存諷諫,美刺絕不茍。
君也為哲兄,塤篪如一口。
陋巷有神靈,文章作淵藪。
分支去溫陵,禮樂遙遵守。
閩海接泗沂,先學相師授。
公本濟世才,輝映桃陵后。
為政歷朔南,聲教先孝友。
含吐黃鐘音,中和以自壽。
復圣乃春生,一陽為物母。
以配復初爻,龍潛未見首。
元氣在素王,司徒能多取。
公也益含弘,光大庶無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