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高不騫
高世則
高世泰
高世觀
高為表
高為阜
高麗定法師
高之美
高之騊
高之騱
高予文
高二適
高亭
高仁邱
高伯恂
高伯易
高伯達
高似孫
高佑釲
高佩華
高儼
高傪
高允
高允生
高元之
高元振
高元矩
高元裕
高元重
高兆
精選古詩
挽秦國夫人其三
挽秦國夫人其一
挽郭敦復
桃花
益昌道中次兄長韻二首其二
益昌道中次兄長韻二首其一
離合州驛晚宿茆城驛
郭及之僉判招飲雅安同僚也
古詩名句
凍雪銷泥濕,霜風吹面寒
一尊今到手,來為話辛酸
冰澗擁流澌,春回萬壑姿
水清魚尾活,泥濘馬蹄遲
城郭來將晚,江村到幾時
欲沽無好店,何日有新詩
何處春偏勝,江門自好風
酒旗斜路口,花信短墻東
查古詩
搜索
題憶雪樓江山無盡圖送紫詮王使君之官川南次留別原韻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東坡手書默化堂,不知堂后山澤藏。
使君冷眼忽覷得,架樓收盡天蒼蒼。
樓基正與城頭敵,窗外遠見風帆揚。
我來艤舟此城下,樓花飛落船頭香。
賓朋共識庾亮興,小民竊比燕公棠。
前軒后戶卷簾幕,良宵勝日傳杯觴。
云峰四起若鄰并,蒸炎三伏來清涼。
北窗企腳望不極,千疊萬疊皆山光。
象頭白水古佛跡,朱明七洞仙人鄉(xiāng)。
虹蜺隱見占雨至,煙嵐出入因風狂。
聚如稠人互窺瞷,紛如舞袖相低卬。
天池鵬翼擊巨浪,斗間劍氣明干將。
云陰穿漏或顯晦,松聲斷續(xù)流清商。
不知漢晉是何代,陶鑄堯舜其秕糠。
常擬腰鐮刈葵藿,每思寄夢炊黃粱。
登臨萬象極富有,忘卻四壁和雕墻。
使君家在燕冀北,思親戀闕皆同方。
霞生想像斑斕彩,屏列如對黼扆張。
歸心欲躡雙飛燕,省稼時乘五色羊。
擢巡西蜀忽留滯,萬事險阻皆經嘗。
回思樓上昔坐嘯,明月直入無猜防。
欲舂靈藥問顧兔,擬摘桂蕊呼吳剛
。
安知俗態(tài)工貝錦,遂使仕路成羊腸。
賴君雅志在吟詠,南中久駐無嗟傷。
溪山四遠皆游陟,圖書萬軸增丹黃。
集名憶雪三百首,隋珠卞玉森成行。
氣齊五岳爭聳峭,才如海若奔汪洋。
或于諧謔寓規(guī)諷,時同星日舒光铓。
浣花老潔可企及,劍南平易應來降。
此行所遇多古意,筆仗況復俱精良。
圖形盡歸大禹鼎,切玉不啻昆吾鋼。
孤舟三峽上百丈,七年大郡宜輕裝。
西聽猿啼易寂寞,北念鶴發(fā)增徊徨。
連天別緒語不盡,數(shù)日解纜仍嫌忙。
膝前侍列子若弟,特達不異圭與璋。
詩句欣賞
MORE+
貔貅盡領平戎略,中外渾驚邁眾才
出處:
奉和劉都憲喜松潘報捷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五鳳樓前宣露布,九夷人亦囿春臺
出處:
奉和劉都憲喜松潘報捷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笙歌有待升平宴,賓從華筵甚日開
出處:
奉和劉都憲喜松潘報捷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區(qū)區(qū)可是學仙徒,別有丹方足自娛
出處:
感事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三爵自無閑計較,五車時有老工夫
出處:
感事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閑看雨里花無恙,更喜窗前竹不枯
出處:
感事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今古浮名同一夢,莫論平越與平吳
出處:
感事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日暖遷喬鶯亂啼,惡懷無賴欠新題
出處:
乙丑送春寫懷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梨花笑客壺觴寂,燕子嫌人戶牖低
出處:
乙丑送春寫懷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遠道光陰空自惜,上林消息且休提
出處:
乙丑送春寫懷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階前暫卸尋芳勒,怪得驊騮也漫嘶
出處:
乙丑送春寫懷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射隼高墉藉六鈞,丈夫藏器正資身
出處:
奉和王朝器同寅來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古今上下偏由我,天地盈虛不屬人
出處:
奉和王朝器同寅來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世路有時還似夢,宦途隨處是通津
出處:
奉和王朝器同寅來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閑榮閑辱休提說,且盡梨花百斛春
出處:
奉和王朝器同寅來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彷佛紅樓買笑人,大都宜假不宜真
出處:
奉和王朝器同寅來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王成漫自縻高爵,即墨憑誰辨遠臣
出處:
奉和王朝器同寅來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玉在無瑕元是美,棋殘有著又從新
出處:
奉和王朝器同寅來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經綸康濟吾儒事,莫道塵羈未卸身
出處:
奉和王朝器同寅來韻二首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俗事紛紛俗殺人,鶯啼燕語誤芳辰
出處:
署篆冗中漫書呈楊至道陳孔章長官
作者:
蘇葵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使君冷眼忽覷得,架樓收盡天蒼蒼。
樓基正與城頭敵,窗外遠見風帆揚。
我來艤舟此城下,樓花飛落船頭香。
賓朋共識庾亮興,小民竊比燕公棠。
前軒后戶卷簾幕,良宵勝日傳杯觴。
云峰四起若鄰并,蒸炎三伏來清涼。
北窗企腳望不極,千疊萬疊皆山光。
象頭白水古佛跡,朱明七洞仙人鄉(xiāng)。
虹蜺隱見占雨至,煙嵐出入因風狂。
聚如稠人互窺瞷,紛如舞袖相低卬。
天池鵬翼擊巨浪,斗間劍氣明干將。
云陰穿漏或顯晦,松聲斷續(xù)流清商。
不知漢晉是何代,陶鑄堯舜其秕糠。
常擬腰鐮刈葵藿,每思寄夢炊黃粱。
登臨萬象極富有,忘卻四壁和雕墻。
使君家在燕冀北,思親戀闕皆同方。
霞生想像斑斕彩,屏列如對黼扆張。
歸心欲躡雙飛燕,省稼時乘五色羊。
擢巡西蜀忽留滯,萬事險阻皆經嘗。
回思樓上昔坐嘯,明月直入無猜防。
欲舂靈藥問顧兔,擬摘桂蕊呼吳剛。
安知俗態(tài)工貝錦,遂使仕路成羊腸。
賴君雅志在吟詠,南中久駐無嗟傷。
溪山四遠皆游陟,圖書萬軸增丹黃。
集名憶雪三百首,隋珠卞玉森成行。
氣齊五岳爭聳峭,才如海若奔汪洋。
或于諧謔寓規(guī)諷,時同星日舒光铓。
浣花老潔可企及,劍南平易應來降。
此行所遇多古意,筆仗況復俱精良。
圖形盡歸大禹鼎,切玉不啻昆吾鋼。
孤舟三峽上百丈,七年大郡宜輕裝。
西聽猿啼易寂寞,北念鶴發(fā)增徊徨。
連天別緒語不盡,數(shù)日解纜仍嫌忙。
膝前侍列子若弟,特達不異圭與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