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孫機
孫杓
孫杰亭
孫松壽
孫枝蔚
孫桐生
孫夢觀
孫棨
孫楚
孫樓
孫次翁
孫欣
孫正平
孫毓汶
孫氏
孫永
孫永清
孫永祚
孫汝蘭
孫汝勉
孫沔
孫泉
孫洙
孫浩然
孫海
孫淑
孫清元
孫漸
孫渤
孫源文
精選古詩
永樂寺觀先師柳公三大篆及諸石刻泫然賦此
自定水回舟漏幾溺
訪烏繼善不值明日以詩見寄遂次韻答之三首其一
訪烏繼善不值明日以詩見寄遂次韻答之三首其二
訪烏繼善不值明日以詩見寄遂次韻答之三首其三
龜毛廬
題何監(jiān)丞畫山水歌
題顧氏長江圖
古詩名句
未報歌鐘起,天門已自開
仲夏雷方出,晡驚螮暕長
半天雨猶積,四海日相望
施伐空螻蟻,觀覘在犬羊
高明當位列,不敢對穹蒼
廿年蹤跡雨飛如,容易疏燈散客居
奔走莫言疲遠駕,須眉猶似對公車
殊方僰道新開郡,同學臨川舊著書
查古詩
搜索
雕橋莊歌
作者:
吳偉業(yè)
朝代:
明末清初
常山古槐千尺起,雕橋西畔尚書里。
偃蓋青披大茂云,扶疏響拂韓河水。
水部山莊繞碧渠,彈琴長嘯修篁里。
今年相見在長安,據(jù)鞍卻笑吾衰矣。
盡道新枝任棟梁,不知老干經風雨。
自言年少西韓生,幽并豪俠皆知名。
酒酣箕踞聽鼓瑟,射麋擊兔邯鄲城
。
天生奇質難自棄,一朝折節(jié)傾公卿。
當時海內推高邑,趙公簡重稱相得。
才地能交大父行,襟期雅負名賢識。
公曾過我讀書處,笑倚南樓指庭樹。
歸田太宰昔同游,廿載林泉共來去。
此是君恩優(yōu)老臣,后來吾輩應難遇。
每思此語輒泫然,知己投荒絕塞天。
同是冢臣恩數(shù)異,傷心非復定陵年。
黃巾從此成貽禍,青史誰來問斷編。
鉤黨幾家傳舊業(yè),干戈何地著平泉。
我有山莊幸如故,老樹吟風自朝暮。
磐石寧容蟲蟻穿,斧斤不受樵蘇誤。
鈴索高齋擁賜書,名花異果雕欄護。
綠菂紅蕖水面開,門前即是鳴騶路。
子弟傳呼千騎歸,不教鞍馬驚鷗鷺。
年年細柳與新蒲,妝點溪山入畫圖。
四海烽煙喬木在,一窗鐙火故人無。
相逢只有江南客,頭白尊前伴老夫。
詩句欣賞
MORE+
負販不得意,白頭為蒙師
出處:
冬日雜吟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茅堂僂背入,窗紙明朝曦
出處:
冬日雜吟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童子六七人,課余相為炊
出處:
冬日雜吟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瓦盆燒枯桑,一屋春熙熙
出處:
冬日雜吟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珠盤粟米習,雜字券莂宜
出處:
冬日雜吟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捫虱誨不倦,安用風云詞
出處:
冬日雜吟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共道夕陽好,晚來晴更宜
出處:
夕陽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才明半灣水,已上最高枝
出處:
夕陽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雨腳逐云去,虹頭飲澗遲
出處:
夕陽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人情知易厭,不肯駐多時
出處:
夕陽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湖村足棲止,兩歲覺秋清
出處:
湖村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霜肅葉還綠,吟高鳥不驚
出處:
湖村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競心緣病息,衰發(fā)逐秋生
出處:
湖村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只愿親身健,年荒亦太平
出處:
湖村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重陽風雨遍揚州,買得秋花又一秋
出處:
買菊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說是傲霜吾不信,朝來籬下總垂頭
出處:
買菊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煙水菰蘆一釣橫,偶然相遇說平生
出處:
贈漁父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姓名本未傳人世,不用逢人變姓名
出處:
贈漁父
作者:
焦循
朝代:
清
異代名藍雜市廛,寶云遺額到今傳
出處:
游亭林寶云寺訪顧侍郎讀書堆洗研池遺跡并讀趙承旨寶云寺碑
作者:
張興鏞
朝代:
清
讀書堆上草成帶,洗硯池邊苔作錢
出處:
游亭林寶云寺訪顧侍郎讀書堆洗研池遺跡并讀趙承旨寶云寺碑
作者:
張興鏞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偃蓋青披大茂云,扶疏響拂韓河水。
水部山莊繞碧渠,彈琴長嘯修篁里。
今年相見在長安,據(jù)鞍卻笑吾衰矣。
盡道新枝任棟梁,不知老干經風雨。
自言年少西韓生,幽并豪俠皆知名。
酒酣箕踞聽鼓瑟,射麋擊兔邯鄲城。
天生奇質難自棄,一朝折節(jié)傾公卿。
當時海內推高邑,趙公簡重稱相得。
才地能交大父行,襟期雅負名賢識。
公曾過我讀書處,笑倚南樓指庭樹。
歸田太宰昔同游,廿載林泉共來去。
此是君恩優(yōu)老臣,后來吾輩應難遇。
每思此語輒泫然,知己投荒絕塞天。
同是冢臣恩數(shù)異,傷心非復定陵年。
黃巾從此成貽禍,青史誰來問斷編。
鉤黨幾家傳舊業(yè),干戈何地著平泉。
我有山莊幸如故,老樹吟風自朝暮。
磐石寧容蟲蟻穿,斧斤不受樵蘇誤。
鈴索高齋擁賜書,名花異果雕欄護。
綠菂紅蕖水面開,門前即是鳴騶路。
子弟傳呼千騎歸,不教鞍馬驚鷗鷺。
年年細柳與新蒲,妝點溪山入畫圖。
四海烽煙喬木在,一窗鐙火故人無。
相逢只有江南客,頭白尊前伴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