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樊貴
樊起龍
樊鐸
樊鑄
樊阜
樊陽源
樊預(yù)
樊驤
樊鯤
樊鵬
櫻井勉
樵夫
檀秀才
次休
歐主遇
歐信
歐大任
歐大章
歐必元
歐日章
歐景辰
歐演
歐璞持
歐良
歐芬
歐莒
歐陽云
歐陽伯恭
歐陽修
歐陽元
精選古詩
京口寓興次叔聞韻
詠史三首其二
感懷雜詠
寄懷韜仲秣陵并促歸騎
寒悰
無可姨翁韻寄煙霞,嗜耽松石,丁卯春雪中,手植六松于庭,斸自幽崖,選其奇秀,遂使軒窗宛若巖阿院落,居然物外臥游而快之,時座客各陳詩,余亦題贈二首
婦病憂絕
吳行舟中漫興
古詩名句
尋僧記得扶溪約,移棹初逢錦水春
極目逝川悲泛梗,隔江殘雪見垂綸
相逢相問還相笑,笑我無成學(xué)隱淪
十里聞香到此間,花時留客不知還
飄殘六出見五出,開遍南山又北山
滿地月明春夢短,半空云影道心閒
何須皓首傷遲暮,雪麓重來共掩關(guān)
為訪仙牛不計程,千峰迢遞入崢嶸
查古詩
搜索
雁門尚書行
作者:
吳偉業(yè)
朝代:
明末清初
雁門尚書受專征,登壇顧盼三軍驚。
身長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吒風(fēng)云生。
家居絕塞愛死士,一日費(fèi)盡千黃金。
讀書致身取將相,關(guān)西鼠子方縱橫。
長安城頭揮羽扇,臥甲韜弓不忘戰(zhàn)。
持重能收壯士心,沉機(jī)好待兇徒變。
忽傳使者上都來,夜半星馳馬流汗。
覆轍寧堪似往年,催軍還用松山箭。
尚書得詔初沉吟,蹶起橫刀忽長嘆:我今不死非英雄,古來得失誰由算?椎牛誓眾出潼關(guān),墟落蕭條轉(zhuǎn)餉難。
六月炎蒸驅(qū)萬馬,二崤風(fēng)雨斷千山。
雄心慷慨宵飛檄,殺氣憑陵老據(jù)鞍。
掃籜謀成頻撫劍,量沙力盡為傳餐。
尚書戰(zhàn)敗追兵急,退守巖關(guān)收潰卒。
此地乘高足萬全,只今天險嗟何及。
蟻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賊。
戰(zhàn)馬嘶鳴失主歸,橫尸撐距無能識。
烏鳶啄肉北風(fēng)寒,寡鵠孤鸞不忍看。
愿逐相公忠義死,一門恨血土花斑。
故園有子音書絕,勾注烽煙路百盤。
欲走云中穿紫塞,別尋奇道訪長安。
長安到日添悲哽,繭足荊榛見眢井。
轆轤繩斷野苔生,幾尺枯泉見形影。
永夜曾歸風(fēng)露清,經(jīng)秋不化冰霜冷。
二女何年駕碧鸞,七姬無冢埋紅粉。
復(fù)壁藏兒定有無,破巢窮鳥回將雛。
時來作使千兵勢,運(yùn)去流離六尺孤。
傍人指點牽衣袂,相看一慟真吾弟。
訣絕難為老母心,護(hù)持始識遺民意。
回首潼關(guān)廢壘高,知公于此葬蓬蒿。
沙沉白骨魂應(yīng)在,雨洗金瘡恨未消。
渭水無情自東去,殘鴉落日藍(lán)田樹
。
青史誰人哭蘚碑,赤眉銅馬知何處。
嗚呼材官鐵騎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紛紛。
尚書養(yǎng)士三十載,一時同死何無人,至今唯說喬參軍!
詩句欣賞
MORE+
萬事有根干,孤心斡幽窈
出處:
讀亭林山人詩
作者:
張金鏞
朝代:
清
一身刀繩余,六合蓁莽掃
出處:
讀亭林山人詩
作者:
張金鏞
朝代:
清
紛紛削槧家,競奪化工巧
出處:
讀亭林山人詩
作者:
張金鏞
朝代:
清
豈知大雅堂,厜?矗云表
出處:
讀亭林山人詩
作者:
張金鏞
朝代:
清
鴉翻夜色一林枯,自放重簾擁獸爐
出處:
寒夜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酒罷檢書銷畫燭,更闌覓句數(shù)銅壺
出處:
寒夜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松聲警枕風(fēng)逾怒,梅影橫窗月不孤
出處:
寒夜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料得金臺鄉(xiāng)思里,也隨清夢到澄湖
出處:
寒夜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我生痛不辰,塵網(wǎng)苦相縛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壯歲賦歸田,未占林泉福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夜警蚩尤旗,晝聞山崩谷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寇氛日又逼,東南盡茶毒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避鄉(xiāng)非惜命,污穢不忍觸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此身長逝矣,無玷喻白玉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夜夢在天靈,謂予挈汝去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去去還太清,勿復(fù)縈愁緒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半百非云夭,霜鬢況如許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我慕魯仲連,蹈死東海處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一死足報國,情魔擾何苦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爾生各有命,我自得我所
出處:
失題
作者:
汪藻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身長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吒風(fēng)云生。
家居絕塞愛死士,一日費(fèi)盡千黃金。
讀書致身取將相,關(guān)西鼠子方縱橫。
長安城頭揮羽扇,臥甲韜弓不忘戰(zhàn)。
持重能收壯士心,沉機(jī)好待兇徒變。
忽傳使者上都來,夜半星馳馬流汗。
覆轍寧堪似往年,催軍還用松山箭。
尚書得詔初沉吟,蹶起橫刀忽長嘆:我今不死非英雄,古來得失誰由算?椎牛誓眾出潼關(guān),墟落蕭條轉(zhuǎn)餉難。
六月炎蒸驅(qū)萬馬,二崤風(fēng)雨斷千山。
雄心慷慨宵飛檄,殺氣憑陵老據(jù)鞍。
掃籜謀成頻撫劍,量沙力盡為傳餐。
尚書戰(zhàn)敗追兵急,退守巖關(guān)收潰卒。
此地乘高足萬全,只今天險嗟何及。
蟻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賊。
戰(zhàn)馬嘶鳴失主歸,橫尸撐距無能識。
烏鳶啄肉北風(fēng)寒,寡鵠孤鸞不忍看。
愿逐相公忠義死,一門恨血土花斑。
故園有子音書絕,勾注烽煙路百盤。
欲走云中穿紫塞,別尋奇道訪長安。
長安到日添悲哽,繭足荊榛見眢井。
轆轤繩斷野苔生,幾尺枯泉見形影。
永夜曾歸風(fēng)露清,經(jīng)秋不化冰霜冷。
二女何年駕碧鸞,七姬無冢埋紅粉。
復(fù)壁藏兒定有無,破巢窮鳥回將雛。
時來作使千兵勢,運(yùn)去流離六尺孤。
傍人指點牽衣袂,相看一慟真吾弟。
訣絕難為老母心,護(hù)持始識遺民意。
回首潼關(guān)廢壘高,知公于此葬蓬蒿。
沙沉白骨魂應(yīng)在,雨洗金瘡恨未消。
渭水無情自東去,殘鴉落日藍(lán)田樹。
青史誰人哭蘚碑,赤眉銅馬知何處。
嗚呼材官鐵騎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紛紛。
尚書養(yǎng)士三十載,一時同死何無人,至今唯說喬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