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林人隱
林仕猷
林以寧
林以良
林以辨
林仰
林仲嘉
林仲虎
林仲雨
林伯元
林伯成
林伯春
林伯顯
林伯材
林伯渠
林伯璟
林伯鎮(zhèn)
林佶
林俊
林俛
林修竹
林元
林元仲
林元俊
林元卿
林元晉
林元英
林兆龍
林光
林光朝
精選古詩
湖光山色樓口占四首其二
湖光山色樓口占四首其三
湖光山色樓口占四首其四
浣華館聯(lián)句
柳塘春
柳塘春
柳塘春
淮海秦約文仲
古詩名句
五斗雖微亦主恩,那堪鶴發(fā)系慈孫
白云千里今朝合,不換三公慰倚門
昔有勞臣羈北山,寧如今日北山還
多君也是投閒者,愧殺君房忙未閒
勞爾逢迎鬢未銀,飄然拂袖豈知貧
誰云津吏無高致,林下于今見一人
海上波恬賴指揮,相訝何事羨鱸肥
久知傲骨輕黃綬,暫向雙眉戲綵衣
查古詩
搜索
雁門尚書行
作者:
吳偉業(yè)
朝代:
明末清初
雁門尚書受專征,登壇顧盼三軍驚。
身長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吒風云生。
家居絕塞愛死士,一日費盡千黃金。
讀書致身取將相,關西鼠子方縱橫。
長安城頭揮羽扇,臥甲韜弓不忘戰(zhàn)。
持重能收壯士心,沉機好待兇徒變。
忽傳使者上都來,夜半星馳馬流汗。
覆轍寧堪似往年,催軍還用松山箭。
尚書得詔初沉吟,蹶起橫刀忽長嘆:我今不死非英雄,古來得失誰由算?椎牛誓眾出潼關,墟落蕭條轉(zhuǎn)餉難。
六月炎蒸驅(qū)萬馬,二崤風雨斷千山。
雄心慷慨宵飛檄,殺氣憑陵老據(jù)鞍。
掃籜謀成頻撫劍,量沙力盡為傳餐。
尚書戰(zhàn)敗追兵急,退守巖關收潰卒。
此地乘高足萬全,只今天險嗟何及。
蟻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賊。
戰(zhàn)馬嘶鳴失主歸,橫尸撐距無能識。
烏鳶啄肉北風寒,寡鵠孤鸞不忍看。
愿逐相公忠義死,一門恨血土花斑。
故園有子音書絕,勾注烽煙路百盤。
欲走云中穿紫塞,別尋奇道訪長安。
長安到日添悲哽,繭足荊榛見眢井。
轆轤繩斷野苔生,幾尺枯泉見形影。
永夜曾歸風露清,經(jīng)秋不化冰霜冷。
二女何年駕碧鸞,七姬無冢埋紅粉。
復壁藏兒定有無,破巢窮鳥回將雛。
時來作使千兵勢,運去流離六尺孤。
傍人指點牽衣袂,相看一慟真吾弟。
訣絕難為老母心,護持始識遺民意。
回首潼關廢壘高,知公于此葬蓬蒿。
沙沉白骨魂應在,雨洗金瘡恨未消
。
渭水無情自東去,殘鴉落日藍田樹。
青史誰人哭蘚碑,赤眉銅馬知何處。
嗚呼材官鐵騎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紛紛。
尚書養(yǎng)士三十載,一時同死何無人,至今唯說喬參軍!
詩句欣賞
MORE+
湘水每勞懷舊夢,筠陽曾枉薦賢書
出處:
寄王校文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霜空落葉清砧候,天入平蕪白雁初
出處:
寄王校文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自古長沙文化地,圣朝逢掖近何如?
出處:
寄王校文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紫英亭前露欲香,習家池上夜偏長
出處:
溫陵中秋陳大宅后亭觀月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醉來見月知何處,還道清光是故鄉(xiāng)
出處:
溫陵中秋陳大宅后亭觀月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小小持金鏡,隨妝日幾回
出處:
秦家小慧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春光能自媚,飛燕莫相猜
出處:
秦家小慧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香徑緣花掃,寒窗候月開
出處:
秦家小慧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長陪云雨態(tài),學夢楚陽臺
出處:
秦家小慧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昔年曾記秦川客,云樹參差去欲迷
出處:
題陳大宅方壺子層層云樹圖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日暮孤舟行不盡,鷓鴣啼過渭城西
出處:
題陳大宅方壺子層層云樹圖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南望涵江無盡期,蕭條還解憶荊扉
出處:
寄涵江陳韞玉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相思豈道音書少,祇為春來雁北飛
出處:
寄涵江陳韞玉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洛中無負郭,渭曲久垂綸
出處:
春日懷海上知己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偶值唐生笑,誰憐蔡澤貧
出處:
春日懷海上知己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鶯花迷去路,萍梗度芳春
出處:
春日懷海上知己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寥落懷知己,臨風淚滿巾
出處:
春日懷海上知己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久闕東山賞,煙蘿欲臥遲
出處:
九仙山期海上人不至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金霞尋曉望,玉樹候秋期
出處:
九仙山期海上人不至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九鯉何曾返,三花未可窺
出處:
九仙山期海上人不至
作者:
周玄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身長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吒風云生。
家居絕塞愛死士,一日費盡千黃金。
讀書致身取將相,關西鼠子方縱橫。
長安城頭揮羽扇,臥甲韜弓不忘戰(zhàn)。
持重能收壯士心,沉機好待兇徒變。
忽傳使者上都來,夜半星馳馬流汗。
覆轍寧堪似往年,催軍還用松山箭。
尚書得詔初沉吟,蹶起橫刀忽長嘆:我今不死非英雄,古來得失誰由算?椎牛誓眾出潼關,墟落蕭條轉(zhuǎn)餉難。
六月炎蒸驅(qū)萬馬,二崤風雨斷千山。
雄心慷慨宵飛檄,殺氣憑陵老據(jù)鞍。
掃籜謀成頻撫劍,量沙力盡為傳餐。
尚書戰(zhàn)敗追兵急,退守巖關收潰卒。
此地乘高足萬全,只今天險嗟何及。
蟻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賊。
戰(zhàn)馬嘶鳴失主歸,橫尸撐距無能識。
烏鳶啄肉北風寒,寡鵠孤鸞不忍看。
愿逐相公忠義死,一門恨血土花斑。
故園有子音書絕,勾注烽煙路百盤。
欲走云中穿紫塞,別尋奇道訪長安。
長安到日添悲哽,繭足荊榛見眢井。
轆轤繩斷野苔生,幾尺枯泉見形影。
永夜曾歸風露清,經(jīng)秋不化冰霜冷。
二女何年駕碧鸞,七姬無冢埋紅粉。
復壁藏兒定有無,破巢窮鳥回將雛。
時來作使千兵勢,運去流離六尺孤。
傍人指點牽衣袂,相看一慟真吾弟。
訣絕難為老母心,護持始識遺民意。
回首潼關廢壘高,知公于此葬蓬蒿。
沙沉白骨魂應在,雨洗金瘡恨未消。
渭水無情自東去,殘鴉落日藍田樹。
青史誰人哭蘚碑,赤眉銅馬知何處。
嗚呼材官鐵騎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紛紛。
尚書養(yǎng)士三十載,一時同死何無人,至今唯說喬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