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胡期恒
胡期頤
胡本棨
胡本紳
胡權(quán)
胡杲
胡松
胡松年
胡枚
胡某
胡梅
胡梅所
胡夢昱
胡森
胡楚
胡楚材
胡槻
胡次焱
胡正基
胡汀鷺
胡漢民
胡汝嘉
胡汲
胡汾
胡泉
胡泳
胡浩然
胡涍
胡潤
胡深
精選古詩
有感
有感
有感吟
雜吟三首其一
雜吟三首其二
雜吟三首其三
江山漁隱圖
江南民
古詩名句
非材慚獻納,鵠立細旃前
春來全未雨,一夜雨成霖
觸石何時聚,崇朝已自陰
錦林花氣重,金闕漏聲深
潤澤占天造,殷憂慰圣心
客中逢七夕,片月倚重樓
靜對星河夜,涼生枕簟秋
人間渾是夢,天上亦多愁
查古詩
搜索
王維桃花行
作者:
趙迪
朝代:
明
扁舟閒棹武陵曲,落紅萬點春波綠。
乘興沿流去不窮,夾岸桃花奪人目。
山回溪轉(zhuǎn)入漸深,縈紆幾度隔云林。
遙看林下人家影,近聽村前雞犬聲。
恍然初入如人境,洞里煙蘿白日靜。
蘭徑春深玉有煙,綺窗晝永花如錦。
驚聞客至復(fù)相呼,爭迎置酒問何如。
初從避地潛來此,自后因家成久居
。
苦遭嬴氏行苛法,竟攜妻子塵寰別。
山中猶著秦衣冠,世上誰知晉年月。
世人那自見山青,青山一徑通仙靈。
遙連閬苑仙源杳,不見長安戰(zhàn)血腥。
歸來擬若攜家往,祗今靈景知何向。
翠壁紅泉祗獨尋,芝草瑯玕應(yīng)難想。
萬壑千峰翠黛浮,多情長憶別來愁。
回首空山不可問,惟見桃花逐水流。
詩句欣賞
MORE+
莫嗔老子疏狂甚,曾醉揚州廿四橋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藥苗初茁水生葒,老麝收香鹿養(yǎng)茸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二月春光才霽雪,一番花信又顛風(fēng)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參差鸚鵡全身白,淺淡棠梨半面紅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正是江南寒食近,滿簾飛絮雨蒙蒙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畫船搖槳蕩晴波,步障圍風(fēng)踏軟莎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簫鼓隊沖黃鳥散,綺羅人比白鷗多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不知酒與愁成敵,長恨花為病作魔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回首六橋青草遍,水光山色近如何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花時無處不黃鸝,偏到垂楊著意啼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人立晚風(fēng)攜便面,馬臨春水惜障泥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踏歌趁拍催腔急,旋舞回身應(yīng)節(jié)齊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遙想故山行樂地,紫苔侵遍十年題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一莖白發(fā)已堪嗟,況是東風(fēng)兩鬢華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醉里誤將裙作紙,老來羞以帽簪花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疏狂不識眉雙結(jié),敏捷曾經(jīng)手八叉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閑喜日長公館靜,自分新火試新茶
出處: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才向瑤臺覓舊蹤,曙鴉啼斷景陽鐘
出處:
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隱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薄施朱粉妝偏媚,倒插花枝態(tài)更濃
出處:
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隱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立近晚風(fēng)迷蛺蝶,坐臨秋水亂芙蓉
出處:
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隱
作者:
楊基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乘興沿流去不窮,夾岸桃花奪人目。
山回溪轉(zhuǎn)入漸深,縈紆幾度隔云林。
遙看林下人家影,近聽村前雞犬聲。
恍然初入如人境,洞里煙蘿白日靜。
蘭徑春深玉有煙,綺窗晝永花如錦。
驚聞客至復(fù)相呼,爭迎置酒問何如。
初從避地潛來此,自后因家成久居。
苦遭嬴氏行苛法,竟攜妻子塵寰別。
山中猶著秦衣冠,世上誰知晉年月。
世人那自見山青,青山一徑通仙靈。
遙連閬苑仙源杳,不見長安戰(zhàn)血腥。
歸來擬若攜家往,祗今靈景知何向。
翠壁紅泉祗獨尋,芝草瑯玕應(yīng)難想。
萬壑千峰翠黛浮,多情長憶別來愁。
回首空山不可問,惟見桃花逐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