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陳紀
陳純
陳綱
陳紹儒
陳紹先
陳紹年
陳紹文
陳繹
陳繹曾
陳經(jīng)
陳經(jīng)國
陳經(jīng)正
陳經(jīng)綸
陳經(jīng)翰
陳經(jīng)邦
陳絢
陳絳
陳統(tǒng)
陳繼
陳繼儒
陳繼善
陳繼昌
陳續(xù)
陳繩
陳繩祖
陳維國
陳維寧
陳維岱
陳維岳
陳維崧
精選古詩
采石
降香回燕
峽邊山寺
幽州歌
昝舍人錦江泛舟
神女祠
藥市
送琴師毛敏仲北行其三
古詩名句
成梁不籍祖龍鞭,奠磉實環(huán)功德水
萬戶煙花近上元,溶溶新浪起雷門
六鰲忽駕三山至,總向洲前勸綠樽
銀燈火樹春宵合,蚖脂豹髓紛照灼
玳瑁筵中醉使君,同游才子氣如云
登龍共是仙舟客,更和青蓮五色文
萬艘千舸相鱗次,妙工名謳歡動地
醉來休問夜何其,但覺鈞天異人世
查古詩
搜索
王維桃花行
作者:
趙迪
朝代:
明
扁舟閒棹武陵曲,落紅萬點春波綠。
乘興沿流去不窮,夾岸桃花奪人目。
山回溪轉(zhuǎn)入漸深,縈紆幾度隔云林。
遙看林下人家影,近聽村前雞犬聲。
恍然初入如人境,洞里煙蘿白日靜
。
蘭徑春深玉有煙,綺窗晝永花如錦。
驚聞客至復相呼,爭迎置酒問何如。
初從避地潛來此,自后因家成久居。
苦遭嬴氏行苛法,竟攜妻子塵寰別。
山中猶著秦衣冠,世上誰知晉年月。
世人那自見山青,青山一徑通仙靈。
遙連閬苑仙源杳,不見長安戰(zhàn)血腥。
歸來擬若攜家往,祗今靈景知何向。
翠壁紅泉祗獨尋,芝草瑯玕應難想。
萬壑千峰翠黛浮,多情長憶別來愁。
回首空山不可問,惟見桃花逐水流。
詩句欣賞
MORE+
西湖本是傷春地,開到荼蘼燕不回
出處:
示亞子用亞子贈秋葉韻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誰云林子抱材粗,一舸當時泛五湖
出處:
示秋葉用秋葉贈亞子韻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遍地荊榛悲戰(zhàn)士,還鄉(xiāng)泉石著潛夫
出處:
示秋葉用秋葉贈亞子韻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浪游屐下尋鴻爪,長嘯樽前揮鼠須
出處:
示秋葉用秋葉贈亞子韻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話到南蠻無限恨,孤山怕聽泣啼鴣
出處:
示秋葉用秋葉贈亞子韻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城郭已非似昔年,湖山靈秀故依然
出處:
亞子招飲湖樓即席分得先韻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相逢臭味苔岑契,大好交情金石堅
出處:
亞子招飲湖樓即席分得先韻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舊恨早隨春逝水,清談怕問日沈淵
出處:
亞子招飲湖樓即席分得先韻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井亭橋下波如鏡,照徹樽罍淚欲濺
出處:
亞子招飲湖樓即席分得先韻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一水分吳越,乘將范子舟
出處:
題亞子湖海行吟草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袖中詩卷在,襟上酒痕留
出處:
題亞子湖海行吟草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司馬千金賦,元龍百尺樓
出處:
題亞子湖海行吟草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故園松菊好,何事狎浮鷗
出處:
題亞子湖海行吟草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比儗頻伽徙魏塘,盟漚圖里墨花香
出處:
為亞子題分湖舊隱圖成以風木庵圖乞題二首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當時醉倒酒壚畔,憶否西湖蕭九娘
出處:
為亞子題分湖舊隱圖成以風木庵圖乞題二首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西溪栽樹樹成林,瑟瑟蕭蕭秋意深
出處:
為亞子題分湖舊隱圖成以風木庵圖乞題二首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欲乞故人好詩句,望風勝讀蓼儀吟
出處:
為亞子題分湖舊隱圖成以風木庵圖乞題二首
作者:
丁三在
朝代:
近現(xiàn)代
十五霜前海上逢,游觀憶共丈人峰
出處:
贈春航
作者:
丁上左
朝代:
近現(xiàn)代
關心楊柳隨風怨,灑淚梨花帶雨濃
出處:
贈春航
作者:
丁上左
朝代:
近現(xiàn)代
同社時流夸韻事,孤山彼美罷芳蹤
出處:
贈春航
作者:
丁上左
朝代:
近現(xiàn)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乘興沿流去不窮,夾岸桃花奪人目。
山回溪轉(zhuǎn)入漸深,縈紆幾度隔云林。
遙看林下人家影,近聽村前雞犬聲。
恍然初入如人境,洞里煙蘿白日靜。
蘭徑春深玉有煙,綺窗晝永花如錦。
驚聞客至復相呼,爭迎置酒問何如。
初從避地潛來此,自后因家成久居。
苦遭嬴氏行苛法,竟攜妻子塵寰別。
山中猶著秦衣冠,世上誰知晉年月。
世人那自見山青,青山一徑通仙靈。
遙連閬苑仙源杳,不見長安戰(zhàn)血腥。
歸來擬若攜家往,祗今靈景知何向。
翠壁紅泉祗獨尋,芝草瑯玕應難想。
萬壑千峰翠黛浮,多情長憶別來愁。
回首空山不可問,惟見桃花逐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