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孫?
孫一元
孫一致
孫七政
孫萬壽
孫不二
孫世儀
孫世偉
孫世封
孫中鳳
孫中山
孫中岳
孫中彖
孫麗融
孫舉璜
孫之獬
孫九鼎
孫云鳳
孫云錦
孫云鶴
孫人鳳
孫僅
孫介
孫仲鰲
孫偉
孫傳庭
孫伯亮
孫伯善
孫伯容
孫伯溫
精選古詩
歸至南京
蕪湖道署燕集上廣雅尚書
從廣雅尚書登石鐘山昭忠祠
復(fù)從游武昌西山九曲亭至陶桓公祠
過侯府懷亡友陳幼蓮
題章價(jià)人太守銅官感舊圖
示大七
游定林觀乾道題名
古詩名句
白雪不自潔,君子用媲操
與彼蘭與雪,聊付爾懷抱
人生幼而學(xué),壯則行其道
青春未晼晚,白日正杲杲
何乃七尺軀,迷邦以懷寶
時(shí)哉不可失,功名貴及早
敬亭有舊齋,風(fēng)雨一窗破
朝對風(fēng)雨吟,暮對風(fēng)雨坐
查古詩
搜索
夏日嘆
作者:
鄭善夫
朝代:
明
長嬴何蒼涼,大火不烘爆。
燭龍西北死,踆烏東南蹙
。
遲遲凌曾桑,忽忽下蒙谷。
鈞天不敷華,群陰豈全伏。
金星似火赤,未旰即動角。
應(yīng)感陰沴盛,轉(zhuǎn)訝日晷促。
羲和職業(yè)廢,寒暑事反覆。
麥秋猶寒衣,絺绤未即錄。
雄風(fēng)來蓬蓬,慘怛蜚大屋。
揚(yáng)霧清晝昏,愈覺白日速。
迅雷不發(fā)榮,虺虺振坤軸。
三時(shí)無雨澤,何以升五谷。
蝝螣復(fù)不仁,延禍到樸樕。
近聞河內(nèi)外,數(shù)載茹草木。
更兼豺虎繁,死者十五六。
諸公樂安穩(wěn),群倖厭梁肉。
萬姓亦何罪,坐使蒙螫毒。
以茲和氣乖,無怪邊釁踧。
天人象已顯,巖廟計(jì)須熟。
緬思弘治化,歷歷在耳目。
燮理得所司,氣侯有攸屬。
八風(fēng)率順序,五緯不愆轂。
廿年宣重光,萬國昭玉燭。
平路生廣庭,箑脯出荒服。
所以覆幬下,老不聞殺戮。
中遭屢更變,美意尚可掬。
勖哉柱石翁,弘治是龜卜。
狂夫不解事,豈敢糜廩祿。
倉皇杞人憂,凱切麥丘祝。
但愿麗大明,末光普曾曲。
詩句欣賞
MORE+
桃源春晚落花深,仙子乘鸞去莫尋
出處:
莫春游赤松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地僻惟聞猿嘯月,巖空無復(fù)鶴聽琴
出處:
莫春游赤松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云遮不斷青山色,風(fēng)送還來翠竹陰
出處:
莫春游赤松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欲上丹山訪遺跡,灶寒煙冷碧苔侵
出處:
莫春游赤松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牧羊人去杳無蹤,欲訪仙鄉(xiāng)路不通
出處:
莫春游赤松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樓殿勢穿云影里,笙簫盡斷月明中
出處:
莫春游赤松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嵐光點(diǎn)點(diǎn)流空翠,春色重重駐老紅
出處:
莫春游赤松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日莫桃源重回首,夕陽香徑鎖春風(fēng)
出處:
莫春游赤松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世亂飄零席未溫,香蒲何暇薦芳尊
出處:
庚子端午次潘明舉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傷時(shí)倍覺孤難立,訪舊空驚半不存
出處:
庚子端午次潘明舉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燦燦火榴明照眼,離離煙草暗銷魂
出處:
庚子端午次潘明舉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賜衣恩寵承平舊,今日干戈未暇論
出處:
庚子端午次潘明舉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內(nèi)家端午賜新衣,萬姓千官樂盛時(shí)
出處:
庚子端午次潘明舉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榴火噴人初霽雨,蒲觴醉客競題詩
出處:
庚子端午次潘明舉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前歡過眼如流水,近事驚心類弈棋
出處:
庚子端午次潘明舉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今日亂離非昔比,澹煙哀艾不勝悲
出處:
庚子端午次潘明舉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海若馮夷盡效誠,阿香巽二更多情
出處:
次潘鵬舉喜雨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電驅(qū)鐵騎穿云出,水決銀河半夜傾
出處:
次潘鵬舉喜雨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宇宙已清天下勢,桔槔無復(fù)月中聲
出處:
次潘鵬舉喜雨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冰肌玉骨涼如許,何但倉儲喜滿贏
出處:
次潘鵬舉喜雨韻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燭龍西北死,踆烏東南蹙。
遲遲凌曾桑,忽忽下蒙谷。
鈞天不敷華,群陰豈全伏。
金星似火赤,未旰即動角。
應(yīng)感陰沴盛,轉(zhuǎn)訝日晷促。
羲和職業(yè)廢,寒暑事反覆。
麥秋猶寒衣,絺绤未即錄。
雄風(fēng)來蓬蓬,慘怛蜚大屋。
揚(yáng)霧清晝昏,愈覺白日速。
迅雷不發(fā)榮,虺虺振坤軸。
三時(shí)無雨澤,何以升五谷。
蝝螣復(fù)不仁,延禍到樸樕。
近聞河內(nèi)外,數(shù)載茹草木。
更兼豺虎繁,死者十五六。
諸公樂安穩(wěn),群倖厭梁肉。
萬姓亦何罪,坐使蒙螫毒。
以茲和氣乖,無怪邊釁踧。
天人象已顯,巖廟計(jì)須熟。
緬思弘治化,歷歷在耳目。
燮理得所司,氣侯有攸屬。
八風(fēng)率順序,五緯不愆轂。
廿年宣重光,萬國昭玉燭。
平路生廣庭,箑脯出荒服。
所以覆幬下,老不聞殺戮。
中遭屢更變,美意尚可掬。
勖哉柱石翁,弘治是龜卜。
狂夫不解事,豈敢糜廩祿。
倉皇杞人憂,凱切麥丘祝。
但愿麗大明,末光普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