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顏宗儀
顏岐
顏峻
顏師伯
顏師古
顏師魯
顏度
顏庶幾
顏延之
顏得遇
顏懋倫
顏斯總
顏時普
顏曹
顏檢
顏氏
顏測
顏璉
顏真卿
顏粲
顏紹隆
顏繡琴
顏耆仲
顏肇維
顏胄
顏舒
顏蕘
顏萱
顏頤仲
顏鼎受
精選古詩
春事三首其二
春事三首其三
龜潭守冢僧伐去大芭蕉種二松其上賦小詩記之二首其一
龜潭守冢僧伐去大芭蕉種二松其上賦小詩記之二首其二
游金沙寺寺有陸希聲侍郎讀書堂在頤山上二首其一
游金沙寺寺有陸希聲侍郎讀書堂在頤山上二首其二
金沙寺端老營大藏殿小詩示之
秋日二首其一
古詩名句
泠泠不入許由瓢,鑿鑿難為孫楚齒
汲來竹底烹龍團(tuán),白花浮光六月寒
琢之松窗陪兔穎,玄圭弄影三峰攢
廬山一派飛千丈,窅渺誰能日相向
虎丘一片容千人,蕭索何由坐其上
是知上人居此軒,清泉奇石常在前
石能云兮泉能雨,上人清號寧虛傳
我將乘風(fēng)周八極,未許長年坐此看泉石
查古詩
搜索
題康氏臨清樓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文溪似秋浦,窈窕湛寒玉。
天凈波平一鑒開,倒影金華千仞綠。
人家多住溪東西,飛棟輝煌接華屋。
疏槐楊柳蔭當(dāng)門,翠荇紅蕖悅心目。
康氏樓居更蕭爽,雕欄百尺凌云上。
仙姥峰高望欲齊,狀元洲近平如掌。
詞翁酒客屢招尋,吹竹彈絲共歡賞。
風(fēng)物清華入吟嘯,阛阓喧囂斷輪鞅。
憶昔總角初常游溪之涯,拆竿坐石堪垂釣,臨水提筐逢浣紗。
朅來忽復(fù)四十載,漂泊不歸雙鬢華。
天涯往往聞逸興,邂逅題詩徒自嗟。
豈不聞宋朝曾孝子,三子科名相繼起。
連篇文采動公卿,文溪之名自茲始
。
今人何必非古人,珍重貽謀在經(jīng)史。
他年若綰銀黃來,仰視高樓耀閭里。
詩句欣賞
MORE+
好花難種不長開,少年易過不重來
出處:
花下酌酒歌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出處:
花下酌酒歌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月轉(zhuǎn)東墻花影重,花迎月魄若為容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多情月照花間露,解語花搖月下風(fēng)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云破月窺花好處,夜深花睡月明中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人生幾度花和月?月色花香處處同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花發(fā)千枝月一輪,天將花月付閑身;或為月主為花主,才作花賓又月賓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月下花會我留酌,花前月不厭人貧;好花好月知多少?弄月吟花有幾人?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花香月色兩相宜,惜月憐花臥轉(zhuǎn)遲;月落漫憑花送酒,花殘還有月催詩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隔花窺月無多影,帶月看花別樣姿;多少花前月下客,年年和月醉花枝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有花無月恨茫茫,有月無花恨轉(zhuǎn)長;花美似人臨月鏡,月明如水照花香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扶筇月下尋花步,攜酒花前帶月嘗;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將花月作尋常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花開爛漫月光華,月思花情共一家;月為照花來院落,花因隨月上窗紗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十分皓色花輸月,一徑幽香月讓花;花月世間成二美,傍花賞月酒須賒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氣芬芳月正饒;風(fēng)動花枝探月影,天開月鏡照花妖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月中漫擊催花鼓,花下輕傳弄月簫;只恐月沉花落后,月臺香榭兩蕭條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春花秋月兩相宜,月競光華花競姿;花發(fā)月中香滿樹,月籠花外影交枝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梅花月落江南夢,桂月花傳郢北詞;花卻何情月何意?我隨花月泛金卮
出處:
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滿樹天香書掩門,無端春意褪紅焜
出處:
花降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恩情只在牙床上,閑剎香閨兩繡墩
出處:
花降圖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天凈波平一鑒開,倒影金華千仞綠。
人家多住溪東西,飛棟輝煌接華屋。
疏槐楊柳蔭當(dāng)門,翠荇紅蕖悅心目。
康氏樓居更蕭爽,雕欄百尺凌云上。
仙姥峰高望欲齊,狀元洲近平如掌。
詞翁酒客屢招尋,吹竹彈絲共歡賞。
風(fēng)物清華入吟嘯,阛阓喧囂斷輪鞅。
憶昔總角初常游溪之涯,拆竿坐石堪垂釣,臨水提筐逢浣紗。
朅來忽復(fù)四十載,漂泊不歸雙鬢華。
天涯往往聞逸興,邂逅題詩徒自嗟。
豈不聞宋朝曾孝子,三子科名相繼起。
連篇文采動公卿,文溪之名自茲始。
今人何必非古人,珍重貽謀在經(jīng)史。
他年若綰銀黃來,仰視高樓耀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