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曾鎬
曾鎰
曾鏞
曾隸
曾順孫
曾頤
曾穎茂
曾魯
曾鳴雷
曾麻幾
曾黯
月魯不花
有在
有規(guī)
木客
木待問
木涇
木青
本之
本凈
本奫
本寂
本明道人
本源
本照
本白
本誠
朮翼宗
朱?孫
朱一是
精選古詩
定叟弟頻寄黃檗仰山新芽嘗口占小詩適災(zāi)患亡聊久不得遣寄今日方能寫此其一
定叟弟頻寄黃檗仰山新芽嘗口占小詩適災(zāi)患亡聊久不得遣寄今日方能寫此其二
嶺南荔枝不可寄遠(yuǎn)龍眼新熟輒以五百顆奉晦叔或可與伯逢共一酌也其一
嶺南荔枝不可寄遠(yuǎn)龍眼新熟輒以五百顆奉晦叔或可與伯逢共一酌也其二
岳后步月
所思亭海棠初開折贈兩使者將以小詩其二
所思亭海棠初開折贈兩使者將以小詩其一
前日從趙漕飲因得遍觀所藏書帖之富既歸戲成三絕簡之其二
古詩名句
南國繡裳寧久住,遵鴻計日見公歸
宦跡金陵擁絳旃,耽游時掛杖頭錢
官閒自愛煙霞地,恩重慚依日月邊
倚劍前途憐紫氣,沾裳何處和朱弦
宣麻早晚看君入,莫漫離懷愴別筵
杰閣登臨志暮煙,城頭落木正蕭然
六朝風(fēng)物斜陽外,千里鄉(xiāng)心過雁前
雪凈湖光紛入檻,星涵璧水欲連天
查古詩
搜索
排遍第八
作者:
崔榮江
朝代:
當(dāng)代
尾生抱柱,姜女哭城。
杜鵑噙血還啼。
一約三生,詎忍相疑。
日月易,斯志何曾餒。
永夜燈、常照念伊詞。
每月圓時,對影徘徊。
總憶蘭花指,竹枝架上折荼靡。
相襯頰紅緋。
曳裙尾,恁嬌美
。
蓮足帶香歸。
嗔也秋池溢水,眉下睫簾,因怨低垂。
半掩心扉。
最清純也。
者般才是可人兒。
如朵青蓮,如出天然,開在薰風(fēng)里。
任誰不念此芳菲,心系水之湄。
詩句欣賞
MORE+
黃金轡頭紫騮馬,長安少年事游冶
出處:
烏棲曲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估客從楊州,大艑載何來
出處:
估客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有無郎寄書,但語莫徘徊
出處:
估客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估客廣州人,出入三江口
出處:
估客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一艑載三千,娘但日沽酒
出處:
估客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何來諸少年,石城迎莫愁
出處:
莫愁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莫愁石城西,門前江水流
出處:
莫愁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莫愁善西曲,曲曲變新聲
出處:
莫愁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含意嬌不發(fā),春風(fēng)感人情
出處:
莫愁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莫愁幽閨性,非但傾城色
出處:
莫愁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石城諸少年,人人自相識
出處:
莫愁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何處尋莫愁,石城諸少年
出處:
莫愁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可憐六萌車,不送莫愁還
出處:
莫愁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朝上大堤頭,暮上大堤頭
出處:
襄陽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大堤諸女兒,游冶不知愁
出處:
襄陽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女蘿復(fù)可縫,兔絲復(fù)可織
出處:
襄陽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唯有菖蒲花,郎自不曾識
出處:
襄陽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大堤諸女兒,歌舞日相逐
出處:
襄陽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郎今定憐誰,夙昔誰家宿
出處:
襄陽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郎君但坐飲,聽我白雪弦
出處:
襄陽樂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杜鵑噙血還啼。
一約三生,詎忍相疑。
日月易,斯志何曾餒。
永夜燈、常照念伊詞。
每月圓時,對影徘徊。
總憶蘭花指,竹枝架上折荼靡。
相襯頰紅緋。
曳裙尾,恁嬌美。
蓮足帶香歸。
嗔也秋池溢水,眉下睫簾,因怨低垂。
半掩心扉。
最清純也。
者般才是可人兒。
如朵青蓮,如出天然,開在薰風(fēng)里。
任誰不念此芳菲,心系水之湄。